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调虎离山

  不就是因为朱允炆要削藩,削的太狠了吗?
  最后导致朱允炆只能剃发为僧,苟且余生。
  周显不会这样做,大明边军问题很多,
  他要彻底根除,那就只能把那些制造问题的家伙砍翻了。
  “大人,上谷的民变怎么办?”
  “要调兵前去镇压吗?”
  “不!”
  周显摇头,冷冷的瞪了一眼曹正淳。
  “曹公公,你多事了。”
  曹正淳瞬间恍然,周显是嫌他干涉政事。
  当即跪在脚下:“奴婢罪该万死,奴婢惶恐,恳请大人治罪。”
  “起来吧,去给我传于进山来。”
  “老奴这就去。”曹正淳惴惴起身,慌不择路的退了下去。
  驸马爷刚刚监国。
  这个时间节点出现武城那边的祸事,已经是非常敏感了。
  目前庙堂之上的文臣士大夫们草木皆兵。
  已然揣测不清这一系列决策的背后到底是谁的意思?
  是驸马的?还是崇祯皇帝的?
  片刻之后,锦衣卫千户于进山便随着曹正淳进入了乾清宫。
  “卑职拜见总旗大人!”
  “于进山,你即可带麾下的骨干成员前去正定县,那边发生了民变,给我调查一个最为清楚的结果回来。”
  “是,卑职这就去查办。”
  “切记,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诉诸武力,我只需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明白!”于进山领了指挥使的命令,便火速离京。
  周显在乾清宫内来回踱步,陷入沉思。
  现在他可以断定的是,武城那边的边军肯定是着急了。
  否则何必要在关键节点,给我整这一出东边不亮西边亮啊?
  归根结底,不过是吸引我注意力的小把戏。
  周显静下心来思考之后,绝对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毕竟大明的九边之患,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果硬要快刀斩乱麻除根的话,还真有可能闹出点动静。
  次日晌午。
  周显得到八百里加急的反馈信。
  信是陈庆送来的。
  信中说运往宣府的军饷按照流程正在正常拨付。
  而给武城那边准备的军饷也正在马不停蹄的往那边赶。
  周显放下奏折,他现在就想着等下一步。
  等着看看边军那边的反应。
  因为周显自作主张,给宣府的边军涨工资了。
  宣府的士兵以前拿到手的银两每个人每年二十两。
  明末一两官银的购买力是三袋粮食。
  换算成现在的分量,三袋粮食就是九十斤。
  一年二十两的军资,可以换一千八百斤粮食。
  但是这一次,周显抄了钱谦益的家,搜查出一千多万两白银。
  还有其他两个朝堂的大贪官,合计白银一千九百万两。
  加上国库的补助。
  照例发放了六千万两白银。
  专门给宣府上报的十五万大军清军饷。
  换算下来,每个人能到手40两银子。
  没错!
  周显自己给宣府那边的士兵们工资翻倍了。
  而且不是按照季度发放,直接按年度发放。
  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事情。
  他这么做,就知道那巨额的银两肯定有一多半是打水漂的。
  因为周显很清楚明末的边军内情。
  说是上报宣府军镇有十五万大军。
  但是真正实际执勤的就得打一个对折。
  能有七万兵马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明末的边军,虚假瞒报的情况非常严重。
  本来佣兵七万,他就上报十五万。
  要跟朝廷催要合计十五万人的军饷。
  但是,问题又来了。
  你以为七万人就了不起了吗?
  不不!
  大错特错!
  七万人里面还有将近一半人是老弱残兵。
  就是原本的士兵,出去做了其他的营生。
  为了领取军饷,从而将家中七老八十的父亲或者爷爷们拉进去,滥竽充数。
  说起来,这样的做法还算是良心。
  至少还有个人在那。
  而老弱病残占了三万人。
  所以,真正的士兵其实就是四万多点。
  但是,更加重要的问题又来了。
  那四万多人里面,真正的作战人员有多少呢?
  按照古代的作战单位,前线作战人员有四万人的话,军需以及后方军备人员至少得有两万人。
  这样才能够支撑起一场四万人的大仗。
  否则,就没有粮草军械的补给。
  换算到宣府那边,如果发生战争,四万人里面能出现三万可战之士已经算是很好的效果了。
  实际情况呢?
  三万人可能也挤不出来。
  因为在军情紧急的阶段,各大边镇还需要分配大量的士兵去搞建设。
  建造营寨,修复城池,打造军械甚至是训练战马,总而言之,战争不是儿戏。
  历史上那些号称八十万大军挥师进攻的,真正的作战单位其实顶多二十万人。
  由此可见,部队的内耗也是挺大的。
  所以,正儿八经的如果建奴进攻宣府,那宣府能派出来战斗的人员,其实就两万人。
  这已经是非常保守的计算了。
  因此,整顿边镇,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
  那就是即便朝廷拿了十五万人的军饷,实际上真正领军饷的就是三四万人。
  但是那三四万人里面,有相当多的士兵,连根毛都见不到。
  明白了吗?
  说到底就是十五万人的军饷,全部进入大佬的腰包,或者被转移。
  下面的士兵没有钱,当然就心怀憎恨。
  有个苗头的话,跟着造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周显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照例给发放十五万人的军饷。
  而且是人均双倍。
  他就是要让锦衣卫跟金吾卫在宣府那边盯着。
  看看宣府那边的将领们是如何分配那一笔巨大的款项的。
  只要他们伸出手,被抓到现形。
  那就对不起!
  贪腐的官员,不仅要把历年所获全部吐出来,还要斩死。
  不服气?
  那就再加一个株连九族!
  完了抄家充公。
  周显可没有一点虚幻。
  明末大灾大厄之年,唯有这样的雷霆霹雳手段,才有希望扶乾坤于既倒。
  更何况,能不能扶回来还另当别论呢。
  就连现在的周显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他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负重前行。
  整不好那一天,李自成突然攻破陕甘,吴三桂突然冲冠一怒为红颜。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憨婿更新,第18章 调虎离山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