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出使 与 出征

  </p>
  时光似水,转眼间已经是正月将尽。</p>
  司马光回家后,喝了一次毒药,可惜被人救了过来。</p>
  曹斌本想去“探望探望”,他的亲友却不知怎么走通了庞吉的门路。</p>
  有这老丈人亲自说请,曹斌也就没有继续落井下石。</p>
  反正他已经仕途无望,对曹斌产生不了什么影响。</p>
  至于他解不解得开心结,会不会继续寻死,就不关曹斌的事了。</p>
  这些日子,因为李清照彻底融合了上官婉儿的能力,理政效率大大增加。</p>
  随后曹斌又特意在下属面前,表现了一下对李清照的高度信任,所以在三司内部,她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曹斌了。</p>
  如今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曹斌根本无需露面,就能妥善处理。</p>
  于是曹斌变得更加悠闲,每天不是缺职就是在缺职的路上。</p>
  看着系统面板上迅速上涨的纨绔积分,曹斌的心情十分愉悦。</p>
  正月二十九,一场春雨过后,出征数月的穆桂英终于扫平淮西残匪,凯旋回京了。</p>
  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一职的选将工作,也在政事堂的安排下,提上了日程。</p>
  这一职位掌握京畿兵权,作用十分重要,无论是潘仁美,还是王延龄,都想插上自己的人。</p>
  不过相比于他们属意的穆桂英和勤肃伯王德用,一个有功有过,一个无功无过。</p>
  狄青就优势很大了。</p>
  他既有平乱之功,资历合格,又从无过失,所以曹斌对他很有信心。</p>
  现在副指挥一职增设了</p>
  一席。</p>
  两个席位总有一个是狄青的,不然潘王两人的吃相就太过难看了,那不是为官治国之道。</p>
  转眼又过了四天。</p>
  曹斌吃过早饭后,就带着轿子等随从来到大门外,看两个义子指挥家丁准备马车。</p>
  今天他打算带家眷去汴河逛逛水上集市。</p>
  这两个义子常年在军中历练,虽然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十二,但指挥起家丁来,却也头头是道。</p>
  尤其是那大的,因为有曹真的传承在身,若论指挥作战,已经能够独挡一面。</p>
  或许再有一两年的时间,他就能成为曹斌的得力臂助。</p>
  “爹,已经准备好了,是否请诸位娘亲出来?”</p>
  曹斌拍了拍曹征的脑袋,哈哈笑道:</p>
  “干得不错,今日的行程就交于你们两人安排了。”</p>
  说着,又转头吩咐扈三娘,去请几位夫人出门。</p>
  正这时,一辆马车突然从街尾冲了过来,一条套马的绳索从中飞出,闪电般向曹斌套来。</p>
  “大胆!”</p>
  轿子怒吼一声,正要出手,曹斌却止住他道:</p>
  “轿子住手,少爷我有点事,由你护着诸位娘子去泛舟吧。”</p>
  说着,他已经抓住绳索,借力跳上马车,消失在了众人眼前。</p>
  轿子无语得挠挠头,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失业危险,这种事竟然都不让自己看门了,有点郁闷。</p>
  城外西郊别院。</p>
  一番健身后,八姐白皙的俏脸上已是汗水涔涔,几抹潮红如同晚霞晕染。</p>
  她稍喘了一会儿,颇带怨气地轻捶了曹</p>
  斌一下,薄怒道:</p>
  “我都回京数日了,每日都在等你。”</p>
  “可你这薄情的始终不见踪影,早把我抛到了脑后了吧?”</p>
  曹斌虽然的确没有想起此事,却坚决不会承认,挺着脖子强辩道:</p>
  “我这不是怕老太君发现端倪吗?”</p>
  “如果你想把她气死,方便咱们成就好事,大不了我明天就走一趟天波府。”</p>
  八姐气得又捶了他一下,瞪眼道:</p>
  “胡说八道,我怎么会这么想?你这混蛋成心气我......”</p>
  曹斌这才摸挲着她的脊骨笑道:</p>
  “放心吧,咱们的事我一直都想着呢?你没看这几天的大宋日报吗?”</p>
  “最近可一直都在宣扬邵夫子的‘兼祧并娶' 之说。”</p>
  “过不了多久,就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到时候我再推波助澜一番,肯定能成。”</p>
  八姐闻言,顿时怨气全无,满是惊喜道:</p>
  “邵夫子竟真的同意了?”</p>
  邵夫子是当世大儒,在朝野的名声极高,他提出的礼制,多半能获得朝廷认可。</p>
  杨八姐没有想到,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竟也被曹斌用世俗手段搞定了。</p>
  曹斌笑道:</p>
  “这有何难?他虽是大儒,却也不是圣人。”</p>
  “只要对症下药,不愁他不屈服。”</p>
  八姐紧紧抱住他,将脑袋贴近他的胸膛,道:</p>
  “你有这个心就好,就算最后不成也没什么的......我只是不想与你分开。”</p>
  说到这里,她不由轻叹一声,颇为失落道:</p>
  “不过你要出使我要</p>
  出征,再见恐怕又是半年后了。”</p>
  曹斌愣了一下,惊讶道:</p>
  “你又要出征?不是刚回京吗?”</p>
  “我怎么没有听到消息?”</p>
  八姐听他发问,却没有动弹,只是趴在他怀里自顾说道:</p>
  “还没有确定。”</p>
  “这是宗保传来的消息,说河北有反贼蠢蠢欲动。”</p>
  “到时,王相可能会推荐我们杨家出征,再添新功,如此就有把握争夺殿前司一职了。”</p>
  曹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河北闹反贼的消息他是知道的,原因他也明白。</p>
  去年与辽国和谈的时侯,曹斌虽然算计了耶律观音奴一把,但司马光等人怕取消岁币后,辽国没有顾忌,会随时侵扰大宋。</p>
  所以又主动许诺了三十万钱帛的岁币。</p>
  这其中的十万匹布帛就是河北出产,因其质量高,厚度大,辽国也只要河北帛。</p>
  但关健问题是河北的战事还结束不到一年,壮丁死伤无数,财务被劫掠大半,哪里容易交出这么多布帛?</p>
  所以河北一直就是个火药桶,如今坚持了一年,还是在交割岁币前,发展到了爆发的地步。</p>
  前年那两场国战,影响也太过深远,以至于大宋四处漏风,还不知道几年才能缓过来。</p>
  曹斌叹了口气,心里有点堵。</p>
  虽然他没有多少公心,但这样的事难免让人气闷。</p>
  他更没想到王延龄竟会把这件事做为争夺殿前司职位的关健。</p>
  曹斌沉吟了一下,十分笃定地说道。</p>
  “八姐,我劝你们还是不</p>
  要参与这件事了。”</p>
  “潘仁美是不会让你们立功夺职的,他肯定会暗中使绊子。”</p>
  “以你杨家人的性格,挡不住他的黑手!”</p>
  杨八姐抱怨着点点头道:</p>
  “还不是他们非要支持端王,不然以桂英的资历功劳,连殿前司都指挥都能胜任了。”</p>
  “我就不明白,当个副指挥有什么意思?平白降了身份.......我回去就劝我娘!”</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