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报纸是把,双刃剑!

  项燕提出的构想打动了赵隆基,他觉得完全可以试一试。
  于是就叫项燕把这个想法下去整理成书面材料,到时候呈上来,上书房的大臣们可以一起研究研究。
  项燕便领命回去准备材料。
  所谓的准备材料有点像是写论文,对于这件事项燕可是轻车熟路了。
  写了一会。
  闲不住的项玉月又摸进了项燕的书房,想看看他在干什么。
  “二姑,你盛京坊就完全没有需要忙的事吗?老在我身边晃什么?”
  不用抬头项燕都知道进来的是项玉月,因为只有她敢在不通报的情况下,就直接进项燕的书房。
  就连便宜老爹项国忠要进来,都会先敲门,等项燕回应了才会进门。
  项玉月本想悄悄靠过来吓一下项燕的。
  没想到刚进门就被发现了。
  这臭侄子的耳朵是真的灵啊。
  既然被发现了,她也就大大方方地回应:
  “盛京坊的事已经全部交给我自己的管家去做了。”
  “如果要自己动手的话,那还当掌柜的干嘛,还不如去打工。”
  项燕便摇了摇头: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一个形容你这种人的词叫,甩手掌柜。”
  “你就不怕你那管家偷偷把你的财产给转移了?”
  “别哪天又哭着来找我,说自己的盛京坊倒闭了,还欠了几百万啊。”
  “切。”项玉月嗤之以鼻。
  “别说我现在总领密门事务,他就是拿了我一粒米我都会知道。”
  “就算没有密门,只要小妹还在皇宫里当贵妃,只要大哥还是当朝右相,只要你依然是皇上面前的红人。”
  “你们三但凡还在一个,再借那小子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打我的生意的主意。”
  项燕听项玉月这么一说,顿时失笑。
  却是在笑自己。
  自己这又是用现代的思维来考虑封建王朝的事了。
  项玉月说的对。
  这可不是什么法治社会啊。
  即使存在大周律法。
  但只要是封建社会,只要存在皇权。
  这个社会都始终是人治大于法治。
  项玉月的管家但凡敢拿她一两银子。
  不管你手续如何合法,做得事如此干净漂亮。
  但,但凡项玉月有一点儿怀疑。
  甚至都不需要有证据。
  凭着项家的势力。
  都能把那个管家的家给抄了!
  所以如果不是同阶级的人的话,真就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打项玉月生意的主意。
  项燕笑道:
  “你可真是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给玩明白了啊。”
  项玉月骄傲得一挺鼻子:
  “那可不!”
  说话间项玉月也靠过来了,看清了项燕在纸上写着些什么。
  开头的标题是:
  论报纸在抢占舆论高地上的作用,以法治类新闻为例。
  第一个方面:
  宣传大政方针
  法治新闻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主要报道国家法治工作的大政方针。
  向社会大众展示优秀建设成果,树立良好的法治形象。
  第二个方面的作用。
  具有普及法律规范。
  法治新闻具有普及性特点。
  自大周成立以来,我朝律法建设进程不断完善,走向更高峰。
  而通过报纸向全国人民以及地方官吏进行庄严宣告,无疑是最合适的途径。
  第三个引导作用:
  引导百姓评论方向。
  从特定的事件中抽离出关键的法治信息予以评论,可以生动、妥善地进行报道。
  让受众群体既能洞悉事件概况又能够及时了解各种法律活动,动态分析律法发展进程。
  第四个方面的影响:
  公示法治建设信息
  法治新闻具有公示性特点。
  能够在律法建设过程中公示各类信息。
  从而将立法、司法、执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公之于众。
  可以起到良好的鼓舞、促进作用。
  项玉月看完,建议道:
  “你也不能光说优点,不考虑缺点不是,我觉得你应该把你说的这个叫报纸的东西,它有什么负面影响也考虑进去。”
  “急什么,我这不正在想该怎么写嘛。”项燕说。
  项玉月便嫣然一笑:
  “正好你二姑我现在有空,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替你参考参考。”
  项燕顿时高看了项玉月一眼:
  “你终于找到自己能发挥作用的场合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这算是废物利用吗?”
  项玉月顿时柳眉倒竖:
  “你这臭家伙,我好心帮你,你就是这个态度?”
  “那好,你自己想去吧,我去休息了。”
  她说完话便扭头要走,项燕却是一把拉住她的手。
  “对不起。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不自觉地就会开始怼你。是我不对,请再给我一个机会。”
  项玉月眼珠子一转:
  “听说三妹那新进了一批海味,可宝贝了,我前两天去她那吃饭的时候她都不给我上,不如我们明晚一起去吃好不?”
  “把你那土豪的劲拿出来,直接甩几百两的银票到她脸上,看她给不给我们上!”
  项燕顿时满脸黑线。
  早知道就不拉住她,任她回去睡觉好了。
  这一顿饭就要吃几百两银子。
  就算是皇帝来了也顶不住啊。
  但事已至此,没办法也就只能认下。
  项玉月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那你快说吧,我给你把把关,再出谋划策。”
  项燕开始说起他的想法来:
  报纸宣发之后,随之而来的影响可能是激化人民的讨论热情。
  所有人都在抒发自己的观点,带来的影响就是舆论传播会具有极大的随机性。
  这种交流迅速而频繁。
  另外。
  当某些传播速度快或发酵时间短的大型群体性事件发生。
  可能会引起广泛范围的百姓聚在一起争论。
  特别是那些涉及人身利益,触动民众心理敏感点的事件。
  更会引起百姓讨论的情绪。
  导致舆论烈度加大。
  另外,因为报纸的覆盖面特别广,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全面。
  并且当报纸发行之后若取得较不错的反响,那报纸发行的权力很可能会下发到各地方官府。
  这就会带来报纸信息过分多元化的发展。
  当某些重要的事发生后,而事件涉及的团体或个人没有表现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态度。
  就很容易在后续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产生舆论旋涡。
  再进一步地引发更广泛、更严重的讨论和关注。
  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引发舆论高潮。
  最终导致对相关个人或团体的形象造成损害。
  进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