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气节不是吹的

  张旭之所以怀疑杨善家里遭人打劫,完全是因为他这所宅子太过空荡,好歹住着琉璃瓦房,屋子里摆的却仅有一套粗木桌椅。
  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家具,周围显得极为空荡。最惨的莫过于对方身上这套便装,破旧的像是已经穿了十几年。
  杨善听见张旭发问,只是拂袖一笑,示意他和马青落座之后,才出言讲道:
  “此事说来话长,将军先喝杯茶,咱们再细说。”
  说话功夫,先前开门的老者,已经端着茶壶和杯子从外面进门,给三人各自斟上一杯茶。
  张旭端起茶杯看了看,竟然是粗瓷材质的,只是比陶器好了些,甚至连烤鸭店的杯子都不如。
  “你去花喜楼订一桌酒菜,今晚我要请二位将军痛饮几杯。”杨善和气的吩咐老者。
  “杨大人不必太客气,我们只是顺道来看看,还要急着赶回神机营。”张旭推脱道,见杨善家里这副穷酸样,连他也不好意思留下吃饭。
  “张将军不必推辞,你我也算故交,总不能饿着肚子出门?”杨善说完冲着老者挥挥手,打发他赶紧去订菜。
  张旭见老者匆匆离开,倒是又不好意思急着告辞,挠了挠头说:
  “杨大人太客气了,既然都是老朋友,在家里吃口便饭就好。”
  “将军初次到访,本不应该请你去外面吃饭,怎奈府上的开销不足,打发厨子回了老家。”杨善解释道。
  听了他的话,张旭也被气乐了,喝了口茶水才出言询问:
  “杨大人好歹也是三品高官,即便不足以锦衣玉食,何至于混的这样惨?”
  “将军也知道,杨某前些日子出使了一趟瓦剌,路上的盘缠不够,所以把家里一些用不着的物件都给卖了。”杨善笑着回答。
  “出使瓦剌,还要自己花钱?”
  “朝廷是给了银子,可惜不宽裕。”
  “既然钱不够,何必非去不可?”
  “杨某与将军一样,都是从土木堡逃出来的,眼看着太上皇流落塞北,实在寝食难安。”杨善回答。
  自从见了杨善,张旭始终认定他是个书呆子,直到此时此刻才终于明白,气节这东西,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一位年近五旬的老书生,从土木堡战场捡了条命回来,按道理说应该老老实实安享晚年才对。
  结果人家变卖家私,自掏腰包去了趟瓦剌,为的竟然是接回一位宠信宦官的糊涂皇帝。
  闲着无聊的时候,张旭也跟马青询问过,杨善这次得到的赏赐和自己差不多。
  张旭由从四品宣武将军,升为从四品显武将军,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其他所有待遇都是一样的。
  杨善由正三品右都御史,升为正三品左都御史,同样也只是换了个名字。
  马青听到杨善的话,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从座位上站起深施一礼讲道:
  “杨大人高风亮节,让晚辈佩服。”
  “你我为了营救太上皇,都曾出生入死,又何必相互吹捧?”杨善坦然的回答。
  听到这话,张旭越发觉得从前小看了这位御史大人!
  守门老翁出去的匆忙,回来的也很利落,进门之后笑呵呵的禀报:
  “回大人,按照您的吩咐,花喜楼已经准备好酒菜。”
  “二位将军,请吧!”杨善站起身笑着说。
  花喜楼就在杨府外半里左右的街道上,虽然格局不大,难得当真是一栋二层小楼。
  刚刚进门,便有小伙计上前接待,一路送三人来到二楼,特意找了个核心靠窗的位置入座。
  此时天色微黑,外面街道上,那些有钱人家的门口,都点起了灯火。张旭坐在窗口位置,一时间也觉得心旷神怡。
  比起高档的座位,伙计端上的酒菜就差得多了,首先上桌的是一盘烧豆腐和一盘豌豆。相比之下,这些东西可是远不如朱镶请的烤鸭。
  当然,一贫如洗的杨善请客,哪怕随随便便有几道菜,已经算是很丰盛。
  假如张旭兜里能拿出银子,肯定会替杨善买单,可惜如今他也是身无分文,刚刚领回几两银子俸禄,也都已经花光。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明朝的贪官最多,实在是吃不饱导致的!
  眼看着又上了两道青菜以后,伙计终于赶在最后,端上一盘烧春鸡,笑呵呵的说:
  “几位老爷,你们的菜上齐了。”
  杨善难得一脸憨笑的看向张旭讲道:
  “薄酒素菜、招待不周,让张将军见笑了。”
  “杨大人客气了,咱们也算患难之交,我们先敬杨大人一杯,多谢您款待。”张旭笑着回应。
  三人就这样推杯换盏的畅饮起来,尴尬的气愤,顿时缓和了很多,正当三人喝的尽兴之际,楼梯口又步入四五名客人。
  他们的气势很足,貌似比对面的三品大员,官阶还要大些。登上二楼之后,便开始四下张望。
  领头一名长着小胡子的男人,最终盯在张旭等人的桌上,自来熟的来到桌前坐下,笑呵呵的问:
  “几位兄台,让个位置呗?”
  “位置不是还有吗?”杨善带着火气反问,同时伸手指向临近闲置的餐座。
  “没错,可是我们看上了您坐的这地,还请兄台让一下。”
  “对不住,凡事都有个先后,杨某不习惯给人让地方!”杨善气呼呼的回答。
  “店家!”小胡子抬高声音喊道。
  “来了,来了。”应声而来是一位身体微胖的中年男人,走到小胡子面前,笑呵呵的躬身问候:
  “刘老爷,给您请安了。”
  “跟他们讲讲,我刘东是什么人?”
  “三位客爷,这是我们顺天府的班头刘老爷。”
  “听明白了?在顺天府都是我的地盘?”小胡子颇为神气的说。
  “顺天府是什么地方?班头又是什么官?”张旭看向马青莫名其妙的问。
  “顺天府可是不小,京城及周围二十四个县,都是顺天府的辖区;至于班头,就是当差的头头。”马青回答。
  听到他的话,张旭也是噗嗤一笑,原以为碰上了什么达官显贵,不成想只是个府衙里当官的小头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