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朝堂风议 送女儿?

  </p>
  与辽夏使者之间的冲突,只能算一个小插曲,曹斌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p>
  怎么处理太皇太后和赵吉被西夏扣押一事,最终还要朝廷做决定。</p>
  曹斌是三司副使,在朝廷没有决定以前,他不会做多余的事,免得费力不讨好。</p>
  这次只是他恰好碰到,若是不出面,有些说不过去。</p>
  打发了辽夏使者之后,曹斌也带着家眷回了府邸。</p>
  当天晚上,曹斌在前厅又举办家宴,招待庞吉这个老岳丈。</p>
  他看了看越发威仪的曹斌,满足地笑了笑,方说道:</p>
  “俊才,你现在虽然掌握三司要职,但手里兵权也不能放弃,对于殿前司你是怎么打算的?有合适的人选吗?”</p>
  曹斌点了点头笑道:</p>
  “此次平叛,我那旧部狄青功劳不小,有资格竟选殿前司副都指使挥一职。”</p>
  “还有林冲,他忍辱负众,冒险救了新君,这等功劳,任一厢上军指挥使应该不难。”</p>
  由于李昭明起兵逼宫,朝廷似乎有意空缺殿前司都指挥一职,只设副职。</p>
  这种事也早有先例,太祖当年就是殿前司都点检,皇袍加身之后,直接裁撤都点检一职。</p>
  后来连殿前司副都点检,都虞候都空置下来,怕的就是将领手中兵权过大,横生野心。</p>
  如此一来,狄青能够任职副都指挥,就是殿前司最大的官职,唯一不确定的是,朝廷会不会再增设一位副都指挥。</p>
  庞吉闻言,抚须笑道:</p>
  “如此就好,我观那狄青</p>
  极有才干,俊才选的好人才。”</p>
  说着,他又告诫道:</p>
  “你现在地位,最忌讳任人唯亲,关健的位置一定要把好关。”</p>
  “否则他不仅帮不上你,还可能拖你的后腿。”</p>
  “底下的人忠心重要,才干同样重要,况且也没有人是绝对忠心的。”</p>
  “老夫当年就吃了不少亏啊,这一点不要学潘仁美......”</p>
  曹斌点点头,表示受教,其实他有时空商城的传承卡,总会慢慢将收拢足够的死忠手下,并没有庞吉这种担心。</p>
  正说着,门子突然拿着来报道:</p>
  “少爷,前中书赵舍人与太学李博士门外求见。”</p>
  曹斌愣了一下,这是赵明成和李清照的爹?</p>
  庞吉闻言,顿时笑了起来:</p>
  “这两人倒是懂得顺势而为,看来是想投入你的门下了。”</p>
  “那赵挺之倒是颇有才干,品性吗,就不好说了,不过却适合为官。”</p>
  曹斌闻言点了点头道:</p>
  “让他们进来吧。”</p>
  不一会儿的功夫,二人就带着子女走了进来。</p>
  “见过庞老大人,见过曹候爷。”</p>
  其中的中年帅哥更是感激涕零道:</p>
  “多谢候爷为小女作主,逼退辽夏使者,否则小女今日休矣。”</p>
  赵父也连忙道:</p>
  “德甫,清照,还不向曹候爷道谢?”</p>
  此时,赵明成满面愧色,低着头谁也不敢看,听到他爹的吩咐,也不说话,只是行了个大礼。</p>
  他其实并不想露面,今天实在太丢人了,回去又被李清照一顿嘲讽,他只觉</p>
  得羞愤欲死。</p>
  见李清照也跟着跑来道谢,曹斌稍稍有些诧异,不过却没有在意,摆了摆手道:</p>
  “小事罢了,是辽夏失礼在先,本候不过秉公而行,坐吧。”</p>
  说着,又吩咐丫鬟道:</p>
  “告诉夫人,请她招待李娘子。”</p>
  见曹斌面色和气,赵父顿时松了口气,迫不及待道:</p>
  “候爷,下官得到一点消息,有些官员似乎对您颇有微词。”</p>
  见曹斌露出疑惑,赵父连忙道:</p>
  “是政事堂的人,他们觉得候爷今日所为太过刚烈,不知轻重,或许不利于大宋与西夏谈判。”</p>
  李清照本要随丫鬟前往后院,听到这话,忍不住露出个不屑的表情:</p>
  “一丘之壑,都是软骨头!”</p>
  听到这话,赵明成差点把脑袋扎进土里,只觉得脸如火烧,总觉得到她在暗指自己。</p>
  连赵父都说不下去了,狠狠得盯着她,再无一言。</p>
  李父见状,眼皮微微一跳,连忙训斥道:</p>
  “住嘴,你懂什么?太皇太后在蛮夷之手,怎能不多加小心?”</p>
  李清照轻微得“嘁”了一声,头也不回跟着丫鬟走了。</p>
  李父尴尬得笑了笑,有些无语,这女儿太任性了一些,你倒底还想不想嫁到赵家?</p>
  对未来公公如此态度,将来不被婆家收拾就怪了。</p>
  赵父却没有理会这些,而是看向曹斌解释道:</p>
  “候爷请不要误会,下官对他们并不敢苟同,只是想要提醒候爷小心一些。”</p>
  曹斌随意道:</p>
  “是谁有意见?”</p>
  李父刚</p>
  要说话,赵父抢先开口道:</p>
  “是司马光提出来的,好像王丞相也认同此议,他只想尽快息事宁人,救回太后。”</p>
  “依下官看,候爷只需上一道自辩奏章即可,不必过于参与此事,无论结果如何,这于您并无益处。”</p>
  这家伙到是挺为自己着想,连解决方案都想好了。</p>
  如果没有办法轻易救回刘太后,参与这事的确没有什么好处,会与王延龄对上不说,或许还会惹来一身骚。</p>
  因为这事很难完美解决,西夏拿住刘太后,就等于拿住了大宋的脸面,肯定不会轻易送她回来。</p>
  想要换回刘太后,无论是花钱还是赔地,若参于过深,很容易让对方把黑锅甩到自己头上。</p>
  赵父说完后,讪讪笑了一下道:</p>
  “先前认为候爷不适合掌控三司,是下官识浅,还望候爷不要见怪。”</p>
  “如今天色已晚,下官就不打饶了......”</p>
  他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通报曹斌,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随后丝毫不拖泥带水,直接提出了告辞。</p>
  若曹斌接纳,自然会有所表示。</p>
  随后,他看了李父一眼笑道:</p>
  “另外明年春后,下官打算为小儿完婚,若候爷有暇莅临,我等荣幸之至......”</p>
  说着,叫上李父就要离开。</p>
  李父却怔了怔神,微微叹息道:</p>
  “不知候爷的自辩奏章可有腹稿?小女颇擅为文,时常为下官代笔,或可助候爷一臂之力。”</p>
  赵父愣了一下,顿时反应</p>
  过来,怒道:</p>
  “李兄,你这是何意?”</p>
  玛得,没看出来,这浓眉大眼的家伙才是拍马屁的高手,但我儿子怎么办?</p>
  此时,赵明成也露出了苦笑,只是他觉的自己没脸反驳......</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