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山东4
“东北军果然攻无不克,赞尧兄还在路,就已经击溃了郑士崎叛军,前前后后加起来,战事也不到十天速度之快当真是世所罕有。”章浸连忙道,“只是我观东北军装具精良,骡马,战马,兵员皆无缺额,士兵士气高昂,恐怕每年花销不小。”
“一个师一年三百五六十万。”孙烈臣这是按最新的改编师说的,这里面包括了训练时的费用,如果换作民国其他省份,要达到东北军的装备与训练量,并且军晌实发,不吃空晌,三百五六十万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拥有自己兵工厂的东北能支撑得住。而且随着东北的粮食空前充足,物价也有了少量的下跌。又有充足的黄金白银储备,东北票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这么多。”章碾听得咋舌,“以山东目前的财政,就算将山东海关收回来,一年不过2460万出头,胶济路的收益还直归中央,按东北军的标准,一年恐怕养不住这么多军队哦。”就算东北一个师编制大一些,六七个师一年,山东什么都不用干了,光供东北的这些军队都是供不起的。
“以鼎兄不用担心,兴帅不会安排下来无法完成的任务,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军费还是有东北那边直接负责的。i”孙烈臣道,“至于山东本地拿了军晌不办事的地方军,该裁撤的裁撤,他们的军晌自然也就落在东北军身了,以鼎兄没什么意见。”
“没意见,没意见。”章碾听得大松了一口气,山东原来两个师,3个混成旅这一年四五百万的军晌被东北拿过去是理所应当的。
就在章浸伤脑筋的同时,文山也将自山东收集的情报,以及黄见文占领济南,各地臣服后的账本送到了王永江的办公室。王永江让人将这些账目进行汇总之后,自然也就报到了叶重那里。
“目前山东主要以酿酒、制糖、榨油、制蜡、火柴、制烟,面粉,玻璃制造纺织,和皮毛制革为主。另外印刷、食品罐头、制盐、制碱、铁器等行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整个山东工厂矿场等民族企业合计1342家。”
“和民国的其它省份一样,山东存在币制紊乱,民族工商企业数量虽多,但实力并不强的缺点。山东境内有齐鲁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日本金正洋行,以及官办,商办钱庄合计达到了1021家,不过除了外资洋行以外,普通的商办钱庄实力并不强,加起来本金也不足900万。未来几年之内,要逐渐收回外溢收益。”
“除了少数租界之外,日本人的军队已经撤出了山东,将这些权益收回来是不成问题的。”王永江点头道。
“就是日本人不撤军,也只能看着干瞪眼。”叶得笑道,“日本这两年裁撤了些军队,现在陆军还不及东北的一半,就算日本的动员能力强,东北的预备役也进行有几年了,两年前日本没打赢东北,现在机会更加”
“以东北现在的发展速度,能不打仗最好。”王永江道,“开战的时间拖得越久,东北的胜算也越大。”
重对王永江的这个观点还是十分认同的。
其实将山东抓到手里,除了经济的利益之外,军事的意义更为深远,只要过个几年,叶重再将旅顺大连也收回来,旅顺至山东蓬莱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30公里。两地进驻足够的战机,便能将渤海湾变成自己的内海,不管是葫芦岛,营口,还是天津,北京等地的安全系数都将会大幅度提高。其战略意义不是每年几百或者千把万的收益可比的。
“兴帅,岷源兄。”西北的局势已定,再加孙烈臣去了山东,参谋部高层的人手就显得有点不足了,把郭琪开放在西北当个有名无实的督军,也有些说不过去,重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将郭琪开调回了奉天总参谋部。
“卑职这里有份报纸正好要给兴帅看看,刚从海码头那边过来的消息。”郭琪开将报纸递给了叶重道。
报纸的左边的一大版是日本华工归国时,在海十六铺码头痛哭的场面。
略微扫了一眼,叶重的脸色开始阴沉了下来。
图片的华工衣着破烂,面容惊惧,仿佛之前受到过莫大的惊吓一般。
日本1910年正式吞并了朝鲜,并在朝鲜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利用“土地调查”等手段掠夺朝鲜土地。不办了他,没办法向死去的华工交待。”
“恐怕还不止这点罪名,关东大地震,兴帅和曹锟各捐了5万元钱,其中兴帅有3万,曹锟有2万是赈济在日华工,学生的。这笔钱到今天为止,该给日本人的已经给了,可是该给华工和学生的却是一分钱都没发下去。”郭琪开道,“到了这种地步,要是放在东北军里面,抓起来枪毙都不为过。不仅华工,留学生里面也有人遭到了毒手。”
“岷源兄,通知一下文宣部,大力报导日本人恩将仇报的这件事,并且叫停民间一切赈济日本人的行动。”叶重道。
王永江点了点头,“不过如此一来,不会影响到东北与日本在远东的合作关系。”
“一码事归一码事,要是挨了打不敢还手,抗议是没用的,日本人只会更加看不起你。只有有力的回击他,他才会真正正视你。”叶重摇头道,“另外旅顺,大连那边的海关权虽然收回来了,不过日本人并不老实,偷税逃税的现象经常有。也是时候下力气去整治了,不要怕抓人,抓个几十百人,先关起来再说。”
该谈的事谈得差不多,王永江点头去安排了。
“老郭你回来之前,西北那边怎么样了?”叶重问道。
“有了那将近三十万的俄国俘虏,修铁路的进度十分快,不仅从榆林经延安,西安,到安康的660余公里已经完工。另外西安经宝鸡,天水至兰州段570余公里到年底也差不多了。从兰州到玉门一路抢修,估计再用个一年半能通车。只是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估计修到玉门的时候,这些俄国俘虏至少要累死一半。”郭琪开道。“现在施工段由马麒,马鸿宾,吴桐仁,另东北1个师的部队监督施工,起哄闹事的被打死了五千多人,也有表现好,比较配合的12674个俄国人陆续在海原一带转籍为民。估计侥幸活下来的,性子也被磨平了。兴帅准备怎么处置这些人?”
“性子磨平就差不多了,铁路修到玉门以后,打散安置在各地落籍为民。”累死个十几万人叶重并没有放在心,“不能全部都弄死了,有个十几万人活下来,说出去也好听点,否则近三十万的俘虏只有万把人存活,以后再跟苏联打起来,苏联军恐怕就是打不赢也会拼死反抗,得给苏联人留一点希望。马鸿宾那些人还算听话?”
“从打赢了苏奉战争之后,那几个家伙变得服服帖帖的,手里加起来也只有三个混成旅,由不得他们不听话。”郭琪开道。“而且郝文胥,朱继先两个混成旅也练起来了,还有陕西,甘肃地面的两个整编师,他们翻不起浪来,倒是新疆那边,路途遥远,目前跟苏联方面关系不太好,只有一个师,一个骑兵旅,还有4千多新疆本地军,兵力太单薄了一些。”
“新疆太远了,又道路不通,至少要到明年,铁路修到玉门了再说。”叶重想了想道。“这次孙烈臣进了山东,山东那两个混成旅,还有施从宾的部队都是地方军,肯定是要拉到奉天来回炉改造一下的,这件事你负责一下。”
“兴帅放心,卑职会把东北的烙印打在他们身的。”郭琪开道,这也是东北收编杂牌军之后的惯例了,直接全裁了不好,吃相太过难看,这些军队往往吃空晌严重,裁掉一批不合格的,再补充一部分东北陆军速成学校毕业生进去,基本这支部队就差不多被控制住了。“取得了山东之后,兴帅治下的人口可是已经超过1万万了。”
“是啊,人口超过了一万万,不过跟曹锟的矛盾也公开化了,这次郑士崎竟然还有了飞机,我倒是有些小看了曹锟这个好好先生。”叶重呵然一笑。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依卑职看,现在苏联领导人列宁重病不起,估计短期内也没心思东顾,兴帅不如趁这个机会,直接解决了直系。”郭琪开道。
“你也这么看?”叶重还没有跟蒋方震等人提过,心里也有颇多顾忌,担心跟曹锟开战的时候,苏联突然率兵东进,那样的话东北将会极其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