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年少有为

  第二天徐生洲起了个大早。
  跑步早饭,稍事洗刷,换上京城师范大学公帑购买的那套西服,乘坐那辆有些年头的奔驰s400,直奔科技会堂。
  ——也就是举办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的地方。
  徐生洲一路顺风顺水,赶到的时候还不到9点。座谈会是10点钟开始。他只能先到会议室,在放有自己名牌的地方坐下,闭目思索论文中尚未解决的难题。
  他现在是发现了,人要是没点威慑力,路过的狗都要多叫几声!
  所以论文要抓紧写,菲尔兹奖要尽快拿,争取早日实现“核威慑”自由。
  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徐生洲正懊恼没带几张白纸过来,好记下思考所得,忽然有人推门而入。
  来人是个30岁上下的女子,穿着简约但不简单的职场套装,看到徐生洲也是一愣神:“你怎么躲在这儿?”
  徐生洲觉得莫名其妙:“我没躲啊!”
  “没躲,那你在这里干什么?”女子说话中自带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度,“正好,你过来搬两套桌椅,放在门口!”
  徐生洲眉头微皱,却没有拒绝,起身按照女子的指示,去隔壁会议室搬了2套桌椅放在门口,然后又准备回到座位上。女子瞪了他一眼:“你想干吗?”
  “我进去坐着啊!”徐生洲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女子嗤笑道:“进去坐着?那是你能坐的地方吗?你一个服务员,要搞清楚自己身份,别老想着偷懒躲清闲。给我老实站在门口!等会儿有重要领导来,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小心饭碗不保。”
  说着自顾自摆好“签到处”名牌,又从包里掏出签到簿、签字笔,规规矩矩放在名牌旁边。
  原来是把我当成了服务员。
  看来我的威慑力还是不够啊!
  徐生洲自失地一笑。然后走过去拿起签字笔,在女子惊骇欲绝的眼神中翻开签到簿,找到自己名字那一行,龙飞凤舞写下自己的名字:“看来我是第一个到的。”
  女子这才恍然大悟:“你是徐生洲校长?”
  徐生洲点点头:“感谢组织信任,邀请我来参加这么重要的会议。”
  女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辩解道:“你也来得太早了点。”
  徐生洲笑了笑:“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最早来,总不好叫领导和前辈们等我吧?”
  趁着说话之机,他看了一下名单,参会人员不是很多,除了8位在金陵的两院院士、5位大学校长以及7位科技口的领导,就是5位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其中便包括自己。
  毫无疑问,自己是最年轻的。
  女子听完徐生洲的解释,觉得对方挺会来事的,不仅没有少年得志的骄娇二病,也没跟自己计较刚才的事儿,便好意提点他道:“今天的会议是省里主要领导邀请召开的。据说这位领导喜欢讲短话、开短会,等会儿要是点到你发言,千万不要长篇大论、满嘴套话。”
  徐生洲道:“好的,多谢提醒。对了,今天的会议,有与主要领导合影或列队欢迎的环节吗?”
  女子翻出会议议程:“安排是主要领导来时,各位与会代表到门口列队迎接。”
  “很好!”
  徐生洲心满意足,刚准备回到座位上,第二个参会者也到了,是个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的老人家,年纪在七十岁上下。女子认识那人,终于没再闹出笑话:“龚院士,早!”
  龚院士点点头:“早啊,小朱。这次又是你筹备会务?”说着轻车熟路地翻开签到簿准备签字:“咦?还有人来得更早?果然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小朱连忙指着徐生洲介绍道:“这位是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徐生洲校长,也是今天的参会代表之一。”
  徐生洲朝龚院士微微鞠躬致意:“龚院士好,我是徐生洲。”
  龚院士这才意识到西装革履站在门口的小年轻原来不是服务员:“校长?果然是年少有为啊!”
  自从当上校长、发过“四大”之后,“年少有为”就成了徐生洲身上撕不掉的标签,每个人见到他都这么说。每次听到,他都忍不住想哼一句歌词: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尝过后悔的滋味……
  龚院士忽然疑惑道:“徐、生洲?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
  小朱负责会务,除了没见过徐生洲本尊外,对他的情况还是略有了解的:“就是前不久解决冰雹猜想的那个……”
  龚院士轻拍脑门:“对、对、对,我想起来了!你好,徐校长,我是金陵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龚有邻。前不久我们院里还联合数学学院,专门组织了一次有关空间遍历理论的研讨会,大家都觉得这不仅是数学上的巨大成就,也必将对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是没想到,理论的创始人居然就在金陵!”
  徐生洲道:“我之前一直在京城读书,在金陵的时间相对少些,和金陵学界的交往也就比较有限。”
  龚有邻问道:“以后呢?”
  徐生洲道:“以后会以金陵的工作为主,待在金陵的时间也会更长些。”
  龚有邻大喜,连忙又问道:“那你什么时候有空?诚挚邀请你来我们学校开个空间遍历理论的短期班。”
  徐生洲抱歉地说道:“短期内恐怕有些困难,因为我正在写一篇比较重要的论文。”
  龚有邻马上醒悟过来:“是关于霍奇猜想的那篇吧?那要抓紧写!开班的事不着急。”
  “龚老哥又在好为人师?”
  说话间,第三位参会者也到了。同样是位老人家,头发花白,但中气十足,年龄应该和龚有邻差不多。
  龚有邻笑道:“在这位青年才俊面前,我可不敢信口雌黄。不认识吧?小徐,邱欣东院士和成德如院士的得意弟子,前不久刚刚解决冰雹猜想,正在向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发起最后一击。”
  听龚有邻这么说,徐生洲就知道对方不是搞数学或物理的。
  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空间遍历理论才是大杀器,解决冰雹猜想不过是顺手之举。但对于圈外人士,冰雹猜想知名度更高,反而不知道空间遍历理论为何物。
  徐生洲笑着打招呼道:“您好。”
  龚有邻又懊恼地拍了拍脑门:“忘了介绍,这位是金陵工学院的崔东平院士,搞建筑规划的。”
  崔东平称赞道:“搞数学的?刚二十出头吧?真是年少有为啊!”
  又是年少有为。
  唉!
  崔东平可能对纯数学领域确实了解不多,最后只能说:“我们搞建筑的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有机会可以一起研究探讨一下。”
  随着开会时点的临近,到场的参会人员也越来越多。
  以前徐生洲到市政恊开会的时候,那些大佬们都是很少搭理自己的,就算狭路相逢,交谈的语气也跟训孙子似的:
  “年轻人要努力啊!”
  “小伙子不错,好好加油,未来都是你们的!”
  这回开会不仅打招呼的多了,而且说话语气也如失联多年的好朋友一样:
  “徐校长,最近忙什么呢?不忙的话,什么来我们学校做个讲座,让大家也见识一下着名青年数学家的风采!”
  “徐教授?我看到你最近发表在《j. am. math. soc.》上的那篇论文了,写得真好!”
  果然在外面混,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各位参会代表或在会议室里小坐,或三五人在角落里闲聊。小朱忽然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清声说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领导将于5分钟后到达会场。请大家到门口列好队,欢迎领导的到来。”
  在徐生洲眼里,无论985校长,还是两院院士,都和幼儿园小朋友没什么区别,不,应该是比他们更守规矩,马上听从招呼来到门外,按照小朱的指示安排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校长,请你站在这儿。”
  “黄院士,您站这儿。”
  “何教授,你的位置是这儿。”
  毫无疑问,徐生洲的位置排在最后,在他前面的是金陵理工大学的一位中年教授,——应该算是青年,因为没超过45岁,还可以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据说他前不久刚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有院士之相,令徐生洲食指大动。
  领导到来时,现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科技口的负责人跟在领导身后,介绍各位参会人员的情况:“领导,这位是中科院院士、金陵大学校长席文远同志。”
  领导握着席文远的手用力晃了晃:“席校长我当然认识,我们可是老朋友了!金陵大学作为我省高教和科研的排头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我们一定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和领导指示!”
  科技口的负责人继续介绍道:“这位是工程院院士、金陵工学院院长尚仁德同志。”
  ……
  领导与每个参会人员只握个手,交谈一两句,所以很快就到了徐生洲面前。
  那位科技口的负责人乍看到徐生洲很是震惊,向小朱求证之后才介绍道:“这位是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同时也是京城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徐生洲同志。”
  “校长?”领导也很惊讶。
  徐生洲赶忙解释道:“是民办大专。”
  “那也很了不起!而且还是京城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导!你多大了?”
  “24岁。”
  包括领导,包括旁边那位金陵理工大学青年教授,也包括周围的人,都被震得七荤八素。
  科技口的负责人赶紧又介绍道:“徐生洲同志前不久刚刚解决了数学史上着名的冰雹猜想,上级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专门提到了这项标志性的重大成果。”
  领导微微后仰,握着徐生洲的手,赞许地说道:“原来你就是那个解决冰雹猜想的小徐啊!真是年少有为啊!”
  年少有为,triple kill!
  徐生洲紧握领导的双手,诚挚地说道:“谢谢领导夸奖。我们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虽然是民办院校,但也别有特色,愿意积极聚焦基础研究,领衔科技攻关项目,把研究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把论文写在产业发展的沃土上。
  “我邀请你,到我们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视察调研。
  “我邀请你,到我们学校看看《永乐大典》正本和《文汇阁四库全书》。
  “我邀请你,到我们学校看看《女史箴图》和《捣练图》真迹!
  “我邀请你,到我们学校看看全球仅存的10株千年裂银杏古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