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念头
孟津南,港区火车站,一辆新式火车头拖曳着列车驶出车站,向三十余里外的洛阳城而去,要把抵达孟津的旅客运往洛阳。
火车渐渐提速,行驶了将近十分钟后,达到了运行时速的上限:每小时一百里。
这意味着,从孟津到洛阳的三十余里路程,列车只需要三十分钟(含加速和减速时间)就能走完,若是寻常的步行速度,一般人得走一到这里,见父亲点点头,继续说:“如此平衡下的蒸汽,是为饱和蒸汽,温度就在一百度,很难再升高,但是我们却要想办法使其升温,于是要加大压力。”
“压力增加,饱和蒸汽的温度上限就会升高,压力越大,温度上限就越高,要产生这样的高温饱和蒸汽,就需要高压锅炉。”
“改良后的火车头,用的就是高压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其温度大概有一百三十度左右,比起之前,提升了三十多度,而膨胀力,比原来明显增加。”
宇文维城说到这里,喜形于色:“父亲,这意味着烧同样的煤,产生的推力增加了数倍,所以火车才能明显提速,当然,船用锅炉以及其他蒸汽机械也会用这项技术改良。”
宇文温点点头:“原来是这样,但高压锅炉的制作恐怕也不简单吧?毕竟要耐压。”
宇文维城回答:“是的,虽然蒸汽温度从一百度到一百三十余度,提升不过三十度,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提升,真的很难,再升温,对于锅炉制作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还在摸索之中。”
“毕竟,要给饱和蒸汽升温太难了,就像人练习举重,到了极限重量之后,每加一斤,都会很吃力。”
宇文温听着听着,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但他想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索性不去想,而是把话题转到目前的铁路建设热潮。
他担心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对于修铁路过度热情,以至于忘记了背后的风险:铁路建成之后,一旦货运量、客运量不足导致难以盈利,那么官督商办的铁路公司迟早破产。
这个问题,当然早就引起有司的重视,所以目前已建成或者即将建成的铁路,各方都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资金准备,耐着性子等上个几年,都不会有人后悔。
问题是将来,各地富商、有钱人被一条条通车的铁路刺激得头脑发热,很容易不顾实际,认为只要铁路修好就能赚钱,于是纷纷组建铁路公司修铁路。
结果修好后发现盈利遥遥无期,自己的资金又撑不了多久,到时候朝廷想接盘都没钱接,只能任由铁路荒废。
甚至会有人打着筹建铁路的旗号招摇撞骗,骗百姓投资,等到闹出事来,地方官府面对悲痛欲绝的受骗百姓,还有那烂摊子,估计得焦头烂额。
宇文温让太子主管铁路建设、火车研制,所以要让太子注意这个问题,不能为了修铁路,一味地鼓励各地办铁路公司、筹集资金修铁路。
这些修铁路的申请,最后都要经由宇文温御览,到时候他若是觉得不合理,可不会顾及太子的热情,该否决就否决。
过犹不及,这就是宇文温要让太子记住的四个字,不能为了修铁路,搞出一堆烂摊子。
宇文维城回答:“父亲请放心,所有拟建的铁路,在立项勘测前,必须要用沿线各地工商业发展数据进行分析、预测,预测通车后的货运量和客运量增长量。”
“若前景不乐观,就绝对不会去勘测线路,更别说动工修建了。”
宇文维城对这个问题也很注意,所以,他认为目前的铁路建设可以告一段落,朝廷的主要精力得放在维护现有线路上,做好设施维护、人员培训、沿线治安整顿。
建成的铁路,其铁路桥、隧道、以及山区路段,要时刻注意观察桥基、路基、山体,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沿线各站点的发展,也要多花些心思。
修一条铁路不容易,而铁路通车后,必然会给沿线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如何让各火车站带动当地人员流动、经济发展,也是宇文维城在琢磨的事情。
为此,他的佐官们四处奔波,在各条铁路乘坐火车考察沿线地区,听听当地地方官的想法,听听各站站务人员和当地百姓的心声。
各方消息汇总上来后,宇文维城再和佐官们仔细研究、商量对策。
宇文温见儿子心中有数,关于铁路的发展颇有见地,原本有些悬着的心渐渐放下。
自古以来,太子难做。
太子表现好了,做皇帝的父亲会犯嘀咕;太子表现得不好,父亲依旧会犯嘀咕。
太子大量参与政务,皇帝父亲容易怀疑太子和重臣勾结、暗中谋划什么;太子不参与政务,皇帝父亲又怕儿子将来继位后控制不住朝政,坐不稳位置。
现在好了,太子专门负责铁路建设、火车研制及改良,既有事做又锻炼了能力,还不会造成“,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是哪里不对劲来着?
宇文温想了想,想到一个人,示意宦官近前:“那个谁,就是..就是那个修暖气管路的..小张,对小张,让他过来一下。”
宦官闻言一愣,想了想,回答:“陛下,小张如今在洛阳皇宫,不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