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渡河

  党指挥枪的打赏)
  第8师的一个团率先抵达了鄂嫩河畔,?与赤俄军的一部交起了手。?东北军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修复被破坏的铁路上,?那些小股的游击队根本无法迟滞十万东北军的脚步。
  现在难得碰上了一支三千多人的赤俄军队,?让率先赶到的白健一个团不由兴奋莫名,?打了鸡血般的对赤俄军队发起进攻。
  不过赤俄的几千人敢留下来,?自然是有所倚仗的,?面前这条宽达一百几十米的鄂嫩河?是东北军短时间内无法逾的天然屏障,?赤军只要守住了这座不太宽的石桥,?便算是大功告成。
  “团座,?这些赤俄军很大胆啊,?竟然敢直接把兵力布置在桥上。”团参谋长高军皱眉看着桥中间用沙袋垒起来的防御,以及河对岸的防御工事,不由直皱眉,他们可不敢像下面的士兵那样狂热。?“?若不用大炮,?要敲开赤俄的这些防御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伤亡,?可若是用了大炮,?又把桥给炸断了,?这些赤佬还真是有恃无恐。?而且这防御布置得极为严密,?赤佬里面也有能人。”
  “?把这边的消息传给师座吧,?眼下这阵仗已经不是我们一个团能吃得下的了。”?白健将赤俄的阵地打量了好几遍后下结论道。
  很快,?第8师?师长李杜便得到了消息,?以前的奉俄大战之中,?东北军攻陷伯力时,抢到了俄国远东的几万张军用地图,?再加上李杜参加了断龙行动,对这里更是亲自来回走了一遍,?对这一带自然熟悉无比,?赤俄的军官考虑到了用河流来抵挡东北军,?东北军的高层又如何会想不到这一点呢。
  李杜很快下令白健团对赤俄军发起佯功,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而另外一方面,?在东北飞机的侦察下,?确定了一段安全的河段之后,?许多放了气的大轮胎,木板,绳索被搬到了河边。?就地冲气,然后将几个轮胎用绳子捆绑在一起,?搭上木板。?就可以搭上好几个人携带武器弹药划到对岸了。
  等赤俄的侦察员发现这边的大动静之后想要阻止,?已经陆续有一百多人的士兵在对岸就地布好了防御。?像75山炮,野炮这样的大炮一时间还没办法运过来,?不过60,81mm口径的迫击炮,却是不成问题。?至于重机枪就更不用说了,?东北这种水冷式马克沁,连冷却水都可以就着河边取,方便之极。
  “?大家跟我来,?把侵略者赶下河去。”米哈伊尔听到东北军正在大举渡河的消息,?大吃一惊,?在获息东北军的电文之后,?赤俄指挥官第一时间将两岸的渔船全部搜集了起来。避免为东北军所利用,?没想到东北军却是早有准备。
  米哈伊尔带着1200余人的军队?调用准备用来撤退的所有马匹。
  “嗡……咻----”?伴随着飞机发动机在天空中的轰鸣声,?紧接而至的便是破空而至的航弹。?东北的飞机无法侦察到地面俄军所有分散的侦察员,?但上千骑骑兵风驰电掣而来,?这都看不到,?也无法被选为飞行员了。?视力差的根本无法通过飞行员的考核。
  在天上对地面的小股部队投弹的命中率并不高,?陆续投了六七颗航弹,也只炸死了三十多个俄兵。?真正威胁比较大的还是飞机上的机关枪。
  随着突突突地子弹扫射而来,?赤俄军队的伤亡陡然加大起来。
  “以连为单位,分散跑。”?米哈伊尔趴伏在马背上大声喊叫。
  能在紧急情况下被拉出来的军队自然是赤军的精锐,?这些人在米哈伊尔的指挥下悍不畏死的前进,?终于,在付出了四百多人的代价后,?不到800人成功赶到了东北军登陆的地点。
  “进攻,?把这些侵略者都赶下河。”?米哈伊尔看到登陆过来的东北军还只有一百四五十人,不由稍微出了一口气。?只要与东北军搅到一起,?靠得近一点,那天上该死的飞机的威胁就直线下降了。
  一部分俄军士兵跳下了马,?还有一部分骑术好?的仍然坐在马上,鄂嫩河的汛期还没有来,河畔长满了青草的沙质土地还是可以跑马的。
  河边首先渡过来的自然也是东北军中的百战老?,?看着赤俄的马步军越来越近,丝毫没有慌乱,?仍然有条不紊调整着机关枪的角度,?装弹。?看得对面河岸的一些入役没有多久的新兵心里直捏了把冷汗。?而对岸此时枪法好的已经隔着河打起了枪。
  “射击!”?最选被运过来的机关枪先后吐出火舌,考虑到赤俄可能的半渡而击,最初过河的这些老兵自然会尽可能的加强火力。整整9挺机关枪被布置在这不过四五百米的河滩上。
  如雨的弹幕让赤俄军队的攻势为之一遏,?前面的队伍一片人仰马翻,?惨叫不止。倾刻间的功夫,就有两百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俄军的指挥官米哈伊尔早已经连人带马被打成了筛子。?东北军的火力让这些赤俄士兵一时间被打蒙了。?似乎以前和白卫军的交战,?那种看起来气势万钧,横扫一切的冲锋已经完全过时。?对面这些东北军也不像大多数一冲即垮的白卫军。
  “吼,?吼!”?对岸的那些新兵隔得太远,闻不到这边的血腥气,一时间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欢呼起来,而这边的东北军当然不会因为赤俄士兵的措手不及而有丝毫留手。
  “突突突….”?如果是没有经验的士兵,?一个劲的猛打,肯定会先后将弹链打完,?可是这些经历了奉俄战争,?奉日战争中的老兵们,?除了5挺保持全力开火外,?还有几挺的速度实际上放得要慢一些。?等最先开火的那5挺机枪打完换弹链哑火的时候,?另外4挺机枪则全火力开到最大,?弥补了这个空档。?他们的子弹也打得差不多的时候,?之前的5挺也重新开火了,?彼此默契的配合对军官,士兵的素质要求都很高。
  河面上大量临时船只上的士兵除掉划水的,?自然也是全力射击。?等到后面一批三百多人开始陆续登陆时,对面的赤俄军已经只剩下了不到四百人。布尔什维克主义不是万能的,?失去了指挥的情况下,?剩下的赤俄军轰然崩溃了,?四散逃走,?有的惊慌失措下,甚至被挤得滚到了河里。
  “不要让他们上马,?杀!”?第二师,5团团长刘维勇这时也渡过了河,?下达了追击的命令。?一时间,除了操持机关枪的,?其它端步枪的一百几十名士兵全部都吼叫着冲了出去。?咆哮的机关枪自然也就停止了下来。
  “?抢了敌人的马,?机枪连,带足弹药和冷却水,?跟我走,?今天一定要把镇守桥头的赤军全部给留下来!”?刘维勇握着手枪,?大声道。
  眼下赤俄军队阻止东北军士兵渡河的行动已经失败,?后面渡河的东北军会陆续增援上来,咬住赤军的尾巴,足以将守在石桥那里的赤俄军队大部都留下来。
  “杀!”?如潮的嘶吼声响彻在河滩上,河崖坡边。?殷红的血液流到河流之中。
  出击时的1200余名赤俄士兵,最终逃回去的不超过四十人,?其余的不是倒在了东北军的枪口之下,便是被俘虏。东北军利用被俘获的马匹,?立即抢运迫击炮,?重机枪,还有大批的弹药,?直接向石桥扑了过去。
  从逃回来的士兵手中得知前去阻击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之后,?赤俄的指挥官大惊失色,?面对鄂嫩河两岸都是东北军的情况下,这里已然没办法守住了。?不得已赤军指挥官下令开始炸桥撤退。
  石桥在炸弹的爆炸声中主体轰然崩塌。?桥一被炸,之前一直保持克制的轰炸机开始放手施为。?又有不断渡河而来的东北军攻打过来。?剩下的三千多赤俄军一路被东北军穷追猛打,直到夜色开始降临,天上的飞机消失,?而东北军因为攻得太猛,?与后面的部队严重脱节,?此时若是拿东北军的士兵?跟赤俄的士兵换命,是非常不值的。为了避免大的伤亡,?开始暂时后撤了一小段,?已经是惊弓之鸟的赤军这才开始回过气来。
  “茅先生,?一定要尽快将赤军炸毁的石桥修复,?战事每拖一天,?军队的消耗可是惊人得很啊。”?鄂嫩河畔,?李杜看着那被炸断的石桥不由有些担忧,?若是赤俄军队后面一直采取这种打法,?避免正面决战,无疑将会是让人十分头疼的。
  “李师长放心,?浮桥会尽快搭建好,?75mm口径的大炮拆卸了通过不会有问题。?另外石桥?赤军因为走得太匆促,破坏得并不彻底,?如果只是临时信通车难度不高,半个月的功夫就可以了。”?罗忠忱现在已经是东北的交通署署长,?而茅以升作为罗忠忱的学生,自美国留学归来后,?为东北在太子河,辽河上设计了好几座桥梁,?茅以升经验在飞速积累的同时,已然成为了东北桥梁专家中的跷楚。
  “事急从权,暂时能把军队送过后就行,?至于以后等打了胜仗再去考虑。”?李杜道。以赤俄军队的装备,暂时能将75mm口径的大炮通过临时搭建的浮桥送过去就够了,半个月的功夫,?后面的重炮以及坦克也耽误不了战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