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问策

  “可是,苏家皇粮的买卖,就是他们敲定了。
  我认识的所有官员,都知道他的这层身份,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苏又萌委屈道。
  “呃……”许朝闲眉头锁在了一起。
  “你是说,他真的是康王殿下?
  不是因为手段通天,让你误以为他是康王?”许朝闲又问道。
  苏又萌摇了摇头。
  “那他有没有从你这里所要什么好处?
  骗子往往都是先给你一些好处,再从你这里获得更多的回报,他们的套路我最熟悉了。”许朝闲又问道。
  “没有啊,只是告知我,北方战事所需的粮食,得按时送到。”苏又萌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
  其实对方还是有所诉求的,只是这康王的诉求,苏又萌也不好意思告诉许朝闲。
  “这么说,是我误会了他?”许朝闲眉头锁的更深了。
  苏又萌揉着自己的脑袋道:“你真有可能是误会他了。”
  许朝闲这才与苏又萌一同回到屋内。
  刚刚落座,许朝闲就一脸严肃道:“老弟,你跟我说句实话,你到底是谁?”
  朱友孜也是一头雾水。
  刚才他们两人一同出去的时候,朱友孜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现在又直接问这话,朱友孜苦思了许久。
  才意识到了问题,难道他是在问康王的事儿?
  “我就是朱友孜啊。”朱友孜答道。
  “我的意思是,你到底是与皇储私交甚椟,还是大梁王朝的皇储?”许朝闲又问道。
  “我其实就是大梁王朝的皇储……
  当初为了不影响我们两人的交际,这才骗你,说与当今的皇储私交甚椟。”朱友孜慌忙解释道。
  “那她呢?”许朝闲指着一边的朱令雅道。
  “她是我妹妹啊,也就是安阳公主。”朱友孜答道。
  许朝闲这时整个人都麻了。
  敢情你们都在骗我啊。
  一个跟我说介绍公主,一个跟我说介绍工作。
  一个个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话啊。
  看到许朝闲很生气,朱令雅和朱友孜都有一些尴尬。
  “我要是当时早知道你的身份,早把你们扔下船了……
  谁乐意和你们产生交际啊……”许朝闲是真的不愿意参与到这皇子的派系争斗之中。
  这事儿风险太大了,弄不好就得把自己给殃及了。
  “你别这样说嘛,我跟我哥也没有恶意,我们保证朝堂中的一切,都不会殃及到你的。”朱令雅慌忙说道。
  这是一旁的苏又萌人傻了。
  许朝闲倒地给这倆人灌了什么迷魂汤?
  可以这么趾高气昂的和他们说话。
  偏偏这些皇家的子嗣,在他跟前还显得这么卑微?
  好像许朝闲是皇子,他们才是攀附权贵之人。
  “你呢?”许朝闲看向一旁的朱友孜问道。
  “我也保证,朝堂之中的一切,都不会殃及到你。
  咱们的私交,不会被外人所知。”朱友孜保证道。
  许朝闲脸色这才好看一些,道:“上酒吧,我都饿坏了。”
  下人们这才在朱友孜的示意下,开始陆续上菜。
  直到许朝闲提醒苏又萌开动的时候,苏又萌都觉得一切有些不太真实。
  他本以为这次的宴会,会是小心翼翼的渡过。
  毕竟他们这些白身,遇见大梁王朝的皇家子弟,自身就矮一截。
  不惯是说话还是什么的,都得小心翼翼。
  可现在,苏又萌总觉得小心翼翼的是对面的这两位康王与安阳公主。
  最放得开的,反而是许朝闲。
  这会儿只见他一个人大快朵颐,吃的毫无负担。
  苏又萌则只能小心翼翼浅尝几口。
  待大伙儿酒过三巡,见气氛差不多了。
  朱友孜这才开口道:“不知许大哥,对北面的战事可有什么看法。”
  苏又萌一看他们聊到了此事,便开口道:“公主殿下,我们到一边聊聊?”
  朱令雅闻言直接起身道:“好啊,正好我也不想听他们聊这些事情。”
  说着两个女人便起身到一边去闲聊。
  桌面上也只留下了许朝闲与朱友孜两人。
  “你想问什么看法?”许朝闲看着这一桌餐菜与美酒的份儿上。
  决定与他聊上几毛钱的。
  “大梁王朝与他们交战多年,一直得防备北方蛮族的肆扰。
  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防备或者击败他们,因此年年都得耗费巨大的财力,来处理此事。
  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大梁王朝的民生。”朱友孜感叹道。
  对于这个事情,不光他们没有办法,就连满朝的文武官员,也拿不出来一锤定音的方法。
  朱友孜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看看能从许朝闲这里得到有用的建议不。
  许朝闲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事儿也不是不能解决。
  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此事。”
  “很多办法?”朱友孜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
  满朝文武愁掉头发的事儿。
  到他这里,却有了很多办法。
  这许朝闲要不是吹牛,那可就太厉害了。
  当即朱友孜便又道:“快说说。”
  许朝闲犹豫了一下,还是在开口前,来了一个免责声明。
  “我只是说一说我的办法,成不成我就不知道。
  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别赖在我身上。
  其实,北边的契丹国与我们发生战争,无外乎是资源匮乏,难以抵挡寒冬。
  只有不停的从我们这里劫掠物资,才能让他们生存下去。
  既然如此,为何不谈和呢?”
  “谈和?”朱友孜一脸不解道。
  谈和能解决的问题,我还用得着来找你啊?
  “是啊,与契丹国谈和,然后经过协议允许双方通商。
  这样大梁王朝的粮食、绢布、瓷器、香料可以流通到契丹国。
  待契丹人人能够丰衣足食了,又怎么会年年来肆扰大梁呢?”许朝闲又道。
  实际上,解决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战通商。
  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尽管年年岁币受人诟病。
  可实际上,也确实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冲突问题。
  是的大宋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修生养息的机会。
  只可惜,他们没有在这段时间内发粪涂墙,以备后患。
  而是在安逸富足的基础上混吃等死。
  等新的蛮族崛起以后,没了斗争经验的大宋,自然而然就芭比q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