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鹰犬
平安道的府尹郑仁弘是堂上官,从二品大员,大北派的骨干人物。
所谓大北派就是当年拥立光海君的朝鲜官员,小北派则是反对光海君,拥立宣宗大王嫡子永昌大君的官员。
光海君即位后,即将弟弟永昌大君流放到江华岛,对于当年支持他的大北派人物也给予了回报。
本只是正四品司宪府掌令的郑仁弘便得了光海君重要,担任平安道府尹,成为显赫的红袍堂上官。
据朴正泰说,这个郑仁弘出镇平安道很可能是光海君特意为之,因为光海君对大明不敬,故而需要郑仁弘出镇平安道,以防大明过问永昌大君的事。
这个说法得到了魏公公的认同,光海君这个人对大明确是不太地道,与其父宣宗大王对大明的态度判若两人。在对后金的战争中,光海君便持观望立场,反复刁难明朝要求朝鲜出兵的使臣,还派人往北京活动,呼吁豁免朝鲜派兵。
后来还是公公的便宜老师杨镐态度坚硬,光海君才不得不派姜弘立带一万兵助战。萨尔浒明朝战败后,光海君便基本倒向后金一方,此后后金对明战争中,朝鲜火器兵出力甚众。即便“仁祖反正”后,朝鲜私下采取了所谓“亲明”态势,但明面上仍依旧大力支持满清对明作战。
至于那个类似朱常洛角色的永昌大君,公公仔细想了想,觉得这小家伙挺惨。
其被哥哥光海流放时,史记为“人背大君,连人带物,推之门外,关差备门。此情此景,罔极何言?大君用头撞人背,号哭曰:‘母亲救我!’无人应答,又喊道:‘姐姐救我!’哭声传内外,法是守卫将木灰水抖到饭中让永昌食用,结果三,此行巡视朝藩是为钱,不是来干涉他国内政的。公公真要掺和这兄弟相争之事,那光海还不急眼跟公公来个不死不休么。
自卫反击,扫荡一两个道依皇军的实力是没有问题的,再深入下去,妄想凭借两千多人来一场灭国之争,公公自思他没这个本事。
当务之急,还是打断平安道府尹郑仁弘的脊梁骨,迫使汉城方面赶紧来签合同更现实一些。
在大明亲使和据他观察,明朝的兵马当不会超过两千之数。
韩贵精神一振,对众人道:“镜城的兵只是摄于明军才不得不替他们效命,军心士气不会太高,对明使也未必有多少忠心,当不会为明人卖死力,故而我看我们的敌人只是那两千明军,其余不足为虑。”
众将议了一会,都认同韩贵的分析,别看敌军有六七千之数,但真正的敌人也就明使麾下那两千明军。镜城的伪军不过是叫明军裹挟强迫来当炮灰的而矣。
“兵法云,擒贼先擒王,然我看先击弱再击强才是正着…”韩贵提出应当果断出击进攻镜城伪军,只要镜城的伪军被击溃,明军单凭一己之力万难攻打洪原。
“真的要和天朝开战吗?”平安道参军李庆心头打鼓。
“李大人,敌军都打上门来了,我们再不还手什么时候还手?难道要把平安道也让给明人吗!”韩贵长期受“仇明”的府尹郑仁弘影响,对于突然侵入国家的明军自是痛恨。
柳希奋却有些犹豫,他麾下两千禁军是平安道的主力,一旦有失,则平安道再难组织起有效力量抵抗明军的入侵。
“义州有消息么?”他看向身边负责和明朝义州方面联系的都巡安使金自点。
“我们的人根本进不去义州。”金自点摇了摇头,“我已经派人走海道去大明了。”
柳希奋点了点头:“一定要向大明确认这个使者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