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潘仁美很嫉妒,寇准出京
</p>
潘仁美说完之后,信心还是很充足的。</p>
现在庞太师倒台,曹斌在朝廷里孤立无援。</p>
不论是两人原先的派系,还是曹斌现在的处境,自己都是最合适的靠山。</p>
对曹斌手里的产业,潘仁美早就十分眼馋了。</p>
除此之外,曹斌手里也积攒了一些政治资源,就如大宋日报,也让人十分觊觎。</p>
若是把他拉拢过来,对自己很有好处。</p>
在这种情形下,他也不相信曹斌会拒绝自己拉拢。</p>
潘仁美正等着曹斌回答的时候,随从突然在马车门外禀报道:</p>
“公爷,有宫里的贵人要见曹伯爷。”</p>
潘仁美一愣,疑惑地看了曹斌一眼,吩咐道:</p>
“让他过来吧。”</p>
那中年太监先是行了一礼,将一只礼盒捧过来道:</p>
“曹伯爷,这是官家送你的千年人参王,请您验看一下。”</p>
听到这话,潘仁美心中一惊,千年人参王已经属于珍宝一类,被称为仙草。</p>
皇帝的内库里也不一定会有第二根,是留着吊命的。</p>
平日里,就算是自己这样的重臣,皇帝也舍不得赐下。</p>
没想到竟然直接给了曹斌,这也太夸张了!</p>
玛德,怎么感觉心里有点嫉妒的感觉?</p>
自己作为皇帝老丈人,都没有这种待遇。</p>
那太监将人参交给曹斌,又笑道:</p>
“官家已经遣了小人为香坊使,帮伯爷扩展香水香皂生意。”</p>
“而且官家已经吩咐了小人,凡事要听伯爷指教。”</p>
说着,他又看向潘仁美,拱手道:</p>
“郑国公</p>
,以后这皇家的生意,还请您多多照顾啊。”</p>
潘仁美闻言,愣了一下,又不禁幽怨地向了曹斌。</p>
他没想到曹斌动作这么快,转眼见已经与皇帝合作起来,如此一来,自己还谋划个屁啊。</p>
都说沙场无父子,钱场无兄弟。</p>
若皇帝知道自己打他生意的主意,还不给自己小鞋穿?</p>
于是只能尴尬地拱手道:</p>
“张供奉客气,都是应该的,应该的。”</p>
“以后有什么麻烦,尽管来找本官。”</p>
那张太监顿时眉开眼笑起来,感谢道:</p>
“如此,就让您多多费心了。”</p>
曹斌看了潘仁美一眼,笑道:</p>
“郑国公,下官还要给张供奉安排一下经营计划,就先告辞了。”</p>
“另外,练兵的任务,官家已经给下官安排一个名额,就不用麻烦郑国公了。”</p>
说完,曹斌跳下潘仁美的马车,翻身上马,带着属下径自离开。</p>
潘仁美长大嘴巴看着曹斌离开背影,有点不可思议。</p>
他没有想到,庞太师倒台,作为女婿的曹斌,不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好像还被皇帝更加看重了。</p>
“这家伙倒是个‘人才’。”</p>
想到这里,他更想把曹斌拉拢到自己这边了。</p>
转眼已经过去五六天的时间。</p>
这天,曹斌早早地带着庞燕燕来到汴京南门外,等待这杜十娘等人。</p>
家丁已经先一步传来消息,她们会在午后回京。</p>
按理说,作为忠靖候府的主母,庞燕燕不必出来迎接几个妾室。</p>
但曹斌亲自来接,</p>
她也就不用执着这些礼节了。</p>
而且她也不想给其他女眷留下一个高冷、严酷的印象,免得被孤立。</p>
此时,她与曹斌坐在驿亭里,看着曹斌悠然地享受茶点,有些紧张道:</p>
“俊才哥哥,那几个姐姐容易相处吧?”</p>
曹斌笑道:“你才是府里的主母,不要按年龄称呼,要叫她们妹妹......”</p>
要想后院稳定,就得按照规矩来。</p>
虽然他相信几女不会弄出什么幺蛾子,但也不认为凭自己的魅力,就能磨平女子的本性。</p>
他也不想抹杀她们的性格。</p>
不知过了多久,一队百余人的队伍,护着几辆马车从官道上迤逦而来。</p>
还没等队伍行到驿亭近前,杜十娘等人已经先行跳下马车,向驿亭疾步走了过来。</p>
曹斌上前抱住杜十娘,紧张道:</p>
“小心一点,你肚子还有曹家的骨肉。”</p>
庞燕燕跟在曹斌身侧,听到这话,眼里现出一点羡慕。</p>
“来,先行拜见咱家大娘子!”</p>
几女闻言,也没有惊讶,连忙上前躬身道福。</p>
此时,庞燕燕立刻端庄起来,脸上稍稍带了点严肃,又显得温柔可亲,已经变得很有大家风范。</p>
曹斌见状,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也放下心来。</p>
庞太师虽然是个奸臣,但也是书香门第,世代官宦,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是很到位的。</p>
如此,他就不担心庞燕燕镇不住场子,导致后院生乱了。</p>
随后,武松、鲁智深、时迁等人也上前行礼拜见。</p>
与他们</p>
一同回来的还有庞太师手下第一高手,封一寒。</p>
如今庞太师一家被皇帝特赦,他也不怕开封府找麻烦,算后账了。</p>
据庞太师所说,此人虽然没有征战沙场的手段,但在江湖上也是排名前几的高手。</p>
连展昭也曾败在他的手中。</p>
前次若不是展昭和丁氏三侠合力埋伏,未必能够伤到他。</p>
而且他也替庞太师培养了不少好手,如今大半都投入到了曹斌手下。</p>
最难得的是,此人忠心耿耿,是个极为称职的杀手。</p>
接到家人,曹斌正要回返侯府,却见寇准被一群官员簇拥着走上前来。</p>
“曹斌,老朽欲同你说几句话,跟我进驿亭。”</p>
曹斌笑着拱了拱手道:</p>
“原来是寇大人,这是要往襄州赴任吗?”</p>
“寇大人调任哪里不好?偏偏去往襄州。”</p>
“曹某刚刚把襄州清理干净,让大人占了个好大的便宜。”</p>
“寇大人打算怎么谢我?”</p>
寇准冷肃道:</p>
“没有你曹斌,本官已经铲除奸佞,肃清了朝堂。”</p>
“你以为在襄州经营良久,就能让本官难堪?”</p>
“你那些旧部最好身家清白,不然本官只好再把襄州清理一遍了。”</p>
曹斌无所谓道:</p>
“曹某经营襄州,乃是为了百姓和朝廷,又不是为了我自己?”</p>
“你爱清理不清理。”</p>
“只是我要告诉寇大人,襄州的年赋最少在百万贯之上。”</p>
“你若是自以为是,坏了我在襄州的经营,可就成了朝廷的罪人。”</p>
没等寇准说</p>
话,送行官员已经嗤笑起来道:</p>
“忠靖伯何必胡吹大气?汴梁的年赋才四十万贯......”</p>
“难道你自以为是管仲、萧何不成?太过狂妄了!”</p>
都说大宋是以天下之力供养汴京一城,东京的繁荣程度,其他州府从来都是望尘莫及。</p>
没有人会相信,曹斌随手整治,就能让襄州的税赋超过汴京,还翻倍增加。</p>
在这个变革的当口,若他真有这种手段?还不一飞冲天?</p>
然而包拯却惊讶地看了曹斌一眼,没有说话,反而暗自思索起来。</p>
他觉得曹斌不是信口胡诌的人,而且也亲眼见过襄州的情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