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将来我万岁,必先杀你

  历史上,二叔从来不是个有野心的人,也从来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他很老实本份,甚至于,他是一个极其胆小的人。
  这从“移宫案”案时,杨涟呼一嗓子就把二叔吓的不敢动弹可见一斑。
  都是大臣的错。
  他的大臣肯定不全是东林党人,但至少,不是阉党。
  是谁的错,魏良臣认为是崇祯自个应该有逼数。他的死固然悲壮,但却罪无可赦。
  这个汉家最后一位皇帝,除了气节之外,所有的能力等于零。
  《甲申纪事》野史日记中说,崇祯死前四明什么?
  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经历亡国之恨后方才发现,原来九千岁魏忠贤真的不是坏人,至少,他不会把大明朝弄亡了。
  二叔弄死的人真不多,他名下的党人死的才多,比东林多死了十几倍。
  魏良臣不是因为二叔是他身体的亲叔叔,就一昧相信他,而是二叔真的是好人。
  或者说年纪大了的二叔真的知道错了。
  年少的他好赌,卖妻卖女,现在的他,经历了那么多生活的艰辛之后,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就这么一个很实在的想法,将二叔这二十多年来的沧桑尽数道出。
  命运这种东西,真的无法形容。
  魏良臣知道二叔的将来,可二叔不知道,这是皇孙,就是太子殿下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始终在父亲的冷眼下活得战战兢兢。这些年来,东宫这边的太监调走的很多,因为这些太监觉得跟着小爷发达无望。余下的人除了王安等有限几位,大多数对这位小爷也不热心。
  早年间,朱常洛上课,东宫的太监连火都不给他生,一伙人躲在自己屋里烤火,奴才之势利,可见一斑。
  陛下正万岁,殿下几时才万岁?
  殿下万岁了,校哥儿几时才万岁?
  二叔说的不假,等校哥儿万岁,恐怕得二三十年,到那时,他老人家还在么?
  等不起啊!
  正如黄河之水永不清。
  “叔,你不要这样想,皇着便站了起来,“你坐着别走,叔给你整俩小菜。”
  良臣见状,不忍二叔失望,便点了点头,也起身说帮二叔忙。
  “要你帮甚咧?”
  二叔不愿良臣到灶上去,有些自豪的咧道:“你可是有品的太监,小爷那边都能说上话的。”
  “侄子就是做了大珰,也是叔的侄儿。”
  良臣笑了起来,心里想着二叔可不知自个将来是万岁以下第一人呢。
  “那也不成。”
  二叔坚决摇头,朝外喊了声韩进义,要他帮着到灶下烧炭。韩进义刚把木炭运到厨房,听了二叔的喊应了声。
  “老韩人不错。”
  二叔扭头对良臣说了句,便奔厨房去了。良臣闲着无事,四下打量二叔的住处,很是简陋。大体上除了铺盖卷和两件换洗衣服外,二叔真是身无长处了。
  暗叹一声,想着走时得给二叔留点钱,良臣晃出屋子来到院中坐着,想再卷点烟丝,门口却探出一个脑袋来。
  “大傻子在么?”
  校哥儿鬼头鬼脑的,手里还牵着妹妹,瞧着魏良臣坐在那里,小家伙小嘴当时就噘了起来,不喜欢的表情一展无遗。
  “校哥儿太没规矩了,大傻子是你叫的么?”
  魏良臣眉头皱了皱,不是不高兴校哥儿叫二叔大傻子,而是不喜欢校哥儿对他的厌恶表情,天地良心,他可是真心实意对你校哥儿好的。
  校哥儿人小鬼大的朝四周张望一眼,见没有其他人,立时拉着妹妹走了过来,气鼓鼓道:“我叫谁关你什么事?”
  “当然关我事了,校哥儿是皇长孙,岂能这般没有礼貌叫人?若是李娘娘知道了,校哥儿可要挨训的。”魏良臣觉得有必要给这小家伙上上弦,起码得让他正视一下良臣公公的存在。
  校哥儿听后眼珠子转了转,道:“你是要去母亲那里告我状么?”
  “不是告状,是校哥儿得懂规矩。”魏良臣正色道,示意校哥儿带妹妹坐到一边。
  校哥儿却不睬他,反而哼了一声:“我警告你,你不要告我状,要不然将来我当万岁,第一个就杀你。”
  哥儿的样子看着很认真,不像是恐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