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我有个堂弟,如今在佛山,身家约有千万或亿。开着好几家公司,有餐饮的连锁店。
  总而言之是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
  是这个人,让我觉得我看到了道德经里的那种为人处世的状态。
  李先生刚离岗时我们开了个小店做手工糖。那会儿这个堂弟逢年过节便和我订上几十盒。也算是个大主顾。
  只是我后来没干了。
  我妈开了个肉团的购物群。堂弟也在群里买了好几次东西来送礼。每次买都是十来二十件。
  而且在家族微信群里,有一天大家在祝福一个叔叔生日时,堂弟也发了一段话,伯妈做生意,大家多多照顾。
  就觉得还是让人心暖的。
  从他身上,我看到淳良两个字。
  我妈说,堂弟做人做事,都特别随和。
  我觉着淳良两个字更加合适。
  他不做作,也不耍心眼和手段。能让人感觉到,他有心,淳朴,心地良善。
  这大约是黄帝内经里,长而敦敏的一种体现。
  这样的人,到哪里都会很受欢迎。
  我看到他在群里面发的一些图,几乎每年都会去寺庙里呆一段时间。
  上早课,听经等等。
  当然,这也是实现了财务自由才可能随心所欲去做的事情。
  但也说明一个人的信仰。
  而其实,更让我感慨的是他的随心之意。
  既然是熟人,你刚好在做小买卖,我刚好需要送礼,我便在你这里买。在哪里买不是买呢。
  但对我们来说,其实意义不一样。
  真的不一样。
  是一种公平的关心。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越过越俗的那一种人。
  曾经在上小学和初中时我也有过那样的状态,特别清澈透明的一种状态。我完全安然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和同学说三道四,也不会关心谁和谁好上了,谁又比较招老师喜欢。我根本不知道要去在意这些。不是不在意,而是根本不有这些要在意。这应该才是真正的至纯。
  上课对我而言是一种和老师心灵交汇的享受。
  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成绩,我成绩很好。人也过得轻松安乐。是班长,是学生会**。是老师都喜欢和我么别人同学。
  和其它同学关系并没有特别好和特别坏。也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圈子。大约这就是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但上了高中后,因为是寄宿,而且进入了市区,非常不幸,我学会了一样东西,叫自卑。
  等上班 以后,我更是丢失了那种状态。开始融入周边的圈子。会家长里短,会三姑四婆。
  于是,有了对比,有了各种负担和欢喜悲伤。
  这其实是一种人性的悲哀。
  我想,堂弟目前的状态和我曾经的那时候的状态有些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在学了道德经以后,又联想下这些,我更加佩服老子了。
  老先生不止自己有这样通澈的状态,还研究透了这种状态,而且还有宏愿,将这些人性的秘诀写下来,希望能让大家学习,从而也拥有这样的状态。
  要想学会,真的很难呢。
  我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学会,重回那种如透明一样的人性中去。自然而然。从不刻意。纯粹,自由。随性。平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