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雨水逆流,星辰逆转!

  “雨水逆流了!”
  裴青云双眼瞪大,满脸匪夷所思。
  宋天柏同样如此。
  两人相视一眼,随后默契地看向苏长歌厢房所在的方向。
  “是王爷?”
  “应该是了。”
  除了苏长歌,他们再也想不出第二个能引起天地异象的神仙人物。
  此时此刻,整座大陆都在发生异象。
  千万条江海河流倒流,漫天星辰北斗缓缓逆转。
  无数修行者震惊的发现,方才自己吸纳入体内的灵气,正在缓缓地逸散。
  诡异的一幕,惊动了整片大陆。
  “发生了什么?!为何突现如此异象?”
  “一定是有大能强者影响了天地。”
  “让汪洋倒流,让星辰逆转,让灵气逸散……嘶!何等强者才有如此手笔?”
  无数隐匿在人间各处的强者纷纷震撼。
  好在异象持续时间并不长,当苏长歌炼化那团陌生灵韵后,异象消散,人间如常。
  但苏长歌心中却升起一缕疑惑。
  “这些残存的神秘烙印里,蕴含的灵韵竟然如此澎湃。仅仅一缕便让我受益匪浅,若再炼化些许,我便有把握迈入合道期小成。”
  “不过这些灵韵与大道灵韵截然不同。”
  “大道灵韵内蕴含的都是天地法则,能教我掌控天地之力。烙印中的灵韵却给我一种逆行倒施,意欲毁天灭地的感觉。”
  苏长歌联想到自己方才看到的毁天灭地的一幕。
  “那恐怕不是幻象,而是神秘烙印中残留的画面。”
  苏长歌忽然凝重起来。
  如果他的猜想是对的,那烙印中的画面来自何处?
  是曾经的真武大陆,还是别的位面?
  苏长歌不得而知。
  片刻后,他的元神离开苍穹之上,回归肉体。
  元神回归后,第一件事就是翻阅史书。
  这一次他不是要看大炎王朝的历史,而是看真武大陆的历史。
  很快,他惊讶的发现,史书上仅记录了真武大陆三千年的历史。
  而三千年前的历史则是一片空白。
  为了防止这本史书只记录三千年历史,苏长歌又到书房取了几本史书。
  发现所有史书无一例外地仅记录了三千年的历史,而对三千年前的历史没有任何提及。
  苏长歌想到两种可能。
  要么是三千年前人类刚出现文字,要么是三千年前的历史被人为抹去了。
  他很快否定掉前者。
  因为史书上并未记载大陆通用文字的来历,可见文字是在三千年前便有的。
  那么只剩下第二种可能,历史被人为抹去。
  苏长歌心头一沉。
  什么样的历史,需要被人为抹去?
  难道是我在幻象中看到的天崩地裂?
  如果是真的……
  那真武大陆三千年前就已经是修仙盛世了!
  苏长歌想起幻象中的龙凤交鸣,与沐浴焚香的修道弟子。
  时隔三千年,灵气再次复苏。
  是巧合,还是必然?
  幻象中的天崩地裂还会再次发生吗?
  苏长歌甩了甩头,将繁杂的思绪甩出脑海。
  现在的他知道的还太少了,想不出什么所以然。
  说不定烙印中的画面只是幻象,或者来自其他位面。
  想知道更多,须等到他完全消化完今夜吸收的灵韵,来日再去吸收新的灵韵,看能否再遇到神秘烙印。
  ……
  翌日。
  雨过天晴。
  苏长歌来到大堂用餐,发现裴青云和王渊脸上带着窘迫。
  “王爷。”
  两人向苏长歌行礼。
  苏长歌点点头,坐在桌边。
  “坐吧,一起吃饭。”苏长歌平易近人。
  两人诶了一声赶紧坐下,但表情依旧窘迫局促。
  “有话就说,不必藏着掖着。”苏长歌看向两人。
  裴青云面露难色。
  “王爷……您看今日的饭菜。”
  苏长歌低头一看,这才发现今日的饭菜非常俭朴,一碗白粥,半碟腌菜。
  再看裴青云和王渊的饭菜,更是简陋至极。
  两人仅有一碗粥,而且白粥里缠着粗糙的黄色,一看就是将米与糟糠一起煮了。
  不等苏长歌问话,裴青云便惶恐地跪下道:“请王爷恕罪。县衙里没有多少白米饭了。”
  师爷王渊也连忙跪下。
  “余火郡田地贫瘠,一年收成有限,还要拿出一半上交给天上王朝。百姓无可奈何,只能将粮食与糟糠混着吃。”
  “前几日王爷吃的白米饭,都是县衙的存粮,现在存粮不多了!”
  “不过还请王爷放心,哪怕卑职去城里募粮,也不会让王爷吃糟糠!”
  苏长歌闻言,眉头一皱。
  大炎百姓的日子居然已苦到了这般地步,吃饭都要混着糟糠吃!
  那可是喂畜生的吃食。
  怪不得绝大多数百姓都无法修行,天天吃畜生吃的东西,营养体质跟不上,拿什么修行?!
  “你二人为何不早早告诉本王此事?”
  “下官是怕王爷担忧。还请王爷恕罪!”裴青云惶恐。
  “你们起来吧,这都是天上王朝的错,本王不会怪罪你们。”
  “多谢王爷。”
  裴青云王渊这才起身。
  “你们去昭告全城百姓,今日晌午带着种子去田地边集合,本王亲自带他们播种。既然本王来了,便不会再让百姓们吃苦。”苏长歌吩咐道。
  “是!是!”裴青云连忙应声,去办此事。
  县衙行动速度很快,一个时辰后全城百姓都得知此事。
  顿时,百姓哗然。
  “王爷这是做什么?大夏天让我们去播种?”
  “城外的田地贫瘠,夏天更是雨水稀少,此时播种恐怕会颗粒无收。”
  “大家稍安勿躁,王爷锦衣玉食考虑不到这些也实属正常,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对!我们不怪王爷,他也是好心。我们先按王爷说的做,等晌午见到王爷才告诉他具体情况,”
  “……”
  议论之后,百姓立刻带着种子去城外田边等候。
  晌午。
  苏长歌和裴青云一行人来到城外田地旁。
  百姓一见苏长歌到了,立刻欢呼起来。
  昨天刚为百姓斩出城内的监察司,苏长歌此时正是名望最盛的时候。
  “诸位乡亲,种子都带来了吗?”
  苏长歌面色如玉,温笑着看向百姓。
  “带来了。”
  百姓应声。
  “那就开始吧,大家先把种子播种进自家田地。”苏长歌道。
  “这……”
  百姓闻言,纷纷面露难色。
  一位年长,白须白发的老者走到苏长歌面前道:“王爷,如今正是夏日,天气炎热雨水稀少,这里的土质又极度贫瘠,此刻播种,只怕年末会颗粒无收。”
  “是啊王爷,我们知道你是好心,但耕种的事,我们更有经验一些。”
  “我爹他们以前也尝试过夏季播种,可试了数次都是颗粒无收,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种子。”
  百姓纷纷劝说。
  裴青云和王渊等人也深以为是的点头。
  他们也不懂为何苏长歌要此时号召百姓播种。
  “诸位。”
  苏长歌打断了百姓的嘈杂声:“本王不会无故号召大家播种,若是大家信得过本王,便将种子种下。本王自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
  “这……”
  不少百姓闻言后沉吟一阵,最后咬了咬牙道:“好!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那我便听王爷的!”
  “我也听王爷的!”
  “我也是!”
  “既然大家都这样,那我也种吧。”
  百姓们纷纷进入涌到自家田地上,将种子播下。
  一个时辰后,百姓播种完毕,目光全部都落在苏长歌身上。
  “王爷,种子都种下了。”裴青云道。
  “嗯。”
  苏长歌淡笑颔首,随后从袖中取出一个酒葫芦。
  打开盖子,苏长歌轻轻一扬。
  湖泊大小的清泉从葫芦种喷出,均匀地洒落在田地上,并迅速融入田地。
  百姓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几个呼吸后。
  “嘭!”
  “嘭!”
  “嘭!”
  “……”
  土地崩裂出无数缝隙。
  只见方才埋下种子的地方,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嫩芽撞开地面,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为成熟的庄稼。
  所有百姓看到这一幕,一个个眼睛瞪大,眼神匪夷所思。
  庄稼……这就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