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导火索

  英国人准备染指挪威连带着英军部队的准备的一系列的消息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季明的耳朵里。看着这些情报。季明微微的一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的反应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因为他们不能失去挪威这个天然的良港。而且英国人这么一调动,对于季明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来,皇家舰队就会更加的集中,而不需要自己的部队去慢慢的寻找对方。不过他加大了部队的训练量。因为对于未来的战争的激烈程度,他还是要有所准备。
  而时间也随着双方竞争般的准备活动而飞速的流逝。当然西线的德军也开始为了入侵计划做最后的准备,由于曼施泰因和季明同时被调动,所以原先对总参谋部制定的黄『色』计划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就少了主心骨。所以计划仍然按照最初制定的行动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不过时间和气候的原因使得希特勒不得不把入侵法国和荷兰的时间一拖再拖。就在希特勒和所有西线的士兵都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一个特殊的事件发生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国战役计划泄密事件’,而且还是发生在施图登特的伞兵部队。这次意外牵涉到整个德军西线。这件事情的主角,是伞兵训练学校的校长罗森博格少校,此外他当时还负责b集团军群和伞兵的作战计划协调联络工作。1940年的1月10日,这位忙碌的少校要从北德的空军基地前往科隆开会,在军官餐厅喝啤酒的时候,闲谈之间跟他的朋友霍曼尼斯少校抱怨,说是去科隆的火车时间又长服务又糟糕,而霍曼尼斯少校恰巧就是当地德空军基地的司令,再听了自己老朋友德抱怨之后,这个家伙二话没说带着罗森博格上了自己德通讯飞机。于是他们俩带着绝密文件就起飞了。很显然这是违反保密规定的。不巧的是那天大雾,霍曼尼斯少校『迷』失方向,于是飞机迫降在比利时境内,很快发现不对劲德两个人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因为罗森博格少校随身携带三份要命的文件:一是德国第2航空队的作战任务,组织结构,和对荷兰比利时等国武装力量实力的估计;二是第7航空师的空降任务和具体地点;三是施图登特的作战命令。这等於把德军北线的行动计划和盘托出。于是两人准备立刻销毁自己身上携带德文件。不过很遗憾德是。两位少校都养成了不抽烟的良好生活习惯,谁身上也没有火,所以还要去一户农家借火。结果在销毁之前,他们就被比利时边防部队找到了。
  很快计划被泄漏的消息再次被帝国保安总局知晓。然后他们迅速的通知了希特勒。当然,在得知自己的计划被泄漏之后,希特勒愤怒的表情可想而知。所谓元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两位偷懒的少校被缺席判处死刑,但从未执行,因为他们呆在加拿大的战俘营里。第2航空队司令菲雷米将军丢官,由在波兰留守的第1航空队司令凯塞林将军接替。施图登特受到严厉申斥,记大过处分。接着希特勒彻底的让总参谋部抛弃了黄『色』方案。这个时候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上校提交了曼施泰因所制定的新的计划,这个计划是以集中优势装甲兵力迅速的突破法国马其诺防线的薄弱点阿登地区,以期在那里进行战术突破。
  在看了这个计划之后希特勒立刻召见了曼施泰因,并且与之详谈了数次。到了2月初希特勒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召见了布劳西契和哈尔德。表达了他决定大幅度修改作战计划的决心。由于泄密严重问题。陆军不得不接受他们一直不愿意接受的设想――主攻法军的左翼。2也24日希特勒发布第10号作战指令。确定了代号为“镰刀闪击”的最终方案。同时总参谋部也相应的发布了具体的作战部署。
  “镰刀闪击”大大机枪了左翼的a集团军群。从原*潢色小说?都市小说来的两个集团军又一个摩托化军,增加到了4个集团军又两个装甲集群。实力增加了一倍以上。隆德施泰德将军将使用强大的装甲机械化部队穿过阿登山区,突破『色』当一线的防御,然后向盟军的右翼发动猛烈的攻击,切断敌人前出至比利时的部队,然后配合b集团军,消灭这些被切断后路的部队。而另外的四个集团军则更在装甲部队后面前进,负责扩大战果和保障装甲突击部队的侧翼。而b集团军群的力量则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是他手上仍然有3个集团军和3个装甲师(包括2个武装党卫队装甲掷弹兵师)和4个摩托化师组成的装甲集群。博克将军的任务是在伞降部队的支援下快速的占领荷兰,并且尽量的牵制盟军在比利时的力量。数量越多越好。总参谋部建议博克和他的b集团军群应该通过发动猛烈的以取得上述的效果,而且应当尽可能长的使敌人无法确认主攻的方向,并阻止敌军攻击实施包围的一翼的内侧。而在马其诺防线正面与法军对峙的c集团军群也应该用同样的佯攻牵制那里的敌军。
  总的来说,该计划的战略目标师迅速占领荷兰,阻止英国利用荷兰的领土。同时穿过阿登地区的攻击主力应协同其他部队包围并且歼灭尽可能多的敌军,以为下一步彻底摧毁英国和法国的抵抗做好准备。从脱胎于“施礼芬计划”的“黄『色』方案”最后演化成了“镰刀闪击计划”。虽然其中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是从制定方案的宗旨来说。可谓绕了一个圈之后有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面。“施礼芬计划”所倡导的师利用强大的兵团快速突破联军的防御,切断敌方交通线之后迂回包围敌军重兵集团。力求在正面决战中歼灭敌人的主力,而规模宏大的“施礼芬计划”之所以会失败出了『毛』奇为了对付俄国而削减了自己的右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当时德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和联军相当,靠步兵的双腿是无法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穿过敌方辽阔的土地,因而在达成一定的突破后只能跟联军形成对峙。而“镰刀闪击计划”的“宏伟蓝图”并不亚于“施礼芬计划”,只不过他是依靠机械化部队的快速运动来作为克服空间辽阔这一客观困难的工具。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的话,那就是这个计划继承了普鲁士军事思想中一脉相承的打歼灭战的指导原则。
  在希特勒新的战争指令的命令下,德军部队再次开始大规模的进行调动。而英国和法国人在得到了那份计划之后也做出了改动。甘默林的“b变体”被所有人接受,法国人开始积极的和比利时人进行磋商。
  而另外一边,季明也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经过两个多月的适应『性』训练。那些德国的山地步兵已经掌握了极地地区的作战技巧。所有的士兵都悄悄的来到了德国的几个重要的港口等待出发。当然,这个时候英国那边也没有闲着。1940年2月6日,英国『政府』照会挪威『政府』,宣称英国舰队将不允许德国商船利用挪威水域。在第二天,也就是2月7日,英法在巴黎举行最高军事会议,决定以2个英国师和1个法国分遣队组成这一支共计4万人的远征军,在挪威的纳尔维克登陆,进而占领瑞典北部的耶利瓦勒铁矿和拉普兰矿。
  而紧接着在2月16日发生的一起事件,最后变成了整个战争的导火索。在当天,1艘德国运输舰“阿尔特马克”号受到英国军舰的追逐,那艘船上载着在西海岸被施佩伯爵号击沉的运输船的英国水手,很快这艘船慌不择路的逃到挪威水域避难,不过当时的海军打成丘吉尔命令英舰闯入挪威水域,登上“阿尔特马克”号,救出了战俘并且俘虏了那艘船上的德国船员。而当时有2艘挪威炮艇在场,没有对英舰的入侵行为作出任何反应,只是事后挪威『政府』向英国提出了抗议。但消息一经披『露』。所有的德国人都一致的认为。挪威『政府』已甘当英国帮凶,这个抗议无非是为了欺骗他而故作姿态。随后挪威的国防大臣吉斯林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个报告,在报告里他宣称,挪威王室已经准备和英国达成英军进驻挪威的协议。而这次英舰的行动是英、挪事先拟定好的计划,使希特勒更加深信不疑。于是他决心先下手为强,将挪威迅速占领。当天他就召见了季明和雷德尔并且对他们说:“据报告说,英国准备在挪威登陆,我要赶在他们前面到达。英国占领挪威会成为一个战略上的转折点,他们会乘机进入波罗的海,我们不能让他们这么做。你们可以发动‘威塞河演习’了。”
  “是!”几个人不由自主的举起了举手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