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归藩
朝堂上,的确乱成一团,没人理会那辽左的事了,更休说一个参政官被内阉痛殴之事。
那袁可望当真是打落牙齿吞肚里,便是巡抚张大人如今注意力也叫京中引了过去。
众所周知,皇太后是东宫的“保护伞”,是太子最坚定的支持者,若非皇太后极力阻止,恐东宫就非太子了。如今国本虽定,但皇太后的突然驾崩,再结合之前太子妃郭氏死后月余不得出殡,以及郑贵妃使人巫蛊之术害东宫的传言,让人不得不警惕没有了太后压制的皇帝,是否又要作妖。
魏公公这边心知肚明,知道朝堂上下如今因了太后驾崩事根本理会不得自己,所以太后的死对他是大大滴好事,但身为臣子,身为近侍,身为太后实质上的孙女婿,公公不能不对老人家的去世表达悲痛心情及一定的关切。
所以,公公特意上了题本,向皇爷送上私人敬献五万两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同时委婉的说了一下自己从宽奠回义州时误入朝鲜境内的事。
另外,想着自己正职是内官监丞、提督海事太监、江南镇守太监,但尚有个东厂临时太监的兼职,所以在忙于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对挂职的单位有所交待,因而私人密信李永贞,叫他寻一寻那个胆敢当众对皇帝大不敬的缪昌期的麻烦。
缪昌期这人如今虽是小角色,可将来在东林党的交椅很高,乃是掌管机密军师,谓话都漏风,当真是威风全无。
这也是桩小事,且得了秉公处置,只在极小圈子内引起公愤,倒不曾闹的满城风雨,况正值太后丧期。最近京中最忙的除了礼部和内阁外,就属皇帝一家了。
太后驾崩按礼制为帝王丧礼,因而做为儿子的万历按制本服缌麻三月,皇后服皆用细布,宗室皆素服、吉带,大长公主以下亦素服,并常服入内,就次易服,三日而除。诏以“保祐冲人,加服为小功,五日而除。”
百官朝晡临三日,内外命妇朝临三日。数日后,礼部上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福王在知祖母驾崩后如丧魂魄,与左右言道:“孤留不得了。”
他确是留不得了。
太后丧礼一结束,东林党人、礼部右侍郎孙慎行便代表礼部,上疏奏请有关福王就藩的事宜。
这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前锋。
刚刚从丧母之痛中恢复过来的万历看了孙慎行的上疏,坐在御案前沉默良久,终是命司礼监拟旨,命福王下月一号归藩洛阳。
稍后,又取内侍呈递的魏良臣题本来看,扫了一眼后很是不高兴,嘟囔一语:“看来倒是藏了不少钱。”
稍后,却将题本命入文书房,于其中朝鲜事不曾批示。
贵妃那边因为身孕,所以太后丧礼期间万历怜她,不曾要她多动,一些场合能不出面就不出面。只是听了丈夫下旨叫福王下月一号就归藩,贵妃却是怎么也坐不住了。她肚中有孕不足三月,尚未显怀,但为了能让丈夫稍作通融,还是故意捧着肚子来到乾清宫,见了丈夫之后顿时眼眶一红,落下眼泪,哀求改期。
“爱妃不在殿中养身体,到这边来做什么。”
万历眉头微皱,尔后摇了摇头,叹道:“如今朕也没有理由再留常洵了,旨意已下,依你改期,有何面目对外廷群臣?”
“陛下就是要我母子分离。”郑贵妃泪水在眶中直打转。
“常洵离了京,不还有小的么。”万历一瘸一拐来到贵妃面前,抬手轻抚贵妃肚子,柔声道:“待小家伙生出来后,你我便每郑贵妃与福王,就如同汉朝的戚夫人与如意,刘邦死后,戚夫人下场很惨。明日福王虽说离京,但郑妃受皇上独宠,依然势力很大,太子万不可妄自尊大,以免日后吃亏。明日送福王,礼数上一定要殷勤,让人一看的确是手足之情,请王安务必转告太子。
“小爷平素善良,只依了此事便可,其他的事,小爷无需多虑,自有老臣在。”叶向高如此说道。
与此同时,福王府上来了一名客人,却是东厂大档头李永贞,其给福王带来了提督海事太监魏良臣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