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胁迫归降
在唐军就快要逼进昆明城之时,云南巡抚吴兆云第一个做出了应对。
他在一个夜黑风高之夜,率着近千余名听从自已指挥的守军,悄悄潜出城去,一路东行,投奔唐军而去。
见到这吴兆云竟在昆明城危如累卵之际,毫无廉耻地悄悄率兵逃走,前去投降唐军,桂王朱由榔与黔国公沐全城守军俱亡,咱家这延续数百年的沐氏家族,也会毁于一旦哪!”二弟沐完,沐完,那厅中的数名家将亦是起身,一脸恳切地向沐这些话啊。本公真不知道,各位都是食朝廷俸禄之人,都是沐家忠良之后,怎么到了现在要为国效忠的时刻,竟都说出这般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之言,真真是何道理?!”
“大哥,我等所言,如何没有道理?难道说为弘光监国效力,才是为大明效力,为安平皇上效力,就不是为国效忠吗?大哥此话,却又是何道理?!”二弟沐,为那被唐王李啸控制,已然形如傀儡的安平皇帝效力,也是为大明效力么?你说这番话,就不觉得良心有愧,心神不安么?”
沐完,便厉声道:“那唐王李啸,究竟是何等人物,其实又何必本公多说呢?我想告诉各位的是,那唐王李啸,名为大明忠臣,实则如操莽一般的人物是也!”
未等众人回话,黔国公沐道:“可叹啊,在李啸治下,一众文武大臣,皆是唯李啸之命是从。哪有还有半个臣子,把那可怜兮兮的傀儡安平皇帝放在眼里。而那操控皇帝的巨贼李啸,对于其治下的官员与百姓而言,倒是一手摭半个不字。这样君臣陵替的局面,哪怕是最为窝囊的汉献帝,亦难及此等局面。而在操立皇帝后,李啸的个人权利与威望,已是到了难以撼动的地步。只怕再过不多久,李啸就要模仿那三国时期的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一般,强令那安平皇帝禅位给他了。这样的乱臣逆贼,各位还想着要去投降于他,要为其效力卖命,岂非笑谈乎?”
最后,沐道:“古人有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我等沐家后辈,皆是忠良之臣,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又岂可向国之逆贼屈膝投降,乃至以身侍敌呢?反正本公已做了决断,定要与这昆明城共存亡。纵城池不可守,那唐兵破城之日,就是本公自刎殉国之时!”
沐完,整个大厅之中,顿是一片肃静,连掉根针都可以听到。
沐服,正想着接下来,要如何激励众人与自已一同死守城池,却冷不丁发现,那大弟沐完,对面的沐的是,现在的局势,形移势变又危如累卵,又如何可再执于常理去行事啊。”
他略顿了一下,抬起头来,直视着沐道:“兄长,你说现在这一片糜烂的大明帝国,除了唐王李啸有能力收拾残局外,整个大明国中,还有哪一个人,能有这般能力?如果他能让大明恢复生机活力,让百姓得以活命生息,就算他行为跋扈对上不敬,相比家国社稷,亦不过是细枝末节,细究起来,又有何妨呢?”
说到这里,沐,那能让什么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呢。”
沐的是,这古往今来,改朝换代得多了,了,我沐氏一族为国守边,已历数百年,从未有失,也足以对得起大明历代先皇了。”
“父亲,二位叔叔所言甚是。万望父亲听我等一言,切不可不识时务,强与的悲凉与灰暗。
也许,自已的弟弟们看待事情的本质,倒是比自标清高与忠臣的自已,还要透彻,还要真实。
自已所谓的为国尽忠,除了只能为自已博个忠臣的虚名外,也许战到最后,只会让迷两千余名守军白白送死,让全城百姓在此陪葬,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沐天波那黯然低垂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众人,最终,从喉咙深处,艰难地吐出一句话:“各位皆请起身,本公……,本公愿意与各位一道,投降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