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谁在插手

  不谈私利,却又处处无不存在私利。
  大义的名份上,宁采臣是说服了他们,却听林冲又问道:“但是这样一来,会不会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大道理是这样,但是又有几人这样认为?就是林冲这个不受此时主流待见的武官。在没有了个人私利后,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赵佶的看法。
  自己的私利可以不讲,但是皇帝的必须讲。
  同样是私利,只是换了个人,却可以这么正大光明。
  这似乎就是什么偷换的国君与国家的概念吧!
  宁采臣知道,这时代的人都是这样,就是林冲在问出这样话,点出了赵佶来,但是他的真实想法却是这个国家。君就是这个国家的意志,君的事就是这个国家的事。
  偷换概念下,是很难分得清君王是君王,国家是国家的。
  其实这样想,就不会太难以接受了。不少后世的大公司不同样要求自己的员工向自己,向公司效命效忠吗?
  吃谁的饭,替谁卖命本就正常啊!只是以后会变得更加隐蔽罢了。
  宁采臣想了想说:“应该是不会。你想想即使咱们不这样做,陛下也会出兵。这样做了,应该是说帮了陛下的忙。唯一可虑的也只是金人可以抵抗时间的长短罢了。”
  最后一句说实在是别扭。这分明是一匹强大无比的黑马,却偏偏不为人所认可。为了迎合众人的看法,而只能往差里去说。要不然弄得人家不相信你了,不陪你玩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虽说历史终归会证明这一切的真实性,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个时间啊!
  这边宁采臣正别扭,却听他们说:“可金人一败,我国不是危险,要单独承担辽国的压力?”
  宁采臣对他们说:“怎么可能会败……”
  “什么?大人这么对金人有自信。”
  “说有自信也不为过,关键是大家别忘了,官家已经打定了出兵的主意。咱们就是不这样做,官家也会出兵。到时候还是要对上辽军,而且还会是辽军的精锐所在。”
  是啊!又绕到了开头。军力不盛,再怎么绕也绕不开这个魔咒。
  再说赵佶对辽人用兵,本身便是个正确的战略。不说别的,单是奔着国土去的这一点,就是无数国君比不上的。
  华夏国君打仗更多是面子,又或是保护友邦,完全是出力不讨好。
  比如隋炀帝、唐武则天,对辽东半岛的战争,便是面子居多;而明对朝鲜,则是出力不讨好。
  这些自有大量评价,无须多说。
  说到赵佶,是真的奔着国土去的,而不是为了名声,为了面子,是实实在在的真利。但是却偏偏就是宋军的进攻能力实在是不足。
  不是没有人告诉他这点,然而不通军事的赵家人,还是习惯于比人数比装备。他们是万万不信自己打不过的。
  同时宋军对外战斗的胜率,也使得他们根本就不信自己会撞上百分之三十的败率大彩。
  至于分折什么主动进攻与防守不同,他们听不进,也听不懂。
  宁采臣在后土世界搞了西夏人一把,使得童贯胜得是如此辉煌,历史上没有这次大胜,赵佶都搞了辽国,更何况又多了这次大胜。
  赵佶也好,童贯也好,恐怕此时早自信心过盛的爆棚。听说赵佶为此还很高兴地赐马植姓赵。
  他又怎么知道这大宋军实在是比辽军还要不如。军队好不好,是不是精锐,这得是打起来才知道,嘴上说得再天花乱坠,都不如战场上走上一遭。
  宁采臣他们为这次出使做着准备,梁山人也没有闲着,打探踩脚,他们应该做的,全都做了。
  “军师,这样做不太好吧!不告诉宁大人一声。”他们做这些是瞒着宁采臣的。
  吴用说:“宁大人即将出使辽国,这事告知于他,也只是令他为难罢了。”
  “可是军师,咱们住在这儿,如果真就这样劫了牢,岂不是害了宁大人。”
  咦?以为他只是个武夫,想不到竟然还能看出这点来。
  吴用上下打量着武松,没有想到武松竟然也能看到这点,不过他早有准备。只听他说:“这几日咱们的探子也打听过了,确实就像宁大人说的一样,这次出使九死一生。君视宁大人如草芥,宁大人何须再为他效忠?咱们这边一得手,那边就去宁大人那儿送信,与我等同上梁山,岂不快活?”
  这是吴用准备好的,这些时日他可不只打探了宋江的消息。更打探了大军的调动。
  前面说了,这么多军队的调动,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做到。不用调查别的,只要问一下最近军营消耗了多少粮草,以往又是多少,便够一目了然的了。
  吴用是在算计宁采臣,不为别的,还是为了宋江。他知道宁采臣对宋江有所防范,但是他更加相信,只要宁采臣丢官去职,再与宋江哥哥多多相处,他是肯定会为宋江哥哥所折服的。
  不是吴用对宋江有盲目的自信,而是有例子在。宋江用柴进的银子替自己办了多少事情,柴进不也知道吗,可是宋江与柴进反倒关系好上不少。
  至于其他梁山众人,只要有个过得去的理由就好了。
  吴用这么看重宁采臣,非要拉他走,与方腊他们倒是同样的心思,财帛动人心。
  与宋江相处久了,自然知道宋江是缺金少银,一向是借花献佛。
  而宁采臣的银子虽然给出了银子变少的借口,但是这借口也就是瞒一下晁盖他们罢了。为什么会少,吴用宋江是门清。
  说到宋江,他这时候却是在发梦。
  阴暗的牢门却阻不住仙家法术,只见一片金光云雾,两个青衣童子步入牢中,推醒宋江道:“小童奉娘娘法旨,请星主说话。”
  宋江迷糊中听不真切,翻了个身继续睡去。
  童子又道:“娘娘有请,星主可行。”
  宋江听得真切,只是心中奇怪,星主?
  这不是我与学究先生想出掌控梁山的法子吗?可我还没有施行啊!怎么会有人知道?是吴用派得人来,要嘱咐我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