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反对

  各方视线,羡慕嫉妒眼红皆有。
  封清歌屈膝行礼谢恩,脊背却挺直,凤眸明亮看着封于禁。
  封于禁牵着女儿的手,看向群臣。
  “从今日起,荣庆开始入朝听政。”
  殿内一时静寂。
  唯有酒杯茶杯砸落之声,接连响起。
  封于禁置若罔闻,威严目光看向一旁自斟自饮的封于明。
  “五弟,还望你多照顾荣庆。”
  封于明随意举了举手中酒杯,道:“皇兄放心,臣弟一定用心辅佐荣庆这丫头。”
  见他神情迷离,眼底却非常清醒,封清歌低下头冷笑。
  这人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给她添堵。
  “陛下,这恐怕不妥。”
  封清歌微微挑眉,看向声音来源之处。
  身穿绫罗绸缎的男人,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已经年近五十。
  薛鸿振。
  她原以为第一个出言反对的会是王左丞。
  视线悄然滑向坐在薛鸿振上首位置的白胡子老头。
  他正抚摸着白胡子,一脸事不关己的模样。
  一点不符合他往日的风格。
  看来她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右丞说说,有何不妥?”
  封于禁冷声询问。
  “荣庆长公主殿下虽身份尊贵,但毕竟年幼,恐怕难以服众。”
  薛鸿振表情正气凛然,却挑了个最无关紧要的理由,恐怕是为了试探父皇的态度。
  封清歌冷眼环顾四周,见已经有人蠢蠢欲动,内心没有一丝波澜。
  想要以女子之身入朝堂,会遭受到的阻碍,她早有差距。
  如今能少一方阻力,已是不错,至于其他。
  眼底冷意划过,封清歌沉静站在封于禁身边,凤眸轻扬,眉目间皆是属于上位者的孤傲威严。
  “有志不在年高,朕相信朕的女儿。”
  封于禁眼神深邃看向薛鸿振,道,“今日早朝之时,禹州知州送来的奏折,你可还记得?”
  “臣记得。”薛鸿振俯身作揖,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陛下提起此事是为何故?”
  “禹州大旱早已在两月之前便递上了奏折,朕和荣庆察觉事有蹊跷,便想深入调查。”
  “荣庆自告奋勇,微服出巡前往禹州。”
  封于禁目光缓缓在众人身上滑动,凡是被他注视的人,皆默默垂首,掩盖眼中的惊涛骇浪。
  “历尽艰辛,终于解决在禹州作乱的乱党,带领禹州将士生擒上百人,缴获不少违禁之物。”
  封清歌离宫之事,在京城算是人尽皆知。
  但他们只以为她是兴致上头,想要外出游玩,根本没有往微服私访上面去想。
  如今突然听闻是她一手解决了禹州之事,内心免不了震撼。
  “长公主殿下高义,臣等佩服!”
  薛鸿振是个感觉到一点风向改变,就会随风倒地墙头草。
  试探出皇帝态度,他绝不会唱反调。
  与他一脉的官员,自然站在他这一边。
  如今朝堂之上,薛鸿振和王左丞王承保的追随者最多,这两人默不作声,剩下就只有一部分顽固老派官员。
  而这些人是最难缠的。
  封清歌略一思索,上前一步道:“诸位大人若是还有异议,可现在提出,本殿绝不追究。”
  “我朝传承上百年,从未有女子入朝堂的先例。长公主今日所为是违背祖宗!”
  一位神情凝重的官员站了起来。
  封清歌认得他,是一位言官,平日里没少弹劾她。
  “敢问梁大人,祖宗规矩律法之中可有明确规定,女子不可入朝堂?”
  梁大人脸色一黑,道:“并没有。”
  “没有先例可以开创先例,既然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没有说不可以,那就是可以。”
  封清歌淡淡一笑。
  “梁大人以为呢?”
  梁大人脸色青红交加,厉声道:“你这是混淆视听!”
  封于禁沉声呵斥道:“梁闾,记清楚你的身份!”
  “陛下!女子当政,阴盛阳衰!不可因宠爱而毁了国运啊!”
  见梁闾一副封国明日就要改朝换代的丧气脸,封清歌耐心一点点磨光,利爪开始显露。
  “朝堂之上诸位大人皆是男子,本殿一人便可阴盛阳衰?梁大人是太过高看本殿,还是认为你们皆是酒囊饭袋?”
  “你!”
  “荣庆。”封于禁既无奈又放纵,“梁大人毕竟上了年纪,莫要太过刺激他。”
  “是,父皇。”
  父女二人根本没有将梁闾放在眼里。
  薛鸿振低头拿起酒杯,专心致志开始品酒,不再关注这件事。
  其余大臣相互看了看,大多数选择明哲保身,只有少数几人站了起来。
  “陛下,无规矩不成方圆!”
  “请陛下三思!”
  “若陛下今日一定要让长公主入朝听政,那老臣只能以死谏言!”
  “臣也是!”
  “臣附议!”
  又是老一套啊。
  封清歌看着已经一群,内心笑出了声。
  眼神冰冷地看着几个站起来的大臣,封于禁侧首看向侍卫,刚准备开口,就听到了熟悉不着调的声音。
  “以死相逼,好戏好戏。”
  封于明晃晃悠悠地起身,打了个一个酒嗝,拎着酒瓶子晃悠到大殿中央。
  见到他像是真的喝醉了一样的动作,封清歌心中戒备骤然提升。
  一身酒气,封于禁忍不住皱眉。
  “喝醉了就回宫里去休息。”
  “那可不行,要是走了到哪里去看好戏?”
  “王爷,此事关乎国祚,岂能如此儿戏!”
  “侯老头,好本事啊,两个字就想给我的大侄女按上一个觊觎皇位的大帽子。”
  侯老头脸色变了变,狡辩道:“长公主入朝听政,谁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是朕要求荣庆入朝,侯荣可是觉得朕也是觊觎身下这把椅子?”
  侯荣瞬间哑火。
  “老臣听闻长公主屡次结交大臣,恐怕早有争权夺利之心,陛下万万不可被蒙蔽!”
  头发花白的大臣站了出来。
  封清歌冷冷一笑。
  “传闻最做不得真,龚大人当了这么多年侍郎,因捕风捉影之事被言官弹劾了多少次。难道本殿说一句‘苍蝇不叮无缝蛋’,你就会心甘情愿认罪?”
  “你这是强词夺理!”
  “若不是龚大人胡搅蛮缠,本殿又怎么旧事重提?”
  凤眸冷然扫过几位反对最激烈的大臣,封清歌掷地有声道:“本殿今日承诺。若是本殿入朝听政后,做出一件对我朝不利之事,本殿自请降为庶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