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不喜欢大哥哥了

  户口,每一个华夏大陆出生之人都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大多数每天习惯于在工作家庭两点一线的环境中生存的人,或许是见惯了平日生活里的重复和单调,尤其是城里人对于户口的感受并不是太直接,甚至有的人不是到了必须使用户口的时候就压根想不起还有户口这一说。
  可是对于那些农业户口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能够得到一个非农指标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改革开放以前的二元社会也好,改革开放后的城市放开政策也好,想要顺利拥有一本城市里的非农户口而没有付出一定的代价那简直就是不可能。
  九四年的时候,包括物价在内的很多东西";>都开始渐渐放开市场,但是户口这个代表着一定身份的小本本在无数进城务工人眼中依旧是可望而不得的东西";>。
  没有那一个小本本,哪怕你为这个城市作出再多的贡献,这个城市里许多的福利你都不能享受到。相反那些许多浑浑噩噩在城市中生存的人,却能够轻易得到许多的东西";>。这样一个让人觉得非常不公平的现象几乎从户口制度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始终存在。
  户口的存在究竟是利还是弊,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对于那些渴求公平公正的农民来说,这些明显有着歧视他们的户口制度却是非常的不合理。
  但是在陈有为这个掌管数十万人口的义城市市委书记来说,不管户口制度有再多的弊端,没有户口这么一个拦水大坝的存在,真要是让那数以十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哄而上的涌进义城市来的话,恐怕义城经济发展的再快也远远不能满足那么多人最基本的公共事务需要。
  一个混乱噪杂的义城显然不是任何一个义城人愿意看到,陈有为自然也绝对不允许出现这样的一个乱局。
  就好像京城的户口制度可谓是整个华夏管理最严格的,没有之一。
  一直以来都有无数渴望得到那些宝贵的进京指标,却一无所得,由此而产生许多对于京城户口严格管理的怨言层出不穷。可即便如此当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偌大的京城人口已经膨胀到这个原本就是缺少水资源的超级大都市远远不能承受的地步,以至于很多的迁都说甚嚣尘上。
  当然,迁都是任何一个国家,尤其华夏这么一个非常注重传统的国家来说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最终迁都也只能是成为国民口中口口相传的段子而已。
  即便如此,庞大的人口压力依旧让京城远远不能承受,这才有了后来京津冀一体化将部分首都行政职能的单位给迁出京城。
  从这个角度来说,户口对于一个城市尤其是现代社会人口能够迅速集中的超大城市来说,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还是无可取代的。
  义城原本只是一个人口一二十万的小小县级市,在经过数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之后,原本还算正常运转的市政公共事务逐渐开始出现紧张的局面。不仅仅是外来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包括床位本来就有些不足的医疗设施问题等等,都开始受到了日益紧张的严峻考验。
  蒋文军出的这个主意在陈有为看来有着很大的可操作性,正如他之前所说,义城的财政状况比起其他地方来的确是要增加不少,可是要花出去的钱也是数不胜数。
  义城过去";>的历史欠账太多,哪怕陈有为有三头六臂,很多事情他也只能按部就班徐徐图之。
  今年投入在市政道路的资金就高达两个亿,这刚刚过去";>的暴雨估计明年投在河堤翻修的资金恐怕更要高。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就解决义城现有的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仅凭义城市自己";>的力量还真是有些力不所逮。
  就算义城地区对义城市现有项目进行了不少财政补贴,就总的资金使用情况来说,最起码未来义城的这种紧张局面依旧要保持相当一段时间";>。
  现在义城大概的外来人口差不多有十万多,哪怕只是给这其中十分之一的人解决掉义城市的农转非的户口问题,这可以带来的资金那也是天量。
  陈有为知道";>户口的作用随着经济经济发展不断降低,现在如果对这些渴望户口的人们进行高价贩卖的话,这里面多少有些欺骗的嫌疑存在。
  不过义城的现实是现有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与经济的发展,而大量涌入城市的人们更是翘首以盼能够同城里人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
  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实让陈有为很快就下定了决心,这样一笔账其实很好算,如果有一万人购买了这样的城市户口,每个户口价值一万的话,这带给义城的资金就是轻易过亿。上亿的资金对于现在的义城也绝对不是一笔小数字。
  一万块钱的价码在九四年的义城绝对不是一笔小数字,但是在陈有为看来却是必须的。
  无论如何,现在的义城经济活跃前途似锦。
  想要这个时候搞来这样一个明显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前进的城市户口,没有一定的代价就轻易获得的话,在陈有为看来义城市委市政府那简直就是败家的行为。
  当然这样的高价也能很好的将那些有着不切实际想法的人们冷静下来,只要大家能够不形成一窝哄的混乱场面,对于义城现有的公共事务资源来说压力要减少许多。
  在书声琅琅的小学校园里,陈有为在副专员蒋文军的陪同下,你一言我一语将这个堪称义城本年度民间最是轰动的一项政策给研究成型。
  不远处下课的铃声响起,陈有为远眺着黑压压一片活泼好动小学生活蹦乱跳的出现在校园各处,笑呵呵的对蒋文军说道:";>这么多天真可爱的孩童拥挤在艰苦的环境中上课,我们这些城市的管理者如果视若无睹的话,那我们就真的是失职渎职了!”
  通过一个图片下载标记0的交流,刚刚上任的蒋文军对于眼前这个精力充沛能力出众年轻市委书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蒋文军上任之初就同远在河州的老朋友";>何健有过联系,知道";>老朋友";>闺女和年轻上司的关系之后,哪怕蒋文军并无心上陈有为这条大船,他也多少不想同自己";>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有太差的关系。
  没有同陈有为打交道以前,蒋文军更多的只是人云亦云雾里看花。
  只有切实的同年轻上司真正的交流之后,他才会感慨万千的发现";>。不提私人关系如何,只是人家年轻市委书记的这种卓越工作能力以及从善如流的可贵品质,就已经让人赞叹不已。
  “大哥哥,你是来看丫丫的么?”
  一个清脆的童声从身后传来。
  陷入沉思的蒋文军愕然发现";>,始终都是肃穆表情的陈有为,如同万年不动的冰块在烈日照耀下瞬间融化一般笑逐颜开。
  一个身着统一校服,扎着羊角辫,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小女孩扑倒陈有为的怀里就是一阵娇声笑道:";>大哥哥怎么";>会这个时候来看丫丫啊,不知道";>丫丫在上课么?”
  陈有为爱怜抚摸着小家伙的秀发,笑道:";>知道";>丫丫最近学习有些不用功,大哥哥才来这里督促你的啊!”
  丫丫漂亮的小鼻子轻轻一皱,黑黑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叹息道:";>就知道";>大哥哥没有那么好的心来看丫丫,难道我妈妈没有告诉你我这个学期都已经是学校大队长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陈有为一阵语塞,这瞥见小家伙臂膀处的三道杠。
  “陈书记,这是你家亲戚?”蒋文军心中好笑,摆出很慈祥的样子冲着丫丫说道:";>小朋友";>原来是大队长了,那可要好好保持这个荣誉下去哦!”
  “谢谢伯伯夸奖,丫丫知道";>了!”丫丫乖巧的向蒋文军鞠躬笑道。
  “这孩子还真是聪明伶俐懂事的很啊!”蒋文军轻轻笑着对陈有为说道。
  “这是省里刘部长的外孙女,他爸爸你应该认识的,刘振华!”陈有为简单说道。
  蒋文军一片哑然,原来如此!
  陈有为同刘振华的关系偌大的义城几乎无人不知,低头仔细看了看眉清目秀的小家伙,蒋文军默默点头。
  “丫丫,学校里的环境怎么";>样?教室里热不热?”既然碰到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家伙,陈有为哪里会轻易放过。
  “比起以前要差点,现在我们一个班都有七十多人了,教室有些拥挤。”丫丫利索的说道,小家伙在自己";>的大哥哥面前可没有一点生分的感觉:";>不过教室里按上了吊扇,倒也没有太热的感觉。”
  远处的马四海早就注意到这边的情况,两个耳朵树的老高,一心想要挺清楚丫丫的回答。
  “丫丫今年二年级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这么小就当上大队长真是不简单!”陈有为关心的问道。
  丫丫撇撇嘴,漂亮之极的柳叶弯眉向上一挑,不满的说道:";>大哥哥真讨厌,居然连丫丫上几年级都不知道";>。丫丫不再喜欢你了!”
  蒋文军在旁边看的暗自发笑,外人眼里那个威严肃穆的市委书记居然在这里被一个小学生给鄙视了。
  陈有为这一记马屁没有拍到地方,尴尬的笑道:";>原来我们的丫丫还是一个天才,不到十岁就上三年级了!”
  “咦,不对,现在已经是暑假,你们怎么";>还在上课?”陈有为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