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7章 弘文帝的反应

  芳菲颓然闭上眼睛,忽然觉得那么疲倦。一切的勇气,忽然就用完了,彻底消失了。太子的废立,纵然是皇帝和群臣,也要绞尽脑汁,费尽周折,不可能有谁胆敢一锤定音。这个念头,她并非是第一次涌起,而是在心底藏了许久许久了,早在弘文帝的第一个其他儿子出生的时候,她便开始筹划。但是,却从不敢轻易提出来,更不敢有任何的表露,纵然昔日面对李奕这样的忠臣,都不敢稍稍透露半点。
  这些日子,她的这种念头更是加深了,但是,依旧不敢说出来,这样的话,一旦出口,就是生死大问题。
  皇帝的思维,和常人是不一致的。外人估计认为,我不想当太子了,辞去了不就好了不在其位,不知其难。在太子的背后,从太傅,智囊团开始,以及一些亲太子集团的大臣,会结成一个有行无形的联盟。如果还有外戚,那就更是非自己能控制的了原因很简单,太子的位置,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只有废或者立历史上,可没有什么太子“辞职”的说法。而纵观所有朝代,太子一旦被废,唯一的下场就是死绝对没有任何别的路。
  皇帝要保持政局的微妙和平衡,并非你察觉危险了,想不干了,他马上就同意你辞职了因为要“辞职”,总得有合情合理的借口和理由吧
  否则,太子大位,国之储君和根本,谁敢一言遮天,如何向天下交代
  这么些日子,她在慈宁宫冥思苦想,连李冲等人也完全不知道她的心思,唯有今日,忽然就崩溃了,肆无忌惮的,把这一切,全在这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面前表露了出来。
  心里那么紧张:他会支持么
  宏儿,长大了,他会怪责自己么
  从此,他的未来,便是流放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做一个没有任何权势的王子但是,这并不表明他就安全了。
  因为,其他王子一旦做了太子,或者成了皇帝,便会防备你想方设法地防备前废太子,生怕他万一东山再起。
  这是皇家的悲哀,永远不可能有真正彼此坦率,彼此诚信的一日。
  如果今日自己把宏儿的一切剥夺了,他就真的安全了么
  日后,新太子或者新君,就能放过他,把他当做不存在了
  她闭着眼睛,觉得非常非常劳累,非常非常痛苦。
  甚至看也不想看一眼对面的那个人。
  他能做什么呢
  他比自己更加明白这一切的利害关系,所以,他才会一直无声。
  只有宏儿是兴高采烈的:“太后,我真开心,以后天天玩儿,多好呀。”
  没有人回答他,只有拥抱他的那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搂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大人斗法,孩子受罪。
  孩子还小,不明白今日选择的意义。
  除非他真的远遁,远离皇权,否则,这一辈子,别想真正平平安安。
  他从孩子的肩头看去,床上的女人闭着眼睛,脸侧在黑暗的一角,完全看不清她的情绪和想法。
  他忽然有些恍惚,痛彻心扉的感觉,当年,两个人在陵墓前的那番争论,言犹在耳。曾几何时,弘文帝为了这个孩子,绞尽脑汁,病得奄奄一息也不肯放弃
  年华似水,到了今日,就真的如此容不下这个孩子了
  她固然是防患于未然,可是,如果不是他给她这样的不安全感,她又何必如此防备
  他内心紊乱,声音却很镇定:“宏儿,不早了,先去休息吧。”
  “好的。”
  罗迦亲自抱起他,来到隔壁的房间。孩子被他抱住,搂着他的脖子,被人极端的宠爱,所以,更是娇嗔:“明日,我们去哪里玩儿”
  他将门关好,放孩子在床上,亲手给他脱衣服,柔声道:“宏儿,如果明日是个好天气的话,我又带你去打猎。”
  孩子十分兴奋:“明日我好想打一头熊。”
  “好,我们就猎熊。”
  孩子躺下去了,白日玩得太高兴,很快便熟睡了。罗迦听了好一会儿他的呼吸声,才熄灯,关上了厚厚的木门。
  出去的时候,夜风吹起,山林之间,呜呜的。
  他在门口停留了很久,还是进去。
  屋子里已经熄灯了,她在黑夜里坐在床上,他只是一种感觉。
  没有任何人开口,他只是无声地走过去,在她面前坐下。在黑夜里,伸出手轻轻握着她的手。
  她微微动了动,抽出了手。
  他再一次抓住她的手,充满了力量。她的身子微微侧过去,倒在了墙里面,自始至终,都没有再和他说一句话。
  忽然很痛快,非常非常的痛快在他的心里,他的儿子最最重要现在,在自己的心里,自己的儿子也最最重要
  这岂不是扯平了
  自己终于跟他扯平一次了呢
  谁会一直为他着想呢
  她在这样如释重负的心思里,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仿佛无忧无虑一般,这几日下来,真的一梦不醒,不不不,连梦都没有做过。
  他还是坐在她身边,一直守着,没有离开半步。
  只在冥思苦想里,想着那个可怜的孩子。
  不做太子了,他真的就高枕无忧了这可能么
  如此风云变化,谁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芳菲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
  窗外竟然有阳光。阴风惨惨了整晚上的秋风都不见了。朝阳如火一般照射着晚秋的丛林,一扫屋子里的阴霾寒冷气息。
  她躺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睁开眼睛,看那些发红的朝阳投射在木头的窗户上。
  然后,听得隔壁叽叽喳喳的声音,孩子的笑声比银铃更加清脆:“太后太后,起床啦”
  宏儿已经跑进来。
  她看着儿子穿得整整齐齐,坐起身,抱住儿子,先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才柔声道:“宏儿,换回你的衣服好不好”
  孩子看自己身上的小熊皮衣裳,带子,软鹿皮的靴子,惊奇地问:“太后,这不好看么”
  “宏儿听话,换了吧。”
  孩子很少拂逆她的意思,见太后坚持喊换,便去换了。是他当天打猎的装束,太子的便装,已经被道士们洗得干干净净。
  他穿好了衣服,进来的时候,看到太后也换了便服。昨日所穿的熊皮衣服,鹿皮靴子,都整整齐齐地放在角落里,折叠得一丝不苟。
  芳菲把他的衣服也都整整齐齐地折叠好。
  宏儿唧唧喳喳的说话:“太后,神仙给我做一个新的玩意,他说,早餐之前就会做好,一会儿就会给我了”
  难怪,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原来是做玩具。
  孩子说话间,见她还是戴着眼罩,惊讶地问:“太后,你的眼睛还没好”
  她微微一笑,低声道:“宏儿,别多问,我们该回去了。”
  孩子吃了一惊:“马上就走么”
  “对。”
  “不告诉神仙”
  “不要再去打扰他了。我们麻烦了他这么久,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孩子为难地搔着头发:“这太后,我们都不告诉他,他会不会难过”
  “不会的。这里的人自然会告诉他。宏儿,走吧。”
  她拉着儿子的手,然后,慢慢地取下了眼罩,和熊皮衣服一起放在一边。
  宏儿惊喜地问:“太后,你的眼睛好了”
  “好了,能看到啦。走吧,宏儿。”
  宏儿依旧依依不舍,可是,芳菲已经牵了他的手,走了出去。这还是她第一次走出这座道观。在半山腰里,四处都是茂盛的密林,被掩映其中,又在后山,平素,是人迹罕至,不为人知的。
  她的脚步稍稍放慢了一点儿,看错落有致的建筑物,虽然不大,但一应俱全。
  她走的是侧门出去,因为这里最顺路。
  一路上,静悄悄的,仿佛没有任何人。但是,直到她们母子出了侧门,就看到赵立和两名侍卫等在门口。
  一见她,赵立又惊又喜:“太后,您和殿下都好了”
  “都好了。可以回去了。”
  赵立兴冲冲的,一名侍卫急忙跑过去,喊了一声,驻守在周围的侍卫立即跑了过来,护送着冯太后和小太子。
  这时,芳菲看到一个人过来,神态十分恭敬:“魏晨向太后和小殿下请安。”
  芳菲看他一眼:“多谢魏大人,这一次,可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我和小太子,差点落入了虎口。”
  “太后和殿下,吉人自有天相,臣下不敢居功。臣下前来,护送太后和小殿下回宫。”
  “不用了。赵立他们送我就行了。而且,这上山的路,也有捷径。”
  魏晨遵旨退下,众人上路。
  宏儿一边走,一边往回看,似乎想要看看“神仙”到底在哪里。芳菲怕他暴露了行踪,拍拍他的肩膀,“宏儿,你走快一点儿,不然,今日我们赶不回慈宁宫。”
  孩子无可奈何地跑到了前面。
  这时,赵立才毕恭毕敬的:“太后,那天臣等失职,幸亏魏大人出现了当时,我们都没想到,竟然是魏大人打猎出现,魏大人的武功,真是深不可测”
  芳菲淡淡一笑:“是啊,真是多亏了魏晨。”
  正是魏晨出面,才能让一众侍卫呆在外面,对外,只宣称是黑龙观的道长救治了冯太后和小殿下。
  如果不是魏晨,谁能做到这一切呢。
  赵立低声道:“太后,昨夜开始,北武当山林到处都有喊声”
  “什么喊声”
  “我们去打探过,好像是陛下派人在寻您和小殿下。但是,我们没有征得您的同意之前,所以一直没露面。”
  芳菲淡淡道:“没事,我们回去了,他们自然不会找了。”
  她又问了赵立几句,只随意听听,便吩咐众人上路了。
  直到所有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罗迦才慢慢地从丛林里出来。芳菲,她终究是连看都没看自己一眼就走了不认识一般,就如对待一个陌生人一般。
  她的性子就是这样。
  所以,静悄悄的,不辞而别,甚至那些熊皮衣服,都好好堆放在角落,就好像不曾有人穿过它们一样。
  他置身在这空荡荡的群山里,忽然觉得孤寂前所未有的孤寂。比自己刚刚从陵墓密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更加的孤寂。
  那时,是因为习惯了,所以,不那么痛苦。
  这一次,也是因为习惯短短的几天,已经完全习惯了那种热闹的氛围,天伦之乐,自己最最关心,最最爱护的人,每日围绕身边,承欢膝下。
  如今,忽然消失无影踪,那种巨大的空虚,才更加令人不可忍受。
  魏晨走下来,毕恭毕敬地站在他身边:“主上,太后和小殿下已经离开了。”
  他点点头:“你这几日发现什么消息没有”
  “陛下已经派了许多人在寻找他们。是从昨夜才开始找的。昨晚到今早,很多侍卫分头出动,几乎寻遍了北武当的每一个角落。昨晚五更的时候,还在前面十几里处经过。”
  罗迦没有再问下去,只抬头看看头,是一个老道士救了我们就行了。”
  孩子哪里知道大人话里的意思而且,太后说长头发白头发的就是道士,而且,那个神仙,也的确是有点像道士的打扮,他当然便信以为真。
  芳菲笑眯眯的:“宏儿,我今天才明白了,原来,你说的神仙,就是老道长。”
  “太后,他很老么要道长爷爷那样的才是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