第五百零六章 日新月异
洪州南昌,驿馆内锅炉房烟囱浓烟滚滚,以此驱动蒸汽机让其带动“水冷空调”,为入住驿馆的客人带来些许清凉,锅炉工在锅炉旁忙碌着,一旁监督的“司炉”不住大喊:
“加煤,加煤!”
光着膀子的锅炉工挥汗如雨,奋力挥舞着铁铲,将煤送入炉膛之中,“司炉”则在一旁盯着压力表,把握加煤量。
看着压力表指针转到某个区域,司炉大喊“停!”,随后让人将炉门关上。
一旁,由蒸汽机带动的风扇“呼啦啦”转动着,为闷热的锅炉房带来些许清凉,但这种清凉很快便被锅炉散发的热气驱散。
锅炉工们带来的水壶,壶里的淡盐水很快就喝光,再次满上之后,没过多久又被喝光。
高温的锅炉房,让锅炉工喝进肚子里的盐水很快变成汗水流出去,而锅炉里的水,被燃烧的煤炭加热至沸腾,变成蒸汽沿着管路进入汽缸推动活塞。
活塞的往复运动被各种传动装置加以利用,将清凉的井水提上来,又驱动风扇和“水冷空调”,让装有“水冷空调”的房间降温。
“水冷空调”如今在南昌比比皆是,南昌的夏明自己这边的情况。
没过多久,长安有“电牍”传来,内容也十分简要,记载着毛病多多,无法普及,而现在,却大不一样了。
此外,还有另一件事让他觉得不可思议,那就是今日的报纸“头条新闻”。
报纸的头条新闻说了,“火车”在夏口公开“试行”,拉着十节满载乘客的客车车厢,从夏口出发,沿着铁路走到武昌。
平均时速,达到每小时四十里。
聚集在武昌车站内外的官员、百姓逾万人,大家都亲眼见证了这一重大事件。
王世充看了报纸,有些不敢相信,他奉命出使极西之地,作为皇朝使节,调停波斯国、罗马国的纷争,一来一回一年半,结果在这期间,中原又“日新月异”了。
首先是螺旋桨推进的火轮船已经普及,其次是神奇的电报。
他在南昌,可以和千里之外的长安通消息,消息一个来回,不过两个多小时,,今年年内,现有的铁路会以火车替代马,拖曳长长的车厢,进行人员、物资的运输,然后朝廷会开始规划、筹集资金修建新铁路。
也许再过得十来二十年,横贯东西、南北的铁路主干线路建成,水、陆交通运输线路“枝繁叶茂”,又有四通八达的电报线路,届时,明和平的“珍贵”。
之前,两国使节北上时已经体验了火轮船,现在,也该体验一下火车了。
但火车如今是新事物,不相干的人想要体验,必须获得允许。
想到这里,王世充主意已定,招呼吏员进来:“来人,拟电文!本官要往长安发电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