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大势

  “以后一定会常来!”罗信呵呵笑着,然后打开了包裹,将装订成册的一叠纸推到了高拱的身前道:
  “阁老看看。”
  高拱看了罗信一眼,然后笑吟吟地拿起了那叠纸看了起来,只是看了一页,整个人的神色就变得认真起来,书房内变得寂静,只有高拱翻页的声音。罗信则是坐在那里,慢慢的喝茶。直到罗信已经喝了五杯茶,喝得肚子都有些发胀,高拱这才放下那叠纸,然后依旧没有去看罗信,反而是闭目思索了起来。
  罗信不以为意,他知道高拱这是在思索一条鞭法。
  如此又足足过去了一刻钟的事情。
  “啪!”
  高拱狠狠地一拍桌子,那声音大的将罗信就吓了一跳。
  “好!”
  好在罗信也是久经沙场的人,端茶的手倒是没抖,反而是心中一喜,只好听到高拱这一声好,就知道高拱已经被一条鞭吸引了。果然,高拱接下来就开始逐条询问罗信,而罗信也早就将这一条鞭的每一条都研究得十分透彻,便逐条给他讲解了起来。
  这一番讲解,便一直持续到午夜。这还不算完,高拱听完了罗信的讲解,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两个人相互印证,知道到推荐,罗信就比较尴尬了。
  人家张居正有徐阶在背后推荐,他罗信有谁?
  只能够依靠高拱来推荐,而且高拱也提出愿意推荐罗信,因为他需要罗信的力量。但是,这就要欠高拱的人情了。人情这个东西是最难还的,所以罗信就想要将这个首功让给高拱,算是还了人情。
  但是,你罗信不需要功劳进入内阁,人家高拱就需要吗?
  人家高拱都已经是内阁次辅了好不好?
  而且人家高拱想的是,徐阶都还没有出马,我这个次辅就赤膊上阵好吗?
  都说了兵对兵将对将。
  所以,高拱提出还是罗信来率先上书。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罗信也只好接受了下来。两个人又商议了一番,然后决定七天后的早朝,由罗信上书。而这七天的时间,高拱和罗信开始组织自己的力量,这力量包括京城和地方,到时候也好呼应,形成大势。
  高拱和罗信分开之后,不提高拱开始通知自己阵营的心腹晚上到他家里议事,罗信也通知了张洵等人晚上到他的家里议事,然后便开始写信,给各个地方的自己阵营的官员写信。
  真真正正地忙乎了七天,才将这些事情堪堪忙完。而此时张居正心中却已经焦急的不行,他在心急罗信怎么还没有动静,只是他也不好再去找罗信,只能够等。
  到了第八天早朝,罗信终于在早朝上书了。徐阶一听就蒙了,这不是张居正的一条鞭吗?怎么就成了罗信的了?
  他不由将目光望向了张居正,张居正此时也是戏精附体,脸上带着茫然,还有着愤怒。这一下徐阶怒了。
  合着张居正摆了你们一道,你们现在是还回来了啊。
  当即便出班开始呵斥罗信的一条鞭是祸国殃民,他都出来,高拱自然也就出来了,两个人便在朝堂之上争吵了起来,随后高拱阵营的人也纷纷出班。高拱这边完全是打了一场有准备的仗,而徐阶阵营完全没有准备,所以争吵到最后,是完全落在了下风。
  这还只是开始,徐阶也不以为意,他觉得只要下朝之后,自己组织一番,很快就能够在朝堂上争回优势。
  但是……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各地州府的奏章很快就到了内阁,全是支持一条鞭的。而且一条鞭法确实是一个先进的方案。没有几天的功夫,便是那些中间派也开始支持一条鞭,徐阶只是在勉强抵挡,根本无法夺回丝毫的优势。
  到了这个时候,一条鞭大势已成,徐阶最后只好同意选择试点。对于徐阶这个提议,高拱也没有反对,这么大的一向改革,如果冒然推广全国,确实是风险极大。经过了一番争论,决定在南北各选一个州府进行试点,如果成功了,再进行推广。
  南方选择了苏州,北方选择了山东。
  然后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这两个试点谁去负责。徐阶那边自然推选张居正。一方面,徐阶非常清楚,这一条鞭就是张居正鼓动出来的,如果在徐阶的阵营中找出一个最了解一条鞭的,而且能够把事情做好的,只有张居正。另一方面,既然一条鞭已经实施了,那就要争这份功劳,让张居正去做,正好给张居正增加功劳,为进入内阁做准备。
  而在高拱这边,高拱也推荐了罗信。和徐阶理由相同的是,高拱也觉得只有罗信才能够做成这件事,这一条鞭就是罗信弄出来的嘛。另一方面,高拱也需要罗信进入内阁,这也是给罗信增加资历。
  这个人选确定了之后,双方又开始争论谁去哪儿。
  双方都觉得南方的事情比较好办,山东那个地方是孔子故乡,古板固执,不是一个很容易实施的地方。所有都想去南方苏州,而不想去北方山东。
  *
  万分感谢我爱羊羊(100)的打赏!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