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孟老先生前来面试

  赵景明的到来,意味着,徐克的好日子到头了。
  “知知知府大人,这……这都是下官为您准备的呀,听说您来了康城,怎么的,我也该孝敬您一二……”
  “不知廉耻!”
  赵景明怒的一拍桌:
  “你在府上吃山珍海味,外头的百姓在吃什么?你赈灾赈到什么地方去了?!”
  被赵景明呵斥,徐克连忙起身出来跪下了:
  “知府大人明察,康城并无灾情啊!不是不是,是在朝廷的支持、在下官的治理下,赈灾事宜安排妥当,所有银粮皆以到位,因此,如今并无灾情了呀!”
  徐克一股脑儿的说完,顿了顿,还是抬手擦去了额头上的汗珠。
  他的话半假半真。
  赈灾是假。
  并无灾情是真。
  这些日子以来,康城根本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情况。
  城内城外,更是连一个难民也没有。
  全然不似其他同受蝗灾所害的县城。
  似乎,康城百姓们的庄稼,受侵蚀并不严重?
  又或者,康城百姓们都有存粮意识,即使没了当季的粮食,也还是可以支撑一年?
  以上,都是徐克的猜想。
  他懒得去取证,为什么康城百姓不需要他施舍的清粥。
  他只知道,百姓们不要,他正好全独吞了。
  此时赵景明冷冷望着徐克。
  他是什么人?
  康城的上一任县令!
  怎么可能没有几个眼线,留在城内?
  哪怕只以他的威望,要在康城打听一二,百姓们也会呼朋唤友的配合。
  所以在见到徐克之前,他就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康城之所以没有爆发灾情,不是因为县令赈灾有方;
  而是因为,康城出了一个大善人!
  据说是一位年轻的夫人:
  丈夫在京城高就;
  家中资产雄厚;
  生育能人,一胎三宝。
  那位夫人为了不让康城的百姓们受饥荒之苦,斥巨资从春城购入粮草,分发百姓,已经坚持了很长一段时日。
  不过商人到底是商人。
  分发粮草并不是无偿的。
  只有愿意与其签订养猪承包合同,与其按比例分配养猪收益的农户,才能得到她的资助。
  但即使是这样,她也比只会发粥水的官府强多了。
  何况别人只是在收取粮草费用的基础上,再多酌情收取了一些养猪技术费。
  也因此,她还帮忙解决了农户在养猪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出售渠道的问题。
  赵景明知悉了这些,自然不会相信徐克的一面之词。
  何况徐克的谎话,更是侧面印证了,他所得到的这一情报。
  “来人。”赵景明下令道,“将县令徐克,带去偏殿休息,好生看管,待本官查阅赈灾账目,遍访康城后,再传。”
  他是知府,县衙的人不敢怠慢,连忙照做。
  徐克见他当真要查办自己,惊慌之余,还不忘低声放话道:
  “赵大人,虽然官大一级压死人,但你别忘了,引荐我的青州知州,可也是你的顶头上司!”
  赵景明淡淡道:“带下去。”
  县衙这边查账的时候,孟尽善到访了佟家。
  虽然不是面试自己,但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的佟春草,还是不由得有些紧张。
  这种感觉,甚至比自己要接受面试更甚。
  好在,三个孩子已经接受过了齐博文的高强度培训。
  想到这里时,佟春草正站在自家堂屋中央。
  她的对面,一方茶桌,两张靠椅。
  孟尽善坐在其中一张。
  齐博文站在他的身后。
  “老先生请稍等,家人已经去叫醒孩子们了,没想到先生来得这么早,请先喝杯茶,润润喉吧。”
  佟春草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这么正儿八经的招待客人。
  此时她端着八颗牙的礼貌笑容,嘴都快要笑僵了。
  齐博文站在孟尽善身旁,见佟春草这副模样,心下好不爽快。
  这女子,平日里说浑话取笑我,还对大哥呼来喝去的,这下终于收敛了吧?
  这么想着,齐博文露出嘲笑的表情,看了佟春草一眼后,又得意的挪开了。
  佟春草注意到这一点,却也无可奈何。
  她只能带着假笑瞪了齐博文一眼,然后转向孟尽善时,又把眼睛变成弯弯的月牙形状。
  三个孩子终于来了。
  葛秀芬和郝淑兰也知道,这一次面试非常重要。
  所以为了孩子们穿什么衣裳这个问题,她们整整讨论了一刻钟。
  因此来得晚了些。
  不过,平日里都是菜市场低价审美的她们,今日却将三个孩子打扮得非常贵气、漂亮,同时不失童真、简约。
  白衣蓝领,长袍窄袖,肩上飞鸟。
  男孩子腰间坠一块方形白玉。
  女孩子腰间各坠一块圆孔暖玉。
  活脱脱的小学士模样。
  玉佩都是郝淑兰和葛秀芬,用佟春草给她们的私房钱买的。
  货真价实,并不便宜。
  或许长辈们就是这样,情愿自己穿十几文钱的旧衣裳,也要给后生小辈最好的东西。
  看到孩子们来了,佟春草不禁紧张的搓了搓手。
  忙了这些时日,她还不知道,孩子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呢?
  思及此,她心中不免浮起小小的愧疚。
  等这一批承包猪的收益拿到手,她就休息一下,好好陪陪孩子们吧。佟春草心想。
  思忖间,三个宝贝已经走到了孟尽善的面前。
  这一切流程,齐博文早就交代过他们了。
  而他们觉得好玩,因此也学得十分仔细。
  “佟大宝。”
  “佟二宝。”
  “佟三宝。”
  “见过老先生。”
  他们齐齐说道,接着双手作揖,给孟尽善行了一礼。
  看着孩子们像模像样的动作,佟春草忽然想到了,他们跌跌撞撞学走路的那时候。
  “好、好。”孟尽善道了两声,和蔼的看着他们,问:“识得几个字了?”
  三个孩子笔直站着,大宝先答:
  “回老先生的话,识得一千个字了。”
  二宝跟后:
  “回老先生的话,识得一千八百个字了。”
  “哦?”听到这话,孟尽善瞬间来了兴趣,“识得这么多?不错。”
  其实他心里是保有怀疑的。
  五岁的孩子,能识得一千八百个字?
  岂非神童?
  孟尽善暗暗打算着,待会一定要用最难的一本考书,连齐博文都没见过的,来考考这个孩子。
  一旁的佟春草同样惊讶。
  但作为母亲的她,却绝不会怀疑,自己孩子所说的话的真实性。
  此时她正心想着:
  “太厉害了吧?!不愧是麻麻的乖宝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