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侠客行

  求三江票!求推荐票!求收藏!
  *
  罗信这么一说,周玉倒是理解,便点点头道:“那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我还没有创造出一种适合折扇的功法,等我创造出来之后,会教给大兄。”
  “那你今天练的是什么?”
  “那是三套武学,一种是剑法,一种是刀法,一种是笔法。我就是想要将这种武学融合成一种适合扇子的武学。”
  周玉楞了半天,朝着罗信竖起了大拇指。知道自己目前学不了折扇,便也准备踏踏实实地学太极拳。
  不到一刻钟,罗平和罗青也回来了。吃完了饭,罗平和罗青去田里干活,罗信和周玉又回到了西厢。周玉拿着罗信的那把大折扇打开看着道:
  “信弟,我给你这折扇的一面画幅画如何?”
  “那就有劳大兄!”上次罗信见过周玉画孔子的肖像,知道他的画功不错,自然不会拒绝。
  这一下周玉来了兴致,将扇面打开,背着手在啊地上来回走动着,蹙着眉,摇着头……
  看得罗信牙疼!
  索性将从陆府那里借来的书拿了出来,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这一看,便入了神。不知道过了多久,耳边听到周玉在唤他。
  “信弟,过来看看为兄画得如何?”
  罗信急忙站了起来,兴致勃勃地走了过去,向着扇面望了过去,一座险峻高山呈现在他的眼前。
  别说,周玉的画不管是布局还是意境都可以算作登堂入室了。那种险峻的气势扑面而来,让罗信一眼就认出他画的是华山。
  “这是华山?”罗信一手拿书,一手负在身后,微微歪着头看着。
  “你去过华山?”周玉不可置信地望着罗信。
  罗信便翻了一个白眼:“你说呢?”
  “那你怎么认出华山的?”
  “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你画得如此险峻,不是华山是什么?”
  “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周玉低声呢喃,然后目放奇光:“信弟,你说得太准确了,你从哪里看来的?”
  “忘了!”罗信耸了耸肩。
  周玉只是感叹了几声,便不以为意,望着折扇道:“另一面你准备写什么?”
  “华山啊!”罗信挠了挠头道:“华山论剑啊!”
  “什么华山论剑?”周玉奇怪地望着罗信。
  “没什么?”罗信赶紧摇头道:“我只是觉得这华山的险峻就如同一柄出窍的宝剑!”
  “不错,恰如其分!”周玉一边点头一边自恋地说道:“我已经能够把一座山画出一柄剑的气势了。”
  罗信不由又翻了一个白眼道:“另一面我就写李白的侠客行!”
  “妙!”周玉不仅抚掌。
  到了午后,周玉一个人去河边钓鱼去了,罗信则是去了林秀才家。一个时辰之后,正在河边钓鱼的周玉听到了村子里传来的洞箫之音,便收了鱼竿,拎着鱼篓向着村内走来。站在门口静静地听完罗信吹箫,这才推门而入道:
  “信弟,你的洞箫愈加的精粹了。”
  和周玉接触得久了,罗信也了解了他的性子。很淡然,这是像他作的诗那样,很有一种道家的境界。所以罗信也渐渐和他放开,没有那么多的俗礼,闻言只是笑笑,转身向着屋子里走去。
  进入到屋子里,罗信便放下洞箫来到了桌子边向着打开的折扇望去,见到那幅画已经干透,便将扇面翻转,开始研磨。周玉便凑了过来道:
  “准备写字了?”
  “嗯!”
  周玉便兴奋了起来,他看过罗信的字,知道罗信的字写得非常好,神色变得专注。而罗信研磨之后,提笔而立,神色也专注了起来。意识沉浸在《侠客行》的意境之中,脑海中前世看过的那些武侠电影的镜头不时地闪过,渐渐地身上散发出一种肃杀之气。
  周玉眉头一挑,心中生出了一丝凛然,不由望向了身旁的罗信,目光中充满了惊讶。在他的感觉中,此时的罗信仿佛一柄出鞘的宝剑,让他感觉此时罗信的身影竟然仿佛和他画的那幅华山重合。
  罗信动了!
  提笔饱蘸浓墨,落笔苍劲有力!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在周玉的视野中,那一笔笔如同一柄柄利剑,或斩,或劈,或刺,或撩,或点……
  一种凌厉的气势扑面而来。
  待罗信收笔之后良久,周玉双目放光地望着罗信道:“信弟,你这一笔字已经可以为宗师矣!”
  罗信端详着扇面上的字,心中也十分满意。只是书写了这一幅字,让他有种自己的字又有着一丝提升的感觉。
  “我一定要学扇功,到时候你也给我扇面写上一幅侠客行!”
  周玉眉飞色舞,罗信含笑点头。
  周玉在罗家住了七天,太极拳勉勉强强地学了一半。
  这一日。
  两个人正坐在院子里交流时文制艺,便听到敲门声。罗信便站起身形来到门前打开门,便见到外面站着一个衙役,牵着两匹马。
  罗信一看认识,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还未等他开口,那个衙役便道:
  “罗公子,我家公子可在?”
  这个时候听到声音的周玉已经来到了门前。
  “何事?”
  那衙役急忙说道:“大人让小的前来接公子回去。”
  周玉脸上就是一喜,对罗信说道:“信弟,事情看来已经有了结果,随为兄一起去?”
  罗信便摇头道:“我就不去了,只是文斗的日子如果定下来,烦浩德兄告知一声。”
  “也好!”
  关系到父亲前程的事情,他也不淡然了。立刻回身进屋和罗氏告辞,然后匆匆上马和那个衙役离开了上林村。
  望着周玉和那个衙役离去的背影,心里便有些感叹,一场文斗,不知有多少人名声鹊起,又有多少人黯然回归。
  又过三日,周玉骑着一匹马又来到了罗家。罗信一看到他腰间挂着的长剑就觉得肝痛。穿着一身长袍,腰间挂着一把长剑,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这也是罗信为什么弄了一把扇子,而不愿意挂剑的原因。
  而且周玉那把剑他也看过,就是一个铁片子,纯粹的一个装饰品。罗信甚至觉得那柄剑的杀伤力还不如他那把折扇。
  *
  求三江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