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云秀

  巴蜀西南,有一名山,名唤云秀。其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天下秀”之称。
  又因其为神州最西,巴蜀最高,固有“天下之巅”的说法。
  。
  云秀上主峰上有一门派,取其山峰名字命名,唤做“云秀派”。
  这门派年头比之唐门更古,门派已经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可以说是真正的千年大派。
  那唐门没有成立的时候,云秀号称是神州天下第一大派,传闻唐门第一代门主夫人便是出自云秀派。
  随着时代更替,天下更新换代,神州大地之上门派兴衰不断。云秀也是几经起起伏伏,早就也没有了当年第一大派的威势。
  好在云秀派牢牢守住蜀西南这片地方,数代经营,让整个西南只知道云秀而不识天下。如今似乎又有崛起的趋势,其影响已经。到了更西边的玉龙雪山。
  到了如今,云秀和后来成立的唐门,白云观并立。蜀西云秀,蜀中唐门,蜀东白云三足鼎立于巴蜀,并称为巴蜀三派。
  只是如今白云观衰败,唐门强盛,三足鼎立之势多半就要被打破。
  那云秀派和别的门派不同,门派之中皆是女子,不收男徒。同时它也向平民百姓开放,每三年附近的村民,凡事家中女子,年龄十岁以下都可以报名参加云秀派的拜师大典。且只要成功进入云秀的家庭都能得到十两白银,没有成功的也能得到一两白银。
  除云秀主峰乃是其门派驻地,其它地方并不禁止往来人士参观。其主峰也紧紧是禁止山顶不得参观,山腰也可看到“金顶天光”。
  说起那主峰的“金顶天光”。更是号称天下第一绝。传闻当年白云山祖师便是参考这天光,在白云山山顶修建了一座铜殿,仿制成了“白云山宝光”。
  不说其主峰,就是整个云秀山群,每一处侧峰都有独一无二的风景,故常年引得旅人来此参观。
  云秀山下有一个小镇,因靠近临河,故叫做临河县。
  原本它并不叫临河县,而是叫做临河村。只是为了方便管理,朝廷在这设立了一个府衙,用以统治周边数十个村子,才该村为县。
  临河县西,有一处人家。此时大门打开,走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他看起来年纪不大,模样也说不出很俊秀,只是看起来白净,像是一个书生。
  此刻他在门口伸了伸懒腰,又顺手将门关上,走到了镇上。
  边走他边说到:“还是镇上的居民好,这地面多干净。”
  不过十来步,他走到一个包子铺,对着老板说到:“李叔,帮我来两份包子,再来一碗豆浆。要快啊,要不赶不上点卯了。”说完,他找了个张桌子坐下。
  那李叔操着大嗓门,爽快说到:“好嘞,小柳,今天是你第一天做捕快,要吃的饱饱的,李叔马上就给你端来。”说完,他揭开热气腾腾的蒸笼,用筷子夹出四个大大的包子,盛在盘子里递道小柳面前。
  笑呵呵的说到:“来咯,柳捕快,刚出锅的热腾腾的大包子。”
  “李叔,你有打趣我了”
  “那怎么算打趣,你本来就是大捕快不是。”
  “瞧你说的,我这才是第一天当捕快,怎么可能是是大捕快。”
  那李叔似乎又想了想,憨憨的说到:“今天不是,明天也是,反正早晚都是,李叔相信你。”
  “那好啊,我就借李叔的吉言了”,柳捕快笑呵呵的说到。
  李叔也是一笑,随即他听到别人喊买包子,连忙来到蒸笼前,为别人选包子。
  同时他又吩咐旁边的妻子,说到:“给小柳来份豆浆,要大碗的。”
  她妻子回答到:“好嘞,抱着大碗的。”
  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舀了一大碗豆浆,端到小柳身前,双手擦这围裙说到:“小柳啊,你先吃着,不够再给阿姨说,阿姨再给你盛。”
  小柳看着这堪比脸盆一般大小的一盘豆浆,连忙摆手说到:“够了,够了,齐阿姨。这么多,我肯定吃不完了。”
  “那就好,那就好,你先吃着,我去帮帮老李”齐阿姨说说到。
  盯着这大盆豆浆,小柳有些发呆。
  旁边有街坊邻居看到了他的样子,打趣的说到:“老李,你这样太关心自己的女婿了。”
  “去去去,你个口眼斜的,也不看看我家弯弯才几岁,瞎说什么呢!”老李有些生气,似乎拿起筷子做事就要打。
  还好那人连忙告罪,小柳在旁边帮忙劝阻,才让老李消了气。
  废了好大一番功夫,小柳总算吃完这一餐食物。顿时让他感觉肚子都要胀开了。
  向那李叔告了别,一个人慢慢的走着大街上,观赏着大街上的一切,繁华而又平淡。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衙门。
  衙门上书“临河县县衙”五个大字。
  临门的守卫看见小柳到来,连忙对他说到:“小柳,快进去,快进去,姑奶奶在里面发火呢!”
  “我去,啥情况,姑奶奶怎么又发火了”,小柳边说边跑向府衙,也顾不得消化不良了。
  刚进府衙,就听到骂人的声音。
  “你们一个个的,站直了。”
  “你,刀是怎么回事”
  “老大,刀忘带了。”
  “忘带了,这么大个人,刀都能忘带,你这么不把脑袋忘带了。”
  “我倒是想啊,但是做不到啊”那人小声的嘀咕道。
  “你说啥,你再说一遍!”那人声音变得很大,怒气到。
  “我错了,老大,下次不敢了。”
  “回去,站好。”
  那人连忙走进队伍中站好。
  “好啊,小柳,今天第一天点卯你就敢迟到!”那人看到正在往队伍里面插的小柳,怒气冲冲的说到。
  边说还边走向小柳,绣手一拎,拎起小柳的耳朵。
  “姑奶奶,饶命啊,我知道错了。”小柳边说边向她求饶道。
  “真的知道错了?”
  “真的!”
  “那好,归队”
  “是,老大!”小柳连忙捂着耳朵归队。
  “大家听命”
  所有人站的笔直笔直的。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位新的战友,他就是小柳,柳姜,我们正式欢迎他”说完,那老大带头鼓起掌声。
  “啪啪啪”全部人都响起掌声。
  小柳,也就是柳姜,轻轻弯腰,向各位前辈的欢迎表示感谢。口中不停的说着“谢谢”。
  待过了些时日,那老大脸色一紧,双手往前一伸,向下一压,示意大家差不多就行了。
  见大家都停了下来,她面色正经的说到:“现在开始发布今天的任务,接下来都给我听好了,不许有一丝差错!”
  “张虎,你带四人寻东街,重点看一下东街的付大娘,她腿脚不好,屋顶还漏了,去给她修一修。”
  “是,张虎听命”。张虎说完,带着四个兄弟就离开了。
  “孙鹏,你功夫最好,待四个人寻西街。那些泼皮无赖能帮就帮,不能帮也要防止他们闹事。”
  “明白,玲姐,我绝对保证西街的安宁”
  “好,那就去吧。”
  做完这些分配,在此就柳姜一个人了。他连忙说到:“我嘞,玲姐,我去寻那?”
  玲姐面色一冷,说到:“巡街,你还想巡街?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当心给小混混打瘸了,哭都哭不出来!”
  “可是,玲姐,你看他们都出发了,我要是不去,是不是有些可怜了”柳姜连忙向玲姐撒娇,同时双眼盯着玲姐惹得她一阵鸡皮疙瘩。
  兴许是实在受不了他这样子,玲姐说到:“先去把这一身衣服换了,换成我们的捕快服。姐在门口等你,带你去镇中巡街。”
  “好嘞,我马上就去”。说完,他一溜烟跑到后堂,不一会,他戴着捕快冒,穿着朝廷特色的捕快服,腰间配了一把捕快刀,兴奋的来到玲姐身边。
  “瞧你高兴的样子,等会跟着我的身后,不要乱说话,看我怎么做的。知道不”玲姐看着他兴奋的样子,不觉有些好笑。
  同时她将两本本薄薄的书籍递给了柳姜,对着他说到:“给,这是每个捕快都要学的,学会以后能够防身。”
  柳姜双手连忙接过两半秘籍,对着玲姐说到:“我必然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朝廷的信任,王大人的信任,还有玲姐的信任。”原本说的很严肃,但是说到“玲姐的信任”时,他就多出来了分笑容,这笑容看起来很是猥琐。
  玲姐一个哆嗦,双肩一抖,说到:“谁叫你说的,废话真多,走赶紧跟着我去巡街。记住,少说话,多学习,多看!”
  “记住了,玲姐”,说完,柳姜将两本秘籍揣入怀着,好好的保管起来,随后跟着玲姐出了府衙大门,走了出去。
  玲姐,全名叫做王玲玲,临河县县令的女儿。自小便生长在这里,至今也不过二十五。
  本来依照神州大地各处的正常情况,十七八岁就要嫁人了,二十多岁还不嫁,那已经是老姑娘了。
  可她倔的狠,说不嫁就不嫁。家里人也没法,只得依了她。好在她武功不错,当起来整个临河县的捕头,而且这一干就干了五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