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诸位,咱很骄傲咧

  高攀龙没有吐血而亡,这位脾气再暴,也不可能就这么倒下。
  魏公公也不需要高攀龙对穿肠。
  他要的,只是要众师生勇敢站出来,打倒这个东林党的教育和学术权威,打倒这个东林党的二代翘楚,打倒这个十年后会成为魏家叔侄最大劲敌之一的大儒。
  效果,十分不错。
  公公决定趁热打铁,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组织东林师生们对东林党为政举措、宣传理念、实际执政套路等等,展开全方面的讨论和批评。
  要让师生们彻底认清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
  要让师生们彻底认清,他们曾引以为傲的东林党实质上已沦为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要让师生们树立一个崭新的意识,那就是大明朝的未来需要的是年轻人,而不是那些老旧的“学术”权威、官僚权威,更不需要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这个工作的开展就不但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实际的调研了。
  怎么个调研法,便是在日常工作中比对。
  公公于此时,方才抛出他今日到来的意图。
  即在自愿的前提下,江南镇守衙门和提督海事衙门欢迎学习班的东林师生实习。
  实习,即观政。
  本朝定,士子进士及第后并不立即授官,而是被派遣至六部九卿等衙门实习政事,待观政期满,由各衙门联同吏部考核后再行最终分派。
  因“观政”乃进士特有待遇,公公这边自不能犯忌讳,所以对师生们宣传的就是实习。
  无论是在职进士,还是举人或秀才,甚至无有功名,都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进入两大衙门实习。
  考虑到举人和秀才们还要参加会试和乡试,所以不能耽搁他们太长时间,公公特意将实习期定为一年。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耽误士子科举。
  毕竟,哪怕他魏公公这里能够直接保官,但最多不过六七品文职,吸引力肯定不能和科举相比。
  别看这些师生现在能够勇敢站出来批斗他们的师长高攀龙,并对魏公公的理论佩服透顶,但骨子里,科举为官的诱惑绝不会低于他魏公公的栽培。
  上千年的灌输,绝不是区区半年时间就可以洗去的。
  而魏公公,也希望这些接受了他理念,在学习班受过良好教育和劳动改造的师生们,能够按部就班的进入大明朝的政府之中,无论中央还是地方。
  因为,想要打倒旧的官僚集团,新的官僚集团就不能少。
  哪怕,这个新的官僚集团叫阉党。
  对此,公公也是有心理准备的。
  即便这百名师生中最终大部分还是站在了他魏公公的对立面,但哪怕只有一个坚持他在学习班所认知、所接受的一切,坚定无疑的拥护魏公公,对魏公公而言,就是胜利!
  一穷二白,从无到有,本身就充满成就感。
  为了尽最大努力留下更多的师生,魏公公再次将万历的虎皮扯出来,声称这也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陛下希望朝廷之中能够多一些务实、务事的官员。但效果如何,就不是公公能掌控的了。
  至于在任官员,则来去自由。
  如程正己这个吏部主事,他可以选择到两大衙门干上几个月,也可以选择呆上几,实在不行就回京当他的主事。
  那日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高攀龙的生员苏州生员孔明德也在名单之中,他报的是提督海事衙门。
  总体上,这二十多人都是学习班的先进分子,半数都当过正副组长,是觉悟意识较高的存在。
  但让魏公公最意外的是,他发现被他下令打了十板子的一丈青孙必显竟然也报名了,且还是报的皇军文书。
  这个真让他老人家百撕不得其姐了,莫非这一丈青大胡子有打屁股的瘾不成。不过人既然主动表现,公公自是要给其机会。
  说不得,这一丈青真就是叫板子打醒了,奋发做人了呢。
  定下实习人选后,余下师生自是要放回家。
  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事,公公改变不了,他没有胆量抗旨。
  在这些获得“自由”的师生临行前,魏公公特意带领镇守衙门及提督衙门、皇军将领前来为他们送行,并召开了一场热闹的欢送会。
  欢送会是公公以前世标准搞的,弄的十分热闹,让师生们大开眼界,也深为感动。
  酒过三巡之后,在黄尊素等人的再三恳求下,公公勉为其难上台发表欢送辞。
  他举杯来到高台,对着众师生充满深情道:“诸位即将离开这里,咱内心十分不舍,但,咱却十分骄傲。因为,咱的面前都是我大明朝未来的栋梁之材啊!你们是咱大明朝的骄傲,也是咱的骄傲!”
  说完,公公举杯痛饮,众师生忙举杯也饮。
  公公脸色微红,看着这些他心里其实想骂上一番的师生们,继续他的演讲。
  “咱尊重你们的选择,咱也知道你们的想法…你们要继续读书,要继续考试,要当官,要出人头地……这种想法很对,人的一生很短暂,读书很重要,考试很重要,当官更重要。但是咱要告诉你们的是,除了这些,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更重要,那是什么?”
  公公的右手向半空中斜斜的划去。
  “是信仰!…信仰是什么?就是做个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好官!”
  情绪一到,公公眼眶立时红了,他挥了挥手:“去吧,不管你们身在何方,咱家都希望你们能够永远记住这半年的时光,记住咱家与你们说的每一句话……咱很骄傲,真的很骄傲,虽然你们没有选择和咱一起走下去,但咱是真心为你们骄傲…”
  公公的声音突然停顿,但师生们却听到了一丝哽咽声。
  “你们知道咱看到了什么吗?咱看到的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是一个个胸怀热血的年轻人。少年强,则大明强!诸位,答应咱,不要让热血冷却,不要忘记信仰,好吗?如果有那么一天,咱,魏良臣,希望和诸位能够在朝堂之中并肩携手战斗!”
  “诸位同志,大明万岁,皇帝万岁!”
  声情并茂的演讲之后,公公照例端着酒杯下去一桌桌的敬酒,并将最新补充版的《魏公良臣文集》递到每一个学员手中。
  这个最新版的文集险些把阮大铖胡子都熬白了,天晓得这魏太监哪来这多废话的。
  东林学习班的尘埃落定之后,公公迎来了新的一天。
  这一天,有好事。
  阳光解冻资本运作工程在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运转之后,成功走上良性轨道。
  阳光解冻工程委员会主任赵全联同首任委员胡仕海亲自向公公汇报成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