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净的好

  发现大伙忽视一个本书的基本线啊,那就是小千岁的初恋是客巴巴,不是吴秀芝。
  公公为了丰富中国的话本小说,也是竭尽所能,做到了最大牺牲。
  但愿冯梦龙能据此写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吧。
  ………
  秀芝姐投江的消息,良臣是三什么难得镇守公公看中他家的地块修建衙门,这是他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理当将土地捐献出来,万万不能收钱。
  魏公公对田主的高度觉悟肯定是赞赏的,但为了长久之计考虑,他还是强令田主收下买地钱,并以同样的价格将镇守衙门周边数百亩土地全部购买,但暂时却仍要各家自种或租种。
  左右不解,询问公公何以一定要将镇守衙门周边地块都买下。
  公公言道,百年大计,开发为先。
  之后,便不再多言,只叫下面人去办。有遇那不肯卖的田主,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同时,可以采取一些通融手段,务必使事情圆满解决。
  随着皇帝设立江南镇守衙门消息传开,海事特区军民人心已经彻底安定,年后入驻或前来问询的商人也较去年增多,部分贸易已经开始运转,整体上是一片欣欣向荣。
  公公当下工作重心肯定是镇守衙门修建和东南拓海第一步。
  修衙门,是好事,不是坏事,更不是大修大建,浪费人力物力,而是实实在在必须做的。
  就如公公前世太平,是确立职责。
  公公如今升任江南镇守太监,名义上江南四府数十州县除应话也是宏亮,就是不知身手到底如何。
  锦衣卫带队的则是魏公公的熟人田刚,也是以试百户之职南下,带来的百名校尉中不但是北镇的,还有南镇数十人。
  魏公公估计定是田尔耕做了什么手脚,否则田刚不会被派到自己跟前来。
  田刚为自己再次追随魏公公感到兴奋,齐祥芳在边上可能听说过田刚当初曾随魏公公北上辽东,因而不以为意。
  和众校尉(番子)说了几句后,魏公公就叫一人赏五两银,尔后命人将他们带去安置。因营房紧张,暂时和他的亲卫营一同安排。
  众校尉(番子)很大一部分都是第一次南下,对江南以及面前这位新任镇守公公充满好奇,他们是厂卫中人,有关魏公公的一些传说肯定是听过一些,尤其东厂这边还和魏公公在左安门冲突过,自然不少人心里忐忑,害怕这魏公公给他们小鞋穿。
  不想魏公公却是平易近人,待他们一视同仁,初次见面就给赏钱,自是叫他们欢喜不已。
  魏公公原是想和田刚喝上几杯,问问京里的情况。这次万历突然给他升官出任江南镇守,牵扯的内情定然极多,良臣不能不了解清楚。至少,他得要知道什么人支持自己,什么人反对自己。
  但就在这时,瓜州报讯的人赶到了。
  吴秀芝的死,让良臣的脸色当场就有些不好看,精神也一下萎靡许多。他挥袖示意众人退下,尔后独自一人在河边用石头打水漂。
  他有自责,因为如果不是他,吴秀芝不会死。
  从他写下密信递于扬州赵家时,就注定和他魏公公从小一起长大的秀芝姐,不会有什么好结局。
  这是秀芝姐的性格决定的。
  与其说赵家的人逼死了秀芝姐,不若说是他魏良臣亲手逼死了秀芝姐。
  说感情吧,似乎他和秀芝姐之间真的没有感情。
  从前那种好似单恋的感觉,现在看来,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或许,秀芝姐的死,对双方都是好事。
  唯一难以越过的是,良臣真的对不起吴夫子。
  可惜,秀芝姐永远不会明白良臣说这句话的真意。
  世间的秘密,只有最亲的人可以藏在心中。
  一个变了心的女人,一个可以为了油头粉面小厮而抛弃自己男人的女人,固然良臣想相信她,但理智也不容他这么做。
  “呼!”
  长长出了一口气后,视线里那石子在水面上飘了几飘“咕嘟”沉入水中,再也不见,就好像投江自溺的秀芝姐般。
  良臣定定的看着没有波澜水纹的河面,许久,他抬了抬手,将那所讯的人招至面前,淡淡问他:“那江一郎可曾殉情?”
  “回公公话,江一郎不曾随吴姑娘投江,这会落在赵家手中。”
  “本是一对鸳鸯,为何不同宿同栖,独活于世,如行尸走肉般,有何意义。”魏公公负手微哼一声,吩咐那报讯人:“你且与赵家说,咱家的意思,江一郎固有罪,但咱家既答应吴姑娘饶他一命,便不能食言。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赵家须于他些苦头吃吃。”
  …………
  扬州,赵府。
  家主赵盛杰听完送信人所说,不由点头道:“是,是,是老夫的疏忽了。这种人,怎能不吃些苦头。”
  一边的赵富忙问道:“父亲,叫他吃些什么苦头才好?”
  “什么苦头?”
  赵盛杰负手踱了几步,有了主意,转身于儿子道:“万恶淫为首,那江一郎有今日,全是六根不净引的祸事,不若便叫他六根清净好了…说来,还是便宜了他,也就是魏公公心慈守信,换老夫的话,早将他沉了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