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危言耸听?
政事堂,上至养活家人,甚至连自己都可能吃不饱。
其次,人多粮少,一旦出现蒸汽机械的运用,因为烧煤机器的使用成本远高于低成本的人力。
人力越来越便宜,所以百姓的收入越来越低,为了活命,只能忍受越来越低的工钱,勉强果腹,没有余钱去买什么商品。
那么,商品的销路越来越差,连带着大量工场、作坊开始倒闭。
商业、制造业萎缩,货运需求下降,大量火轮船停工、火车车次减少,造成大量务工人员失业。
他们本来就没有土地,全靠工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失业后陷入绝境。
与此同时,烧煤的机械动力被低成本的人力取代,耗煤量、耗铁量骤跌,需求的萎缩会让大量煤矿、铁矿倒闭,矿工失业,同样陷入绝境。
再有,即便不考虑土地兼并,因为快速增加的人口导致人多地少,实行授田的均田制维持不下去,名存实亡。
均田制完蛋,意味着府兵制也跟着完蛋,朝廷军制为之大变,大量青壮无地可种,也无兵可当,因为府兵要自备兵甲作战,可人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如何自备兵甲?
最后,惊悚的一幕出现了:各地州县流民越来越多,他们徘徊在田间地头,徘徊在街头巷尾,蜷缩在街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看着过往行人,双眼冒出熊熊火光。
遍地干柴,些许火星就会点燃,于是烽烟四起,盛世不在。
这一切,不会太远,也就三四十年而已。
届时的六镇之乱、太清之难。
大乱,摧毁了元魏和萧梁,同样可以摧毁其他王朝,那么,三十多年后,大乱会发生么?
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蒸汽机械、火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国力正在快速增长,海贸大兴,撑起了朝廷财政,一切的一切,让人都确信明:“耕地的数量,无法保证耕者有其田,那么,朝廷要尽量保证无地之人中大部分有活干,也就是用工商业吸纳闲散劳动力,让这些人可以靠着务工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不至于变成流民。”
“可以说,开边、移民是长久之计,发展实业以吸纳逐年增多的无地闲散劳动力,可解燃眉之急。”
“那么,皇朝的国策需要进行调整,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重农依旧,以实业为主的商,不可再抑,要把农和工商,当做左臂右膀来用!”
经过一轮铺垫后,宇文理按照和叔叔拟定的策略,图穷匕见:“工、商,不可以再视为贱业,适当的管制当然必要,但朝廷也要立法保护工商业者尤其是实业者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