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朱友孜举才

  与刘学义一同前来的随从们,看到这个在徐州一手遮天的男人,竟然冲人下跪。
  一时间,也是震惊不已。
  并暗暗猜测起这些来人的身份。
  “嗯,起来吧。”朱友孜一脸庄严道。
  这刘学义曾在京都任官,朱友孜与他有过一些交情。
  这一次与弟弟妹妹一同游历,一来是体察一下各地的百姓们生活如何。
  二来,也有一些与各地官员联络感情的意思。
  毕竟朱友孜作为当今的皇储,不出意外的话,早晚有一天要继承大梁的大统。
  到时候,他也需要更多的支持者,来方便自己的布政。
  “殿下这次要在徐州落榻多久?”刘学义小心翼翼地问道。
  康王的到来,虽然可以让他与康王拉近关系。
  可是康王也会察觉到徐州的一切。
  但凡有什么问题出现在康王面前,也将对他的仕途造成极大的冲击。
  “计划有变,这次就不在徐州落榻了,帮我准备一下车马,我要回京都了。”朱友孜道。
  刘学义闻言愣了一下,却也不敢询问原因,只是低着脑袋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待刘学义安排好一切后,朱友孜一行人便快马加鞭地朝着京都赶去。
  这一道路过应天府、开封府、颖昌府,最终抵达京都河南府。
  待他们回到京都后,自然第一时间向当今的大梁皇帝朱恒请安。
  见到久出归来的孩子们,这个大梁最有权势的男人,也露出了一丝溺爱,道:“都起来吧。
  孜儿,你们此行比预期的时间回来得早了些啊。”
  “父皇,此行因为有了意外的发现,故而才提前回来。”朱友孜恭敬地答道。
  朱恒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道:“你们先下去吧。”
  待朱令雅与老四离开以后,朱恒才开口问道:“什么事情?”
  “我们从楚州搭船前往徐州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乡野的奇人,本想将他引入朝中为官,却被他拒绝。”朱友孜道。
  “何等奇人,让你回来第一时间就与我说此事?”朱恒也来了一丝兴趣。
  朱友孜这时却拿出许朝闲赠自己的字,递了过来。
  朱恒拆开看了一眼,点了点头,道:“字儿不错,这题的词,也有点意思。”
  相较于朱友孜看到这两句话的激动,朱恒则淡然多了。
  毕竟作为大梁王朝的皇帝,他已经不需要这句“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激励。
  反而觉得赠予朱友孜这句话的人,有一点谄媚意图。
  朱友孜则又道:“我们当时化名登船,就经历了许多波折。
  随后他又与令雅发生了一些矛盾。
  两人除了比拼武艺,还比拼了棋艺和书法。”
  朱恒闻言似是想到了自己这女儿,脑袋中也渐渐复原出那个场景。
  “令雅赢了几场?”朱恒问道。
  “一场没赢。”朱友孜道。
  “嗯?”朱恒愣了一下,他能想到自己的女儿会输掉书法。
  毕竟朱令雅的字虽然写得漂亮,可是比起这人的字,却是少了一股神韵。
  让朱恒没想到的是,自家女儿竟然一场没赢。
  要知道作为皇家的子嗣,朱恒虽然对他们有溺爱的时候。
  可绝大多数时候,朱恒都是极其严厉的。
  因此朱令雅不管是武艺还是书法,都应该在同类之中出类拔萃才是。
  结果与一个无名之辈比试,却落得一个一场未赢?
  这让朱恒如何能接受。
  “那人可是什么大家子弟?”
  “并非如此,我打探了一下,只是六合下面的一个乡民。”朱友孜说着又道,“刚开始令雅与其比试拳脚的时候,还能占一些优势。
  可第二天再与他交手却就一败涂地,对方更是用令雅的招式,击败了令雅。
  我猜测这人应该是少有的天赋异禀。”
  “棋艺也是如此?”朱恒不解道。
  他女儿已是京城第一棋手,为何会输给这个小小的乡民?
  “双方只下了七十一手,令雅就已经投子认输了。”朱友孜答道。
  听闻这话,朱恒也是瞪大眼睛。
  要知道将棋盘摆满,可是需要将近两百手。
  若是算上打劫提子,那流程将变得更长。
  因此围棋有些时候,也是一场体力博弈。
  可对方却只用了七十一手,就让令雅投子认输。
  这样的话,这家伙的棋艺得多么厉害?
  这其中难不成还有什么隐情。
  “随后我与令雅复盘了一下棋局,我执白子,依然轻松赢了令雅。”朱友孜又道。
  听闻这话,朱恒才明白,对方不光七十一手赢了令雅。
  还是巨大的优势获胜。
  要不然自己这棋艺不精的儿子,如何能用残局击败自己的女儿。
  这高超的棋艺,也让朱恒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许朝闲多了一些重视。
  “你手里这幅字,就是他们比试书法时所题之字吗?”朱恒问道。
  朱友孜闻言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是临别时,我让他赠予我的。
  他们当时比试时,所题的字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