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革命

  民国6年的寒流南下的时间早一点,刚进入十月末漠北就下了场雪。茫茫草原,一片素白。还真有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境。
  墙倒众人推, 王丕焕才卢占魁拉起来的军队被奉天短短几战之内,以破卒之势迅速击溃的消息,已经传遍了绥远的附近几省。
  仅管陈树蕃五十万的好处费已经掏了出来, 不过还是担心王丕焕,卢占魁逃入陕西,给叶重找到入陕的借口, 因此以协助奉军剿匪为名在陕西和绥远的边境上屯积重兵, 事实上防止奉军南下也占了很大部分因素。 甘肃的张广健也同样调兵遣将。
  王丕焕,卢占魁这次总算知道了什么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近两千的匪军被堵在大青山内,开始还能靠着点储备过日子,可过了几个月,存粮都快吃完了, 眼见得气温骤降 ,消耗越来越大,余粮已经吃空了,光靠在山中打猎是没办法养住这近两千人的。
  跟随着卢占魁,王丕焕的2千来人,每天都在减少, 到现在已经只剩下区区的1百多人。马匹也只剩下劫获来的六七匹瘦马。
  “走,天无绝人之路,什么大风大浪我没见过,老天让我还活着,肯定会给条路的,咱们再最后试一次, 多抢点粮食,南面去不了,东,西两面也去不了, 咱们便翻山越岭到外蒙去,只要手里有枪杆子, 哪里混不下去。” 卢占魁脸色有点狰狞地道。 站起身来,踢了踢脚下的雪沫子。
  可惜,卢占魁,王丕焕的运气已经到头。
  带着百来人出山,摸向附近的村庄, 只是眼前的村庄已经今非昔比了,有了奉天派过来的士兵训练出来的安保大队, 绥远民风剽悍, 再加上对卢占魁恨意太深, 奉军这次在绥远缴获了大量的杂枪,都下发到了各村,由各村安保大队统一管理。
  遇到土匪袭村,情况紧急时,男女皆可为兵。由于卢占魁和王丕焕刚战败时,尚收集了两千来人,后面破了几个离山边靠得近的几个村子。 所以离山地靠得近的,人数少的小村都迁了出来,几个小村合并在一起,现在稍微小点的村子都能动员个百来号人。
  卢占魁现在已经成了丧家之犬, 连战连败,绥远的民众早就没有了当初对卢占魁的那份惧怕。
  卢占魁刚带人摸了村子的不远处,村子里面养的几条狗便竖起耳朵狂吠起来。
  “卢狗子进村了,卢狗子进村了。”
  一时间村子里面都闹腾起来, 拿枪的拿枪,敲锣的敲锣, 另外两匹快马快速赶往临近的村子报信。
  枪声响彻了整个村落, 正当卢占魁这群悍匪占了上风时, 地面传来轻微的震动, 很快震动声越来越大。
  “救兵来了,救兵来了……” 这些人很快判断出这是大队骑兵传来的声音, 顿时整个村子爆发出直冲云霄的欢呼声。
  “撤!”卢占魁,王丕焕等人面色剧变, 只是他们没有马,在这雪地上如何能跑得过骑兵?
  在攻打村子时死了十几人,此时剩下的80几号人很快被汹涌而来的骑兵群所淹没…..
  “悍匪卢占魁已经授首!”消息像雪片一样,飞向绥远各地。
  “好啊, 现在我也要带着最后一批部队开赴哈尔滨, 卢占魁一死,对上面也有所交待了。” 马占山看到电报哈哈大笑道。
  “绣芳兄,恭喜啊。”孙勇大踏步进来, 抖了抖披风上的雪道。
  “同喜,同喜。”马占山摸着短须道。“我也马上要离开绥远了,中道兄多多保重。”
  “现在黑龙江大军云集, 只怕兴帅要有所动作了, 你正好能赶上。”孙勇略带羡慕地道。
  “以民国现在的局势, 你还怕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马占山道。
  民国北洋军和护法军在湖南大打出手, 陷于内战, 不过俄国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入夜时分, 俄国圣彼得保 的东北部, 宽阔的涅瓦河绕出一道河弯, 在河弯处,有一座蓝白相间,融合了巴洛克风格和俄国风格的 高贵典雅的修道院——斯莫尔尼宫。
  今天斯莫尔尼宫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
  “列宁同志,您要是再不来, 整个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步步紧逼,残酷而贪婪的资产阶级。”普列汉诺夫热情地向一位捂得严严实实地中年走了过来。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敲响资产阶级的丧钟。”
  经过周密策划,第二天凌晨,将近三十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
  凌晨1点,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
  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
  10时,列宁领导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
  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一个小时后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
  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越过了街垒,迅猛的冲向冬宫,在冬宫的楼梯间里和楼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员同士官生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到11月8日凌晨11月8日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冬宫终 于被攻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一个崭新的苏维埃时代开始了,仅管这个新生的政权还如同婴儿般的弱小,但在俄国这个破产工人和贫农众多,又饱受欧战之苦的俄国, 有着太多的群众支持, 正是那些底层,给了苏维埃无与伦比的强大生命力。
  苏维埃政权诞生的第二天, 由列宁亲自起草的(和平法令)在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然后于11月14日签署了停战协定。当然,真正要与德国停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谈判。
  不过德奥怎么谈判对叶重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有个名义便行。
  “好啊,终于等来这一天了。”叶重将副官室送来的电报放下松了口气。
  “兴帅….”蒋方震步履轻快地走向叶重的办公室,“俄国退出协约国了。”
  “怎么,百里兄,你这是来催工的吗?”叶重笑道。
  “这倒不是,兴帅要是不想做的事,谁催得动兴帅。”蒋方震面色有点尴尬地道,叶重说过,俄国一旦退出协约国,便将中东路收回来,这事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开个玩笑。” 叶重道,“我在黑龙江成立了两个暂编军,调了近十二万大军,可不是让这些将士到黑龙江去旅游观光的。”
  “军事上的布置已经没问题了,只等兴帅一声令下, 我军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接收黑龙江境内的中东路。”蒋方震道。
  “嗯,凡事不能蛮干, 我们还是要先理后兵的好。”叶重将电报纸卷成筒,轻敲着身前的桌子。“如果能用外交勒索将中东路要回来, 无疑是最好的。”
  “上兵伐谋,次兵伐交, 下兵伐城。”蒋方震点头道,“兴帅说得是,不过现在俄国的临时政府已经被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推翻,各地群龙无首, 兴帅该和谁谈呢? 和现在的沙皇?”
  “这倒不至于,虽然俄国境内有不少人反对苏维埃,但不代表自己没有野心, 现在我把沙皇抬出来, 反而会让那些人忌惮, 沙皇若是真有实力,能靠自己站起来, 我倒是不介意将他当个对手。” 叶重笑道, “谁占领了中东路,就找谁谈。”
  “霍尔瓦特!”
  “不错,就是中东铁路管理局的霍尔瓦特!”
  “兴帅,不好了!”文山面色不好地闯了进来。
  “什么事?”叶重皱眉道。
  “孙烈臣病重, 王厚纯遇刺!”
  “什么?”叶重和蒋方震脸色齐齐一变。 黑龙江两个暂编军的军长一个遇刺,一个病重, 还是在现在他想收复中东路这个结骨眼上。
  “王厚纯现在怎么样了,谁干的?”叶重目光陡然凌厉起来, 孙烈臣是生病也就罢了,可是有人居然敢刺杀自己的心腹大将。
  “还好,子弹只是打中了肩膀, 并不是致命伤, 但也要休养一两个月。开枪的人已经被击毙了, 不过幕后主使还在查。”
  “一定要盘根问底,孙烈臣呢?他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