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南洋北美的华人

  山青
  风过/痕?的月票?山青盈的打赏。
  “哦??这条校规把兴帅的车也也挡在外面了?”陈嘉庚饶有兴致地问道,?他对教育事业异常热衷,?其实已经拜访过奉天理工大学了。医科大学,等东北的好几所学校了。?对于东北教育的发展异常吃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权力去压制法则,?是兴帅最忌讳的事。?兴帅也算是以身作则了。”徐黑鸦带着众人边走边道。
  “这个周诒春治校确实有一套。”?叶重在理工大学里面闲逛,?现在的理工大学比起以前多了一种质朴。?当然以前王永江当校长的时候学校也很质朴,不过那是没办法,大多数人都穷得厉害。?而现在随着东北工业开始有了一定基础,?有一些人开始有了点闲钱。?仍然能让这种风格沿续下来,?周诒春功不可没。?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说明心里越缺乏什么。真正的财富源自于内心,?而不是靠外在的显摆。?想起后世炫富成风的学校,?其实已经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当然,周诒春并不是一味的节省,?在于图书馆,?学生用于实验,研究的设备上却很舍得下本钱。
  “不管如何,这种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叶重心中暗道,?已经敲定了谢荫昌之后的东北下一任教育署长。
  “兴帅,北美,南洋的华侨都过来了。”?赵常顺走到叶重身边低声道。
  叶重向进校的方向望去,?看到徐黑鸦带着一群人正向这边走来。
  “北美,南洋,?难得齐聚一堂。?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叶重起身在徐黑鸦的介绍下,和这些华侨一一握手。
  “?初次见面,?兴帅比起传闻中可要年轻了许多。?不是面对面,还真不敢相信。”黄奕住呵呵笑道,?可不,?叶重现在也才30岁,?看上去也就二十多的样子。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我从出道以来可没少吃过年纪的亏。”?叶重笑道。“倒是你们这些在海外白手起家,闯上偌大家业的华人们,也不像传闻中的那样英明神武嘛。”
  李清泉摇头道,“世人只看到华人有钱的一面,却不知道华人在外面,?可是被别人打上了另类标签的。?每赚一分钱都要付出当地人数倍的代价,?我们也只是受环境所迫的普通人罢了。?”
  “国家不强,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被别人看轻一等,?你们别看我这个巡阅使在东北呼风唤雨,?仅倾一方,?实际上也是以前受俄国人的气,?后来受日本人的气,?现在受不住了,就掀掉子和日本人打起来了。”?叶重深以为然地道。
  “兴帅崛起至今,?很少做没把握的事,?外面对于兴帅的发迹?都已经开始著书立传了,这次对日作战可有必胜的把握?”?司徒美堂终于忍不住问道,?顿时所有人都向叶重看了过来。
  “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哪里敢说什么必胜的把握。不过打到现在战局已经开始对日本人不利了,?日本人想要的是速战速决,?我已经获得了英美等列强的支持,?如果日本不倾全国之力,?东北保持不败的几率在六成以上。?现在唯一堪忧的是民国不能齐心协力,?否则日本就是像甲午年前,打一场赌国运的战争,?又何必惧他。”叶重谦虚中带着一丝自信地道。
  说到中央的软弱,?这些华人们都是一番长吁短叹。
  “先出击外蒙,后又收复中东路,?现在又敢于挑战日本人的,?不说别的,光是论胆色,?整个民国无人能出兴帅之右。”?陈嘉庚叹道,“民国政权我们这些人无力过问,?唯一能帮得上忙的也只有帮助兴帅筹集点经费了。”
  “是啊,这几年北美华人受了兴帅不少恩惠,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兴帅继续把这场仗打下去。”?黄三德道,?他自从在孙文手里吃过亏后,?越发觉得像叶重这种不把华人当外?人看的可贵之处。
  “筹集经费暂时还是不用了,?后面如果有难处我再向诸位开口,?不过战后的重建问题?确实需要你们这些大金主搭一把手。?开设一些工厂,替我解决部分民众的就业问题,这次从辽东南逃过来的百姓几十万,家园重建要花费不少时间,?我也有些安排不过来啊。?”?叶重如实地道。?眼前这些人直接的身家至少在两亿美元以上,?而且他们是北美,南洋华人的风向标,?取得了这些人的支持,?便赢得了大多数华人的支持,?累积起来的金额将会十分可观,至少可以让叶东北的工业规模更进一步。?而且东北的业务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北美南洋等地。?“另外陈先生你们这些南洋华人?受到的荷印殖民政府的不公正待遇,?我也想办法让中央?跟荷兰人提一提,?不过能起多大作用,?暂时还没办法保证。?必竟中央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还很弱。”
  “相比起对此事不闻不问的中央,?兴帅能有这份心已经很好了。”?黄奕住,?黄忠涵这些人颇为感慨地道,?荷兰殖民政府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不少损失,因此,战后加紧了对其殖民地印尼的人民和广大华侨的剥削压榨。早在大战结束前夕的1917年9月26日,荷印殖民政府即制订了所谓“战时所得税条例”,其中规定凡是从1914年起获利3000盾以上者,必须缴纳30%的“战税”。
  因此,战后荷印殖民政府又下令华商必须补交1914年至1918年间的战时所得税,以及其他因战争影响而停征的税收。荷印殖民政府此举是妄图一箭双雕,达到掠夺华商合法财产及排斥以至扼杀华侨工商业的目的。?光是黄忠涵一个人如果补交战税,?金额就达到3500多万荷兰盾,?高达1400多万美元左右。?而黄奕住也被荷兰人要求补交1500万荷兰盾,达600多万美元之多。由此可以想象华人在南洋被剥削的程度。
  “如果诸位不嫌弃,?在南洋呆不下去了,?东北的大门随时为各位敞开,?我叶重别的不敢夸口,?在实业界的名声,?各位可以去打听一下。”
  由于后天就要大阅兵,?和这些人在奉天理工大学食堂一起吃了顿饭,?叶重便离开了。
  “对于兴帅的提议,?你们怎么看?”?等黄三德和司徒美堂两人也离开之后,?牵涉金额最大的黄仲涵率先问道。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也不想背井离乡,可惜民国现在的局势太乱了,?地方官员一旦听说我们是南洋华侨,?剥削起来比荷兰人还狠。”李清泉摇头苦笑道,“如果有可能,回福建老家自然是最好的。?东北这边气侯严寒,?我在南边呆惯了,?倒是适应不了哦。?我家里那几个小子,?我倒是可以把他们送到东北来。”
  “不管怎么说,?等奉日战争结束之后,?将资产转移一部分到东北来还是值得的,?现在的东北工业发展情况比起南洋的一些国家强太多了。?又难得不像民国其他地方官员觊觎华人的资产,?若是年轻个二十岁,我还真想到这边来闯一闯。”?黄奕住点了点头,?这些华人都是五六十的人了,?身体适应能力不比年轻的时候,?八月?奉天的晚上已经有些清冷,让他们这些常年呆在南洋的他们?很是有些不习惯。?而且产业都在南洋,家大业大,?牵涉到的华人太多,也不是说想转移就能转移的。
  “嗯,东北在个人财产保护上还是做是很不错的,就连现在日落西山的俄国人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陈嘉庚笑道,“好了,这些天东奔西走,着实有些累着了,?休养一下,?还等着后天看奉天城的阅兵仪式。?也看看传闻中的东北军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才是重头戏。”
  奉天火车站。
  “一,?二,?一,二!”?一队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鱼贯跑步列队迅速的出了火车,虽然远在湖南,不过他们的军响,?还有待遇都是等同于东北的士兵,以致于他们在平江?,通城一带的时候,许多人都想方设法?将符合条件的子弟塞到?李安群的混成旅里面来,?可惜的是李安群的混成旅招收人员有限,?让不少人失望而归。
  片刻的功夫,?来自湘东北的?李安群混成旅?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列成方阵。
  “立定!”
  “立正!?稍息!?敬礼!”?混成旅?旅长?李安群,?王荣祥?带着向叶重行过军礼,?一时间臂举如林。?广场上的雄浑的声音一下子停了下来。
  “学生李安群!”
  “学生王荣祥!”
  “?携湘东北混成旅,?请校长检阅!”?李安群和王荣祥洪亮的声音响彻在广场上。顿时混成旅的一些士兵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幕,?对于这位曾经力保通城,平江百姓安危,传闻中的兴帅,他们都怀着一股敬意,?可是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称雄于湘东北,?无人敢惹,就是省督军见了也礼遇三分的?旅座还有参谋长,?竟然是兴帅的学生。?若非平时严格无比的训练,?换了张敬尧那样的部队,恐怕都炸窝了。?少数头脑灵活一点的低级军官已经想到了,他们拥有的枪枝,?火炮,还有军服无一不是东北造,?有着别的军队无法拥有的军纪还有丰厚的军响,这样的待遇除了东北军,?放眼民国去哪里找第二家。
  叶重一身笔挺的上将军装,抬起手郑重的向所有的士兵回敬军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