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嘴炮

  最终,李瑁还是摇了摇头。
  “算了,胜率太低了。”
  “就算是侥幸得胜,伤亡太大了也不划算。”
  此时,三千玄甲铁骑都没有身着重甲。
  把训练有素的玄甲铁骑当成轻骑兵来使用,实在太浪费了。
  如果不是系统奖励,培养一个重甲骑兵的成本,需要上百个家庭的税赋。
  三千玄甲铁骑,要么需要一个国家全力打造,要么需要一个顶尖家族数百年的积累。
  重甲骑兵可不是普通骑兵穿上铁甲就算数。
  而是需要身强体壮者才能披着上百斤铁甲在战场冲锋。
  就连马匹也不是普通的战马就能直接拿来用。
  至少也需要御马级别的才行。
  李瑁望向前方。
  只见对面接到李隆基之后,就开始交替撤退。
  看来潼关守将也没有作战的意思。
  “奉先,随朕去会会敌将,看看是何人能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把人救走。”
  话音刚落,李瑁就拉动缰绳,向前方走去。
  吕布紧随其后。
  哒哒哒。
  马蹄轻响。
  不到片刻,李瑁就来到敌军弓箭射程之外。
  “你们主将是何人?”
  “朕是大唐天子,为何不前来拜见?”
  警戒的小兵听眼前的高大英俊男人说自己是大唐天子,就立刻跑回中军禀报。
  李瑁好整以暇,坐在马上静静等待对面回话。
  反正距离还远,也不担心有暗箭偷袭,更不担心敌军围杀过来。
  等待良久。
  敌军依旧没人出来答话,反而开始陆续撤退了。
  李瑁眉头微皱,转头对吕布说:“奉先,看来敌将是胆小如鼠之辈,居然不敢前来相见。”
  吕布傲然说:“敌军可能是以为我们在拖延时间,等后续部队赶到吧。”
  李瑁摇了摇头。
  既然潼关守将不主动出来相见,那就只有用点手段了。
  “潼关的将士们,朕乃当今天子。”
  “你们的主将已经造反了,所以不敢前来拜见!”
  “你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人,可不要受了野心家的欺骗,成了你们主将的垫脚石。”
  李瑁用足力气,对着潼关守军大喊。
  不到两百步的距离,声音清晰地传递过去。
  所有听见喊话的士兵都是一脸茫然。
  只觉得眼前的这个英俊男人,说的事情实在是太离谱了。
  就算是普通百姓都知道,皇帝已经登基几十年了,肯定是一个老头子,怎么可能是一个英俊的青年壮汉?
  李瑁见潼关守军开始犹疑。
  顿时就知道了自己的办法有用。
  紧接着又开口大喊起来。
  “朕知道你们不相信,但朕说的就是事实。”
  “先皇已经在前天夜里暴病身亡了,有几个野心家想要篡权夺位,所以掀起了一场叛乱。”
  “朕已经在昨夜将叛乱平定,仅仅剩下几个贼首逃到此处,就是你们主要救的那几个人。”
  “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就是跟着你们主将一条路走到黑。”
  “第二,就是发动兵变,把那几个反贼绑起来,交给朕。”
  “一条路是生,一条路是死,就看你们怎么选择了!”
  李瑁说完,就静静地立在马上,等待舆论发酵。
  潼关守军的普通士兵,在听完之后生出了怀疑。
  对于他们来说,今天的一切实在是太反常了。
  作为潼关守军的主要任务是,守护好关中的东大门。
  可在两个时辰之前,主将王正见忽然召集了关城内的骑兵,什么都没有多说,直接带上人马向长安城出发。
  前夜,长安城的兵灾,他们都或多或少听说了。
  只是说什么原因的人都有,他们这些普通士兵根本分不清楚状况。
  现在听到有人来解释,立刻就相信了几分。
  王正见感觉到周围士兵的目光开始带有怀疑之色,知道不能再任由李瑁蛊惑人心了。
  在同李隆基请示之后,策马来到阵前。
  “李瑁,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妄自称帝?”
  “兄弟们,不要听他胡言乱语。”
  “造反的人是他才对,本将刚刚救下的那三人,才是正牌皇帝,宰相和大将军。”
  相对于陌生人。
  潼关守军显然更相信自家主将说的话。
  他们的目光开始流露出不善。
  李瑁被几千人盯着,却没有丝毫慌张,淡定地向身后招了招手。
  “给朕把龙旗挂起来!”
  后方的亲卫立刻行动。
  不到两分钟,一杆金黄色,上面绣着五爪金龙的旗帜就飘扬起来。
  这时,李瑁才缓缓开口。
  “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就是大唐的旗帜,也是朕的身份明证。”
  “你们主将说朕是假冒的皇帝,朕还想说你们主将早就在阴谋造反。”
  “他说那老头是皇帝,你们真的相信吗?”
  “你们觉得作为大唐的皇帝会蓬头垢面,不穿龙袍,不留胡须吗?”
  “大唐的皇帝能没有北衙禁军保护吗?”
  “朕告诉你们,先皇的龙尸还停在太极宫。”
  “你们要是不信,现在就可以跟着朕一起回到长安城验证。”
  普通士兵哪见过皇帝长什么样子?
  但是他们看到李隆基现在狼狈的样子,根本就不相信此人是大唐的皇帝。
  难道主将王正见真的是要造反?
  疑问瞬间出现在潼关守军的心中。
  王正见看到士兵开始怀疑自己,心里就慌张起来。
  他急忙转头望向李隆基。
  好像是在说,你快拿出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
  普通士兵见两人这个样子,心中的怀疑也就更深了,纷纷戒备起来。
  他们可是有家有口的人。
  可一点都没有想要造反。
  李隆基心中也在发苦。
  昨夜亡命逃亡,哪能记得带什么证明身份的东西。
  就连传国玉玺在慌忙之中都搞丢了。
  唯一能证明身份的龙袍,也在刚刚被扯得稀巴烂。
  “陛下,不能让反贼继续扰乱军心啊!”
  牛仙客看不下去了,急忙站出来谏言。
  “朕当然知道!”李隆基没好气的说。
  “陛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啊!”
  这时,裴宽出言劝道。
  李隆基听到之后,犹如醍醐灌顶,立刻拍了自己脑袋一下。
  “裴爱卿果然深得兵法奥义。”
  “王爱卿,别和反贼多说了,赶紧回潼关才是正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