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奉苏战争完
眼下几翻大战下来,?苏俄的地面火力在东北军空地一体的打击下已经损失严重。色愣格河上脆弱的补给线也几经中断。?面临这样的窘境,?布琼尼萌生了退意,?不过两军主力靠得太近,?想要全身而退并不容易。
为此,布琼尼指挥部队进行大规模的反击,?力图将东北军击退一段距离。
可是在重火力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在开阔的色愣格河流域附近,?苏军的反击并未取得意料中的效果。
俄国贝由于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清晨的太阳初升,空旷的天空蔚蓝得不含一丝杂质。?与布琼尼这几十万的苏联红军作战了将近两月有余,这次对苏作战以北征集团军为主,?被参谋总部推选为?总指挥的何锐决定对?苏发动最后一击。
几十万人的大会战上,?并没什么太多的妙计可言。?何锐所做的无非是将东北军装备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为此何锐调动了1个重炮旅以及师属火炮在内的400余门大炮,?东北军所有的坦克,?以及130架驱逐机与轰炸机。?另外配上两个师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在苏军惊恐无比的目光之中,?仅仅用了三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强行打穿了苏军的中间阵地。将布琼尼的指挥部与苏军大部强行隔离。
色愣格上用木筏苦苦支撑的补给线并不足以维持苏军二十多万大军的粮食和弹药消耗。?阵地上各处传来弹药快告尽的消息?让布琼尼两鬓的头发都愁得有些花白。?此刻前线骤然传来恶耗,?更是让布琼尼眼前一黑,差点昏蹶过去。
东北军并没有因为布琼尼的窘境而有丝毫停顿。?两个集团军大部合计13万余将士在己方火力的支援下,?将苏军打得节节溃退。
“?迫击炮!”
“?嗵,?嗵嗵….”
“?呼叫空中火力!”
数里里漫长的阵线上,前线各处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指令。
轰,轰….?在炮弹与航弹的打击下,?苏军临时构筑的土木工事?轰然崩塌。
“?把运输物资的军用卡车调上去,?机枪架上车,?给我放开了打,?全力向前。”?各处苏军的溃败,?以及苏联红军在高强度作战下,弹药的缺乏,?让东北军像梁忠甲这样的师长都逮住了敌人的缺点?,?狠抓不放。?若是给苏军以喘息的时间?,?苏军便能再度构造简易的阵地,?再将其击溃,?难度无疑又会上升,眼下苏军已经露出败势。?东北军自然要一棍子将敌人打死。
紧急调过来的数十辆军用卡车?戴着士兵?冲入溃散的苏军之中。?突突突的机枪子弹不时扫倒车前一片又一片的苏军。?敌军缺乏子弹,?这些卡车冲起来比起速度慢的坦克可要猛多了。
不过卡车薄弱的防御远远无法和库伦式坦克相提并论,?并非所有的苏军都缺乏弹药,?长长的车队中,?几辆被打爆的卡车也提醒着东北军,他们随时可能踢到铁板。?只是这几辆卡车的损失并不足以影响到东北军的进攻。
“?杀…..”?蓝天白云之下,数十万大军搅杀在一起。?那壮阔无比的场面足以让所有的东北军感到热血沸腾。
高在田的原来那个边防军1师5千多人的士兵?几番作战下来,?已经完全没有了那种对俄国人的畏惧,?此时变得悍勇无比,?争先恐后的?追击苏军。
前线频频失利,?让恐慌在苏军中漫延。?除去战死战残的,?剩下的十七万多苏联红军?撤离到距离?色愣格河长不过30里,?宽不过5里的狭长地带,?而且中间还被截成了数段。?各自为战。
苏军试图用最后玩命的?反击抵抗东北军犀利无比的攻势。?不过主要阵地尽失,?如此狭小的地带内,?东北军猛烈的炮火足以发挥到极致。
800多门各式大炮,?以及60,81两种口径合计共930余门的迫击炮,?150架战机的火力覆盖在这片区域,?就是铁人,也要被那炽热,如雨落下的炮火熔化掉。
苏联红军的生存空间在被逐步的压缩?。?最后?,挨不住东北军狂轰滥炸的一部分人跳进了色愣格河向对岸游云。
刚开始这些人被?苏军?的军官击毙,?可是随着跳下河的人越来越多,?苏军?指挥官再也控制不住场面。
对岸的苏军纷纷将重新造好的木筏推下河,全力救援几方的军队,不过没有防空火力的他们,?只能听天由命,?天上密密麻麻的航弹落下,?河面的水柱此起彼伏,?这一带的河段仿佛被煮沸了的开水一般?在航弹的爆炸下?翻滚。
为了不让这些苏军逃跑,?东北军连夜进攻,?让苏联红军最后的一丝侥幸心理也随之破碎。?最终,回天乏术的布琼尼带着5000余人狼狈逃到了河对岸,?另外有一部分水性好的?也趁着夜色游了回云。?而被东北军包围在河岸边的苏军?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6万余人被围歼,?其他11万人相继投降。
收缴了苏联红军的武器之后,?何锐并没有罢休,?将这些俘虏和后方交给了王厚纯后,?带着北征集团军主力6万余人渡过了色愣格河,?继续追击布琼尼苏军残部。?只是此时的苏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布琼尼逃回来之后,?立即带着仅剩下的6万余人?焚毁了斯留丹卡的所有物资,?带过来的军队中,能打的阵亡的阵亡,投降的投降。?苏联两次惨败,?让远东方面军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这种情况下,?布琼尼已经无法控制住局势。?只能带着仅剩下的部队后撤。
何锐率领的北征集团军一直追击到西伯利亚乌索利耶也没能将?苏联派到贝加尔湖一带的最后一支残部给留下来。
因为一路上阵线拉得过长,从乌兰乌德到西伯利亚乌索利耶并没有铁路,?连大桥也被炸段了,?在所携带的军粮用得差不多的情况下,?何锐才开始率部撤回到贝加尔斯克。
“立正!”
“稍息!”
“敬礼!”
乌兰乌德?火车站,?人山人海,?东北军将士的军阵绵延十数里。除了重伤员外,?一些身上缠着白布的轻伤员也没有缺席。?一脸肃穆地看着那一箱箱的骨灰小盒被抬上火车。?是役东北军虽然战果辉煌,?但也有将近2万8千余人的阵亡。夏季刚过,天气仍然稍显火热,这种情况下,将阵亡士兵的尸体全部带回东北是不现实的。?只能就地火化,?将这些士兵的骨灰带回到东北,?进入国魂祠。
“呯,呯….”?72名士兵排成一列,?举起步枪,斜对着火车的上空发射出子弹。
轰轰….?步枪过后,紧接着是36声炮响,?然后一列列火车在长鸣声中返回遥远的东北。
“怪不得东北军能无往而不利,?除了精良的装具外,?东北军比起我们原来的镇崇军多了一股子精神。?这才是支撑东北军的脊梁骨。”?同样参谋了这次送别仪式的柴云升,张治公?等人在这样的场面下,?也受到了莫大的感染,不禁喟然长叹道。
《中日奉天条约》:
一,取缔除旅顺,大连港口以外在东北所有的租界。?并且除上述两地之外,?撤回所有关东军,?在乡军人,以及各铁路守备大队。(其实奉日战争战败之后,日本的铁路守备大队,关东北已经名存实亡,?眼下不过是让日本人承认这个事实。)
二,?取缔日本在东北的发钞权,?东北境办,只允许流通东北票。日元对东北票的汇率为1:1.15.
三,东北政府对东北海关拥有自主权,?从旅顺,大连输出的商品,?来往港口的商船都必须向东北政府缴纳规定的税收。
四,取缔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东北收回对南满路主权,?以及南满路沿线,东北境内日商非正规人渠道占有的矿藏。
五,东北政府归还日本侨民在?东北的合法资产。
六,中国公开对外宣布?请求日本政府派兵协助?东北清剿自贝加尔湖以东广大区域的苏俄游击份子。?将滨海州,?阿穆尔州,?赤塔州,后贝加尔州….?等地约合84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交由日本代为管理。?日本有驻兵,?开矿办厂,?设立警察等所有权力,?日本管理区内所有事情,东北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出干涉。?更北的区域中日双方自由开发。
七,中日双方达成攻守同盟,有?共同防御苏俄军队东侵的义务。日后苏俄有任何派兵东侵的举动,?中日双方必须同时出兵,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
八,日本军舰不得出入黑龙江航道直至入海口的河段。
九,?中日双方共同打击苏游游击队,?中间遇到紧急情况,双方有派兵增援的义务。?在没有得到请求的情况下,各自军队不得擅自进入对方势力范围。
十,鉴于日本后方运输不便,东北需要向日本定期提供军需物资,?日本需付出市价九成的费用。
东北参谋总部,中日双方的使者分别用中日两种语言将上面的条款?人头到尾的念了一遍。
与会的日本在席人员脸上大多露出满意的神情,?虽然日本在东北的战败损失了大量的利益,?势力在东北大幅度衰退,?但中日奉天条约的第六条足以挽回日本的所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