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蚂蚱来啦!!

  “今天不办事,明天再来吧。”
  “你这申请书上,怎么有个墨点呀?不过关,不过关,改了再来吧!”
  “今天上巳节,谁给你办这个?”
  “县太爷的官印磕坏了一角,工匠正拿着修呢,过几天你再来问问。”
  “今天名额满了。”
  “今天不办事。”
  虽然佟春草持之以恒,每日都到官府申请养猪名额,但得到的,却全是这样明显搪塞的回复。
  最后一次,官府的人甚至说:
  “你自己看看你的申请书!‘猪’字的偏旁都写歪了,就这样还想申请名额?!回去好好反省一下,重写了再来吧!”
  佟春草拿着申请书走出官府。
  在官府门前时,她看了看纸上的黑字。
  她寻思,就算在当朝,猪的偏旁上也有一个“弯钩”。
  而这个弯钩,如何能不“歪”呢?
  真是,可笑。
  妈蛋,她再也不要到这里来找气受了!
  这么想着,佟春草在官府门前撕毁了申请书,而后大步离去。
  因为小猪场规模锐减,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佟春草只好遣散了帮工们,仅留下无处可去的孔菱花。
  不过在这之前,她给每个员工都发了一笔奖金。
  佟春草开始在城里看房子了。
  孩子们已经四岁过小半,五岁就是可以上学堂的年纪。
  她必须带着他们,提前去城里落稳脚跟。
  八十万真金白银。
  勉强买下了城西芙蓉巷一处两进宅院。
  如果康城可以分作五环,那么这里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只能算是三环边。
  掏空了四年来的大半积蓄,佟春草才算明白,为什么村里人总说,城里住着的都是有钱人?
  光是这个房子,它就不便宜呀!
  佟春草又感觉“任重而道远”了。
  “我要挣钱。”
  “我好缺钱啊。”
  她对着仅剩的二十万积蓄说道。
  过了四月,天气渐渐升温,雨却是一场没下。
  前两年略少的雨水,到今年似乎更少了。
  一直到五月。
  这时,佟春草将十头壮年母猪、和一头即将生产的年轻母猪转卖了出去。
  她心想,把猪放在别人那里养,总归不太方便。
  何况多靠这十一头母猪,她也发不了大财。
  总还是要找其他办法的。
  于是,留在她家屋后猪圈里的,就只有九头待产母猪,和一头老母猪了。
  但是待产母猪总要生产,猪崽一生出来,她的养猪名额又是超标。
  如果被人举报到官府,或者官府的人下来突击检查,那她搞不好就要去坐大牢了。
  怎么办?
  就在她纠结之际,一场突发的蝗灾,席卷了附近的十里八乡。
  佟春草听到村民们的喊声,和家里人一起跑出去看的时候,只见田洞里黑压压、雾蒙蒙、如沙尘暴般的一大片,起起落落,覆盖了所有绿植。
  有经验的村民们都在喊:
  “蚂蚱来啦!”
  “是蝗虫灾啊!!”
  “我的地!”
  这时,一只飞远了的蝗虫,撞在佟春草的脸上。
  佟春草拍下来一看——
  青黄色。
  拇指大的一只。
  周身有黑色花纹。
  意识到前方是数以亿计的这玩意儿后,她顿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忙说道:
  “这也太可怕了!娘、奶奶、弟弟、大宝二宝三宝,咱们快点回家!把门窗关紧!千万别让蝗虫飞进来!”
  蝗虫群来也快,去也快。
  两天后,外面就再无它们的踪迹了。
  只剩下光秃秃的田野,和哀声哉道的村民们。
  “好好的,怎么就发了蝗灾了呢?啊啊啊,我的禾苗啊、我的谷子……”
  “太突然了,太突然了,我连存粮都没来得及备……”
  “魔鬼转世的东西……”
  “这下……咱们吃什么呀?!啊啊啊……还以为终于打完了仗,可以过两年安生日子,没想到……呜呜……”
  “最难办的,还是家里的牲口哇!人都没得吃了,牲口吃什么?”
  “我的天老爷,这是要把我们,都打回刚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呀!呜呜呜……”
  桥头村的村民们声泪俱下。
  康城余下的八十七个村落,所有的村民也全是如此。
  蝗灾毫无征兆,来势迅猛。
  造成的后果,却是让庄稼人都无法承受的。
  光秃秃的田野,意味着,秋收无望,可食用草木资源匮乏。
  如果朝廷不及时救济,他们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饥荒。
  只可惜,此时康城县令徐克的府上,正是一派歌舞升平。
  “徐大人,我看你这府上,也该再添几个舞姬了,你整日为康城百姓忙得焦头烂额,闲暇之余,不放松放松心情,可怎么行呀?”
  陶宥举着酒杯,眉飞色舞的对徐克说道。
  徐克转着精明的小眼睛,假惺惺的摇头回说:
  “现在乡下正发蝗灾呢,我忙着上书朝廷,又要好好算算赈灾的账,哪有时间放松心情呀?”
  陶宥笑着道:“正是要算账了,才更要放松,这账,才算得清楚。”
  他话里有话,正中徐克的心思。
  这时,他安排的舞姬扭进大厅,徐克看了一眼,很是满意,便朝他举起酒杯,大笑着说:
  “陶老弟,还是你最了解我呀!哈哈哈。”
  “徐大人,我先干为敬。”
  蝗灾过去半月,城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一个月后,才听说,城里有开放赈灾点。
  凡受蝗虫灾害的,每日可以免费领一碗白粥、半个白面馒头。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蒙志全将这一消息带回村里,村民们都很是不满:
  “一碗粥?半个馒头?!别走去城里还好些!少走这一趟,能少吃三个馒头了!”
  “咱们村还算好的,走路可以去城里打个来回,别的村呢,干脆住在城里得了,每天喝一碗粥吊着命,也免得到处跑!”
  “头几年可不这样!咱们刚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官府还发鸡发猪呢!”
  “怎么才过两年,抠得跟前朝一个样儿了?!这皇帝换了姓,性子倒是一……”
  “哎~~这话可不能乱说!”
  蒙志全及时打断了众人:
  “兴许国库亏空呢,这么多人等着吃,能有一碗白粥就不错啦。再说大家也有点闲钱的,拿这个钱去城里买点米面,熬过这一季,再发狠发狠,好好种地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