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四十九章 河鼓

  洛阳城
  故地重游
  瞧着熟悉的街道,依稀中熟悉的面孔,张百仁眼中露出了一抹感慨。
  白鹭书院,乃大儒王通所创,与张百仁隔街比邻而居。在这寸土寸金的长安城,能够在白鹭书院附近买得起房子的,要么是名震要见先生”士子恭敬道。
  “何方人士?”王通慢慢站起身:“扔到柴房当引子吧,老夫最近不想见人。”
  士子闻言低头看着手中烫金帖子,眼中露出一抹苦笑,这帖子上的烫金乃真金制成,不然他也不敢贸然惊扰了先生。
  而且帖子上缀着上好的玉石,只怕单单就这个帖子,足以够寻常人家吃一年鱼肉了。
  如此人物,岂会是简单之辈?
  瞧见那士子没有动弹,王通侧目,随手拿过帖子:“装饰倒不错,出手还真大方!我说颜路,你就是这点不好,太过于事故,没有读书人那股浩然无畏的精……”
  “吧嗒~”
  王通打开帖子,话语戛然而止,瞳孔瞬间一缩。
  一边颜路瞧见王通表情,忽然心中一惊:“果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颜路跟在王通身边十五年,从未见过王通有这般表情,纵使五姓七宗、佛道高真大人物,也绝不会叫王通这般失态。
  “麻烦了!”王通合上帖子,眉头紧紧的锁起来。
  “老师,不知是何人拜访?普,端起茶水慢慢喝着。
  大堂内气氛一滞,颜路恭敬退下,在门外伺候。王通苦瓜脸道:“大都督,咱们十几年不见,你便直接打开亮话,你这般作态来我白鹭书院所为何事,老夫可不曾得罪你!若往日我王家多有得罪之处,还望大都督见谅。”
  “呵呵!”张百仁冷然一笑:“王通,你好大胆子,竟然敢将七夕收入书院,与一群男子厮混,此事若传出去,我张家门风何在?岂不为中土神州笑柄?”
  王通闻言一愣,动作呆住,然后撞,先倒打一耙,将张百仁的嘴堵住。
  不错,传出去张百仁的女子与人家一群男子厮混,会坏了张家名声,难道他白鹭书院名声就会好了?
  一群男子与一个女子,说不出多少流言蜚语恶意中伤,只怕白鹭书院名声都要臭了!他王通的名声都要坏了!
  张百仁动作顿住,王通话语里的意思,他何尝听不明白?
  他尚且没有来得及质问王通,王通反而怪自己女儿坏人家书院的名声。
  瞧见张百仁面色不对,王通连忙道:“都督说七夕在书院,不知可有凭证?”
  张百仁铁青着脸道:“你书院可有一个弟子唤作是:张九龄?”
  王通看向门外颜路:“可有一个叫张九龄的?”
  “有!”
  迎着王通殷切的目光,颜路低下头,硬着头皮道。
  “便是她!”张百仁道。
  “砰!”王通一拳砸在桌子上,飞溅起一壶茶水:“当初招收弟子的教习,莫非眼睛瞎了不成?”
  茶水飞溅,瞧着激动的王通,张百仁反而吓了一大跳,一个哆嗦手中茶水轻撒而出。
  “大都督放心,此事老夫定会给都督一个交代,一定会不着任何痕迹,将七夕给‘请’回去!”王通苦笑着道。
  “本座今日来此,并非为了这个,我且问你,你书院是否有一人,乃七夕室友唤作:河鼓!李河鼓!”
  王通闻言一个哆嗦,心中暗道:“不妙!”
  七夕既然是女儿身,那这河鼓与其一个寝室,虽然各有窗幔,但却坏了人家名声!
  “不错,确有其人,不瞒都督,此人天资聪慧,出口成章乃天生学习的料子,老夫见其聪慧好学,乃是一块难得的苗子,是以点其为入室弟子,乃拜了师的真正师徒,也是颜路的小师弟!”王通苦笑:“大都督乃儒家圣师,此人家境贫寒,为地主家放牛维持生计,凭借在村头私塾窗外听得只言片语,竟然修炼出了浩然正气。”
  张百仁闻言一愣,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皱:“你的入室弟子?”
  “都督放心,老夫定会将此事处理妥当,绝不会叫其坏了小姐名声!况且,此人呆板,未必能知道小姐的女儿身份!”王通拍着胸脯保证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