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热火朝天去割麦子

  屋后猪圈旁,三大娘双眼发光的看着那四头胖墩墩的小猪仔。
  “哎呦呦,吃的真好啊,看看那小鼻子,看看那嘴巴,真喜欢人。”
  她就只敢看看,也不敢进去摸摸。
  四头小猪仔本来睡觉呢,被三大娘吵醒,哼哼唧唧的爬起来,这个拱了拱那个,那个挡住了另外一个的去路。
  四头小猪仔跟个没头苍蝇似的,转个圈拉了尿了,又转过头来吃。
  本来刚修好的猪圈,干干净净的,被小猪仔们一夜之间霍霍的脏兮兮的。
  这可是堆肥的好材料,养猪不单单是用来杀了吃肉,更大的作用是堆肥。
  唐家村这边的粮食产能并不是很好。
  亩产小麦才二百斤,别处高的地方是亩产三百斤。
  跟前世亩产千斤比起来,太逊色了!
  不过想一想,前世水利比较好,化肥,农药,品种,都起了重要作用。
  地比较肥沃,那种出来的东西也就比较好了。
  前世很多科学家,研究了各种品种的粮食作物,农作物产能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现在唐家村的水利不太好,没多少肥料,顶多就是牛粪,草木灰,或者是枯叶沤肥。
  除草也完全就是手工,一点点用铲子除草,效率慢。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收割机。
  前世收割机已经是自动收割,一亩地很快就能收完,一天能收割好多亩地,两千亩估计只需要几台收割机就行,完全用不了这么多人。
  而如今,完全是手割麦子,脱粒也很麻烦,时间长,效率慢,一个村子的人全上,也需要好多天。
  先是用手割麦子,然后又将麦子捆起来,接着用牛等一捆捆的拉出去。
  所有的麦子都集中到了提前弄好的麦场里,然后再用牛拉着石磙一圈圈的脱粒。
  石磙滚了几圈,再人工用大号叉子,比人都高的那种,一点点的翻动麦秸秆。
  接着又是牛拉着石磙滚几圈,然后继续用大号叉子翻动。
  几个回合下来,麦子差不多都脱粒下来了,就可以将那些麦秸秆挑起来堆积在一起,成了一个个的小房子形状的立体,在麦场周围一个个的立着。
  这些麦秸秆先供着牛和毛驴等吃,而后才会分给了村子里的人,用来烧火,但只能分到很少的部分。
  唐家村,以及附近其他村子的人,用的柴火,都是会先到山林去弄,收完麦子,其实就可以准备冬天用的柴火了。
  叶言穿的衣服都是旧衣服,手上弄了棉线手套,戴上了口罩,脖子上挂着毛巾用来擦汗,头顶戴着草帽用来遮阳,拿起一个大水壶灌满了水。
  她也给李贺准备了一套装备。
  收割麦子,手上会起泡,原主的身体本来就不咋地。
  戴口罩是因为收割麦子会荡起灰尘,然后吸入到鼻子里去。
  村子里的人,都是庄稼人,习惯了,没什么讲究的,再说了,那手套和口罩都要钱的,他们可都舍不得。
  叶言收拾好这一套装备,可把三大娘给看呆了。
  她哪里见到过这一身行头?
  “叶子,你这东西戴上能呼吸吗?”
  叶言微微笑,然后也给准备一个:“收麦子的时候,灰尘会进入到鼻孔,然后进入到肺部,你想想,哪一年收割麦子,不是鼻子里黑溜溜的很不舒服?而且这个口罩是可洗的,脏了洗洗就行。”
  三大娘一看有好东西收,笑嘻嘻的收下了。
  收麦子是抢收的,任何人都不会懒惰,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们的口粮。
  中午也不会回来休息,甚至晚上还要熬夜割麦子,至于吃饭,大部分都是简单吃点东西。
  马不停蹄还要全村子的人一起上,除了老的走不动的、刚生产还没办法下地的以及特别小的孩子,其他人都会到地里去。
  重活是男人来做,女人大部分是割麦子,小孩子会到收割完麦子的地里,去捡麦穗和麦粒拿回家,好的话,能弄个一百斤小麦粒,但这点粮食还是不够吃。
  一千多人忙活,如果是单独割麦子,到也挺快的,但还需要收起来,还要石磙滚麦子,还要翻麦子,还要晒麦子。
  所以,真正用来收割麦子的人,其实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人。
  三百人人工收割两千亩的麦子,平均一人收割六亩地。
  乖乖,叶言单是想一想,就有点恐惧了。
  而他们唐家村因为地理位置的局限,只能分的两千多亩,平均下来也就一人两亩地。
  有些地方能平均一人二十亩地,想一想那得是多大的地,多么劳累。
  只要是收麦子季节到了,无论在外干什么的,都要回家抢收麦子。
  叶言和李贺收拾妥当,便直接出发了。
  两个小家伙就在屋后的荒地上拔草,喂给小鸡小兔子,至于猪圈,叶言可不敢让他们进。
  虽然四头小猪仔还比较小,但两个小家伙也挺小的,双方小崽子一旦发生小战乱,那可是很危险的。
  叶言可是特别叮嘱了两个小家伙,等到叶言和李贺在家的时候,才会带他们到猪圈看小猪仔去。
  等到叶言到了集合地,天也大亮了,不少人已经开始忙活了。
  几个人领了镰刀,随便找了个地方,便开始收割。
  叶言是无限向往有自动收割机的前世啊。
  右手拿着镰刀,左手抓一把小麦秆,然后镰刀在麦秸秆底部,用力一拉,刺啦一声,一小把小麦就被收割下来了。
  叶言看着那些小麦粒,并不是很饱满,难怪一亩地才两百斤,除掉上交的口粮之外,也没剩下多少了。
  唐家村的粮食分配,貌似只有六两,一个月也就不到二十斤,这是包括粗粮和细粮都在内的。
  试想一下,在没有副食品的时代,只有粮食吃,还没有油水,想吃饱,那是难如登天。
  干体力活的,就更是艰难了,饿晕的都不少,也是为何这年代胖子很少,也是为何老一辈都喜欢白白胖胖的大孙子,那代表着这家人生活好,说出去很有脸面。
  即便是穿着千层底的布鞋,还是能感觉到麦茬子扎脚,特别是经过镰刀收割之后,露出了锋利的断口,都能拿武器用了,谁要是没站稳,一头栽下去,都能戳出来个窟窿。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收麦子,到也没人来找茬了,也没人说叶言是灾星了。
  可真是有趣,用得着你,你就是宝贝,用不着你,你就啥也不是!
  叶言身体本来就有点差劲,刚收割了一个小时,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她就站起来,捶捶背,喝口水,抬头看着四周干活的人们。
  可没曾想,到这种时刻,还有人在有意无意的盯着她。
  看来他们又要寻个时机找茬了,叶言可刚想着没人来找茬,她好休息休息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