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三章 静观其变
冀州邺城
袁绍与麾下文武商议各事,如今袁绍辖冀州、青州和并州三州之地,历史上原先还有幽州一地,可以说是汉末、三国前最大的军阀势力。当然,如今虽然被袁常拿了幽州之地,但是,坐拥三州之地的袁绍还是当前最大的一股势力。历史上的袁绍可以说败的很冤枉,也败的毫无道理。麾下的谋士众多,武将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君不见曹操击败袁绍之后,收复了一大批。否则,单单凭借曹操自己麾下的那点人马,又如何能够安抚四州之地。而且,交战之时,袁绍的大将被斩杀良多,其后不肯归降曹操的也不少,由此可见,曹操麾下真的是兵精将广。
而且,如果说再把袁术的势力也算上,袁家在汉末、三国前毋庸置疑是最大的势力,没有之一。只是,坐拥如此大的地盘,麾下人马众多的袁家却最终没能一统,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主公,有幽州的探子来报,幽州牧已经率兵政法高句丽而去。”
“嗯!”
袁绍漠然的点了点头,对于袁常的军事行为并没有多大的反应。自从得知自家这六弟有着不小的野心之后,袁绍便安排人在幽州打探袁常的行动。高句丽只是一个不毛之地,就跟蛮荒一般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值得袁绍花费太多的心思去关注,至于袁常为何要去攻打高句丽,袁绍也不是太在意。
田丰见袁绍没有放在心中,连忙劝阻道:“主公,古往今来,征战异族之人,无不是胸怀环宇之辈。如今幽州牧征伐高句丽,必定是要先平定北方异族边境,待他解决后顾之忧,便可南下冀州,西进凉州、并州,于主公大业有所阻碍。属下以为,主公当趁着幽州牧尚未崛起之时,以家族大势压之,令其归顺主公麾下,若是不从,主公便可以此为由,出兵幽州,届时主公挟四州精锐,家族的不是,只会说这个人是否德行有没有问题,所以才会被家族给赶出去,这是是稳吃袁常。袁常不反抗最后,若是反抗,那就更不用担心,袁谭身体里流的还是袁绍的血脉,但是从家族的角度来说,袁谭已经不是袁绍的儿子,而是袁基的儿子了,以后袁谭以及他的子孙后代有什么成就,也只能算到袁基的身上,跟袁绍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当然,是否要把家底留给袁谭,最终还是要看袁绍本人的意愿。
不过,袁绍似乎也有所改变,自从袁谭过继给袁基之后,袁绍就开始宠爱另外两个儿子袁熙和袁尚。
历史上的袁熙并没有太多的笔墨,只是知道他有一个洛神称号的老婆,当然,现在已经不是他的了,有袁常插手,怕是甄宓跟袁熙再没有关系了。其后就是第三子袁尚,是袁绍最宠爱的儿子了,袁绍诸多的举动都透露出一个意思,未来的接班人就是袁尚。因此,袁绍麾下的文武基本上是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袁谭,如郭图、辛评等人,一派支持袁绍,如审配、逢纪等,而田丰、沮授、许攸等人并没有站队,只是安分守己的做着自己的事。虽说袁绍更宠袁尚,但是,早期都是袁谭跟随左右,袁谭在军中也颇得人心,所以,袁绍一时之间倒是不好做出决定。或许,也正是因为袁绍的拖沓,没有尽快的下定决心,才会在官渡之战败北,因病去世后没能立下继承人,最终使得偌大的家业分崩离析。否则,官渡之战败北,袁家依然还有四州之地,依然还有争霸的资本。
“郭图,吾之所言皆为主公着想,你如何说吾陷主公于不仁不义之地,若无道理,吾必不干休!”田丰见郭图反对,冷哼一声怒喝到。
郭图闻言却是不急,对着上首的袁绍行了一礼,这才看向田丰说道:“幽州之地乃是当初主公与幽州牧袁常商议之后主公交与袁常管辖,主公虽失了幽州之地,然则,袁常亦在公孙瓒一战之中付出了不少,且有许诺于主公,日后帮助主公争夺是完全说进了袁绍的心中,田丰即便想要反驳,怕是袁绍也不会答应。因为田丰是站在袁绍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对于更看重名声的袁绍而言,却是显得更落下乘了。
“公则所言甚是,幽州交由六弟来治理,其治下亦是井井有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吾若是无端夺其领土,必为了。
“如今,长安城内李傕、郭汜二人相争,陛下遭受二人困苦,诸位以为当如何?”
田丰闻言,上前建议到:“主公,如今陛下受此二贼挟制,令难出长安城,主公当挥师长安,救陛下于水火。届时,主公便可以勤王之功,掌控大势,指令诸侯。”
“主公,属下以为不可!”
还是郭图站出来反对,无视田丰的怒色,不紧不慢的说道:“主公,若是迎回陛下,倘若陛下让主公将兵权交出,主公届时是答应还是反对?若是答应,那主公届时也只是能当一个富家翁,惶惶不可终日;倘若主公不答应,那便会被是曹操心中的志愿。如今听闻袁常已经在这么做了,曹操自然是悠然神往。然而,如今占据兖州的曹操却是对塞外异族有心无力。北边有冀州袁绍虎视眈眈,东面有徐州大耳贼卧榻之虎。至于西面的长安李傕和郭汜二人,疥癣之患,不足为惧;南方豫州袁术,鼠目寸光之辈,曹操更是不会在乎。至于说看不起袁绍,其实都是那些书写历史的人在扯淡罢了。
袁绍凭借着家庭背景,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后来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在董卓祸害,曹操又哪里来的资本看不起袁绍?只不过,在后期袁绍开始堕落了。或者说,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在年迈之后都开始堕落,鲜有例外的,也许,是年纪大了,脑子不清楚,开始昏庸了。
曹操占据兖州,境内还有不少的黄巾势力,还等着曹操来清理。所以,如今曹操尚且自顾不暇,又哪里有心思去征伐塞外异族,只能想象罢了。至于袁常征伐高句丽,曹操大致明白袁常的心思,作为乱世的枭雄,曹操的眼光还是有的,他早看出袁常是个有野心的人。如今扫荡高句丽,威慑周边异族,解除了幽州边境的威胁。到时一旦中原有所变动,袁常便可安稳出兵南下,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毫无后顾之忧。
感慨只是瞬间,很快曹操便恢复过来,脸上展露出坚毅之色,凌厉道:“如今兖州境内黄巾余孽已经平定十之七八,余者若可招降便招降,若是不愿降,尽数击之,我们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些贼寇身上。听闻长安城内李傕和郭汜二贼相争,诸位以为如何?”
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戏志才率先道:“主公,李傕和郭汜二贼不过莽夫耳,不足为惧。然则,其麾下兵马乃是能征善战的西凉兵,以主攻威势自然无惧,可胜之。然而,如今道,或许是先前的战斗过于轻松,已经让他开始骄狂起来了。濊貊作为女真人的前身,骄狂或许是埋在他们骨子里的通病。
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这句话便是女真人狂妄的资本,但是,他们却是没有想过,明末的时候若非各地起义,且兵马颓废,就女真人那点人马又如何敌得过大明。当然,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女真人是胜利者,他们敢这样说也无可厚非。只不过,若非他们的狂妄,或许,中原也不会发生那么多的悲惨历史。
袁常瞥了叶赫那拉通纳一眼,淡淡说道:“既然叶赫那拉将军如此勇武,那明日首战便由濊貊的勇士率先出击,相信濊貊的勇士不会让本州牧失望,叶赫那拉将军觉得如何?”
“既然幽州牧有令,我濊貊勇士自当不会让幽州牧失望!”
叶赫那拉内心之中自然是一万只草泥马飘过,但是,大话已经说出口了,他除了答应下来还能说什么,要怪只能怪他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