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杀母之仇

  第三百一十二章杀母之仇
  冷宫中无人,杨若霖便也走得快,却没能发现流血之人,等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该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走至一处破落宫殿前。
  杨若霖拿剑拨了拨脚边的野草,血迹就停在这儿,应该就是有人在刻意引导他走到冷宫。
  又想起今日得到的有关他养母的消息,杨若霖眸光一闪,明知道是有阴谋,他却还是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宫殿里面的情况比之殿外的荒凉有过之而无不及,杨若霖边往内室走,边四下扫视屋里面的环境,很快又发现了一大摊血迹。
  只是这处血迹和先前发现的那一路血不一样,这血明显是有段时日了,且是淋漓洒了一地,在青灰色石板上煞是显眼。
  杨若霖心里莫名焦躁。
  紧了紧手中的长剑,他低声道:“不出来吗?”
  既然有人把他往冷宫里引,再联系之前的事,断然是有人想告诉他什么,没道理他来了那人却走了。
  没人回答他。
  杨若霖冷眸环视一周,最后视线定格在一帘青色帷幕之后——那里有细微的呼吸。
  不知道是刻意想引起他的注意,还是来人武功并不高,帷幕后的气息时隐时现,足够沉下心来的杨若霖感受到。
  “出来吧。”他朝着帷幕的方向道了句,“我知道你在哪。”
  隐隐感觉呼吸又加重了些,杨若霖觉得他后一个猜测可能性比较大。
  果然——帷幕后走出个身着粉色宫裙的宫女。
  她甚至都有些不敢对上杨若霖的视线,唯唯诺诺着也不敢先开口。
  杨若霖甚至都觉得是他小题大做了,眼前这宫女没有半分威胁感。
  他上下打量了眼宫女,没在他身上发现任何伤口,血腥气也没有,“是你把我引到这来的?”
  “不...”宫女像是想起了什么,话到嘴边却紧急刹车似的闭了嘴,她贝齿微露咬着下嘴唇几乎发白,半晌从袖囊中掏出了个信封。
  小步走至杨若霖面前,不置一词将信封递给了他,小声道:“这是我家主子托奴婢交给您的,说只要您看了就知道该怎么做。”
  杨若霖看了眼正面什么都没写的信封,却并未接过来。
  抬眸对上宫女的视线,冷笑一声道:“什么叫我知道该怎么做?你家主子是谁?”
  宫女唇色更白了些,低下头双手恭敬呈奉上信封,“您..您看看吧。”
  “你们究竟有什么目的?”杨若霖无视眼前的信封,“什么都不说的话我可就走了。”
  “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杨若霖直接转身。
  他就算再傻也知道这宫里的事儿哪个不是杀机四伏,他可没那个勇气上杆子钻人家的阳谋阴谋,置身事外才是安身之道。
  “大人请停步!”身后宫女惊惶喊了一声,“您难道不想知道是谁杀了林嬷嬷吗?”
  杨若霖执剑的手紧紧一攥,声音压得越发低,只回头瞥了一眼,“林嬷嬷?”
  那宫女呼吸都有些不稳,微微发颤:“林芝,林嬷嬷。”
  “你和她什么关系?”
  宫女思量良久,顿了顿才敢接话道:“林嬷嬷早先在宫家做活,后来随皇后娘娘进了宫。”
  杨若霖虽然常年不待在林芝身前,却也是知道一些的。
  以前他常年过节也会去看看林芝,却在她进宫之后失了联系。
  皇宫规矩多,戒备又森严,杨若霖身份也不适合进宫,知道林芝是跟在皇后娘娘身边,定然不会过得差。
  以他当时的年纪,正是推崇男儿志在四方的时候,索性在林芝进了宫之后便专心江湖,等到后来参加武举进了宫之后再想找人却已经找不到了,这才生了怀疑的心思。
  没想到,竟是,已经死了。
  心头悲痛难平,杨若霖忽然转身一把夺过那信封来,而后飞身出了宫殿。
  殿内留下宫女一人,身子一下软了下去跪坐在地上。
  “做的不错。”忽然又有声音在殿内响起,那声音微哑低沉,却听不出来究竟是从哪个方向传出来的。
  宫女倒吸了一口凉气,却不敢答话,却改坐为跪,惶恐垂下了头。
  “呵。”一声凉凉的笑,让小宫女毛骨悚然浑身一抖,“放心吧,你的家人性命保住了。”
  听闻此言,小宫女肩膀一震,似乎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至少不再那般紧绷着的模样了。
  “若大人无事,那奴婢便回......”
  微颤的声音戛然而止。
  人已经扑倒在地,惊起一地的灰尘,扑簌簌又落回她染了血的后背。
  血顺着衣角和嘴角蔓延至地上原先干涸的血迹上。
  冷风拂过殿前碧草蔓菁,殿内寂寂无声。
  ......
  杨若霖红着眼将已经拆开的信封连带着信纸烧毁,火苗狰狞几乎要烧上他的指尖。
  杨若霖浑然不觉,双眼直直盯着虚空一点。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顾业不愿说出林芝身死的事了。
  想必也是终于想起来自己曾无意之中害死了这么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又不想失去他这么个不大不小的助力,才选择隐瞒。
  他不是没怀疑过这封来源诡秘的信,只是上面罗列出来的证据太过真实和严密,以及信封中附带的信物也让他无言以对而不得不选择相信。
  恩人转眼成了仇人,杨若霖视线收回,刹那凝重狠厉。
  恩情尚待定夺。
  而杀母之仇,不得不报。
  ......
  再一日,日头升起。
  丞相受贿一案已经闹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昔日为宫桦请命求情的官员们一个个闭紧了嘴,生怕一言不合便惹火上身。
  早朝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有关如何惩处丞相的问题,百里荣晨冷哼了一声把这问题扔给了下面一堆想置身事外的大臣们。
  下面人面面相觑,没一个敢站出来做那个出头鸟的。
  说实话,谁都知道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宫桦已经可以定罪,但绝对到不了斩首抄家的地步。
  可谁也都知道,皇上他盯着宫家盯了这么些年,这蛰伏三年放出来的一招,目的绝对不止要让他单单只是贬官或者流放的下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