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重华界

  矿星开始慢慢减速,因为他们已经逼近了重华界。
  宗胜等人的操作非常小心,矿星移动方向刻意避开了人类居住稠密的界域,而选择了切线接近,就是为了万一操作不当,矿星也不会撞击界域,而只会擦边而过。
  减速的过程也是非常的麻烦,要把矿星转个面,然后反方向拉拽,足足搞了一个月,才把矿星稳稳的停在了上穹碧落指定的位置。
  几个人在此等待,然后宗胜返回界域,通知买家接收,整个过程,十分的繁琐,
  李绩也在等候,没有丝毫不耐,更没有故作清高,离群独去;干活收取费用是,也是他一力保证了这次任务的完成,也谈不上谁帮谁,谁欠谁。
  反正他是这么想的,至于体修们怎么想,那是另一回事。
  ………………
  托体修们之福,李绩很容易的便进入了重华界域,非战争年代,其实宇宙各界对宏膜的管理也就那么回事,尤其他是纤星接近的重华,一路上虽然有修士感觉到他不是本界之人,但有宗胜等人出面,也无人真的细究。
  修真界,其实也是个人情世界,谁都不识一路硬闯,那是必定要被拦截的,但如果有土著帮带,也就是亲戚串门,稀松平常。
  重华界的构造很特殊,整个界域就是一座山峰,巨大无比的锥型构造;人类的居住环境就像聚居在一道道的梯田当中,只不过梯田极宽,动辄数十万里,环绕而成。
  为示区别,整个重华界域被人为的分成十三一样的虚无飘渺,完全不符合实际,纯属凡人的意-淫;真实的修真世界应该就是青空世界那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互相间也能融洽相处,而不是人为的树起篱笆。
  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个重华界,就像是传记中的古老模版,方方面面,都恪守传自上古的古老传统。
  门派有升降,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搞成了体系的升降级制度,那就很有意思,是怎么做到的?什么标准?不应该在战斗中抗争么?地盘怎么分?
  “古山在九华引路一事,这是修士间的默契,
  一诺相聚,劳燕分飞,修真,终究是个孤独的过程。
  李绩从下三天,也就是一二三华天开始,也没有具体的起点,因为下三天本来就是混沌不清,纠缠不明的;如果一定要有个清晰的概念,那大概是一华天其实就是海底,二华天偶有岛礁,三华天看天吃饭,在洪泽和泥泞中游移。
  这是个梯次形的地势,界域之脚是三华天百万里的沼泽泥泞,再往外推,是二华天的浅海岛礁,再往外,就是广阔无垠数千万里的一华天基座,中规中矩,就像重华界严格的修真秩序。
  整个重华界,体量上也许还不如青空,但它独特的锥形构造让它拥有更大的可使用土地面积,整个界域的灵机,就集中在这座界域之山上,越往上,灵机越充沛,李绩也不知道这是自然形成的奇观,还是修士以大伟力的手笔。
  在下三天稍微转了转,感觉没什么意思,因为灵机的匮乏,大海中连象样点的海兽都没有,和青空的海洋没法比;在青空,灵机普惠世界,在重华,则是重山轻海,可以判断,整个重华的灵脉就隐藏在山峰中,而且,独一支。
  从高空看下去,重华界域是一座被玉带环山,仿佛一条盘龙紧缠的巨人,盘龙玉带就是广沃的梯田,巨人就是山体,从山脚行到十三华天山顶,怕不得有千数万里的行程。
  三华天之尾,四华天之始,立有一座巨大的牌枋,名朝天门,意思是指,从此往上,便是一条通天之路。
  同样也是对凡人的一种警戒,往下,不宜人居,有涝没之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