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两个找茬的

  “我大概看了一下,这实际上是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的剧本。这里面有好多单本,多的几十页,少的也七八页,咱们一本本翻看。看什么呢?先不说。”宋琦一顿,又说:“先说不看什么。以剧作者的口气的叙述文字,不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等都不看。对场景、气氛、布景、灯光、音响等方面的要求,也不看。这些都属‘舞台指示’。不看。台词部分中的对话、独白、旁白等也不看。”
  “那我们看什么?”芙蓉问。
  “只看台词部分里的唱词。找出韵脚,只把韵尾写在纸上。都听懂没?”
  “懂了。”二人回答,开始抽8开纸本。
  宋琦也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找到唱词部分的韵脚,再把相同韵尾记到白纸上。
  “铃铃铃……”闹钟响起。
  “都差一刻五点了,过得真快。”芙蓉翻看了十几本。纸上却寥寥几个拼音组。
  “还有四五本,弄完再去五中?”姚舞翻了七八本,纸上拼音组和芙蓉的差不多。
  “不用了。”宋琦看看三人纸上的拼音组数相差无几,心中有了数。“没必要都找完,我只是看一下写唱词之人的功底和习惯。”
  “看出什么了?”芙蓉问。
  “循规蹈矩,创新不足。”
  “就从这几个拼音上,看出来的?”姚舞问。
  “你们看韵脚写韵尾,我可是从头背到尾。走吧。”宋琦起身,双手抬起二人胳膊说,“去晚了,可不好。”
  “走就走。”姚舞很决绝地站了起来。
  “宋琦,不去不行吗?”芙蓉仍懒在凳子上。“我姐也不让你去。”
  “要不你们在家等我?”宋琦问二人。
  “我要去。”姚舞双臂做着扩胸运动,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厨房。
  热完身,洗手,她在做上战场前的最后准备。
  “不去行了?”芙蓉拉着宋琦的胳膊。
  “不能不去。”宋琦答。
  “那好吧。”芙蓉终于起身。
  ……
  去五中的路上,三人行,芙蓉在前,宋琦居中,姚舞垫后。只一辆车。
  下楼推车时,姚舞车子倒了,扶起来发现车链子掉了。
  装链子费时脏手,宋琦索性一车带两人,等回来时再安链子。
  由于前面带着人,姚舞没法享受先坐后骑的待遇,但能近距离挨着宋琦,姚舞还是很开心的。
  此刻姚舞侧坐在后衣架上,左手扶着衣架尾,右手扶在宋琦的腰间,两条腿随意摆动,很是惬意。
  “你咋认识我姐的?”侧坐在横梁上的芙蓉扭头问宋琦。
  “嗯?你说什么?”宋琦眨眨眼,示意芙蓉姚舞在坐后面,不方便说。
  “不说算了。”芙蓉会意,转头看向前方。
  其实不是不方便解释,而是没法解释。与其自己瞎编与她姐认识的过程,不如她回去问她姐,让她姐自己编。
  百十米前就是五中的校门。
  铁栏杆交错的校门紧闭。
  校内安安静静,一个人影也无。
  学校就是这样,放学铃声响之前,门可罗雀,万籁俱寂;一旦响起,门庭若市,人声鼎沸。
  校门隔条马路的对面,是电厂一排四、五层的家属楼。楼下初高中学生、社会小青年三五成群的聚集。有上百人之多。
  “人那么多!”芙蓉小声地说给宋琦听。
  “咱们来早了,他们还有好多没来呢。”宋琦瞄了一眼。
  “你咋知道?”姚舞问。
  “你看他们是一伙一伙的,每伙人都相隔一段距离。说明他们互相还不认识,组织者还没来。”宋琦分析道,“现在这帮子都有百十号了,一会儿至少还得来这么多。”
  “哧——”马路中间,一个戴一顶内垫一圈硬纸军帽的小子,模仿了一声自行车漏气的声音。
  “没气啦!”身旁一个上穿黑开襟下穿黑灯笼裤的家伙怪腔怪调的叫。
  宋琦寻声瞪去,车速放慢。
  “轱辘挨地咯!”黑开襟像是练家子,皮肤黝黑,胳膊粗壮。
  硬军帽和黑开襟估计是到校门口踩点探风的,现在正过马路返回大部队。见宋琦带两女的,便出口调戏。
  “哎,轱辘不挨地挨哪儿?挨他仨谁的**里,你说?”硬军帽仗着黑开襟会武术,有恃无恐地叫骂。
  这边就宋琦一个男的,他那边俩,更别说十几米外还有他们的大部队呢。
  宋琦停车,姚舞跳下车,怒视那俩人。
  宋琦让芙蓉下来,芙蓉不下。“别跟他们计较,咱们先进学校吧。”
  “你先下车再说。”宋琦瞥了一眼那两小子,算计最佳出手距离。同时喊了声“姚舞,扶一下车。”
  硬军帽很不喜欢姚舞恶狠狠的目光,指着姚舞大骂:“他娘的!肥猪再看,老子把你狐狸眼抠出来当弹子。”
  硬军帽边骂边拉着黑开襟就要冲过来开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