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记住是谁给你们饭吃

  修建大粮仓,光有建筑材料是不行的,还得有工程师。
  光靠在这里招来的这些长工,绝对造不出符合赵诚要求的粮仓来。
  赵诚打开系统,看了看工程师的价格。
  【初级建筑工程师:100万。】
  果然最贵的是人才啊!
  “建筑工程师必须要有!我要在这有限的地盘上,建造出高楼大厦!打造一片桃源圣地!”
  暂时钱不够,没关系。
  到晚上,就够了。
  赵诚骑着马,看着远处一片榆树林。
  半天功夫,这片榆树林已经被伐出一个豁口来,成片的榆木倒在地上。
  枝叶简单地修剪掉,就是好的木材。
  看着这些木材,赵诚心情愉悦。
  这都是钱啊!今天晚上,至少几百万到账!
  有钱买粮,人心安定。
  “武装力量一定要搞好。得给小旗战士选好武器!”
  赵诚打开系统商店选武器。
  “应该搞一挺重机枪架在土墩上。”
  一挺重机枪架在土墩上,想想就霸气。
  冷兵器的军队,来再多也是被横扫的命啊!
  武器区种类繁多,赵诚最中意的是m134速射机枪。
  选择购买的时候,却发现没反应。
  “咦?难道系统出问题了?”
  赵诚慌了。
  这里是宣府重镇,大明边军云集,一年后又有鞑子压境。
  如果没有系统,他搞不赢啊!
  然后,赵诚发现,系统没问题。是他看得不够仔细。
  在m134速射机枪选项图片的右下角,有一把小锁的提示。
  这个选项是锁定的,还没有达到开放标准。
  “嚓!”
  赵诚一项项看过去。
  发现武器区大部分热武器商品都是锁定的,冷兵器几乎全部解锁。
  热武器的话,只有棉花火药,定装弹药包,前装滑膛枪……
  “还好有棉花火药!”
  赵诚庆幸。
  如果棉花火药解锁不了,只有黑火药的话,那就苦逼了。
  黑火药威力太差,用来做烟花爆竹还差不多。用来做枪弹的话,威力跟弓箭差不了多少。
  这也是早期前装滑膛枪跟弓箭并存使用了很长时间的原因。
  并不是前装滑膛枪差,而是火药不行。
  有定装弹药包,有前装滑膛枪……在这个时代已经能做到横扫了。
  更何况,以后还可以解锁更多热武器。
  赵诚又仔细看了看。
  还好,基建区和生活区锁定的商品不多,最起码他目前能用到的商品都没有上锁。
  前装滑膛枪四千五一把,赵诚买了十把。
  定装的子弹5块钱一发,先买了200发。
  强地火路墩的墩兵们,直接越过冷兵器阶段,列装火枪。
  因为假想敌是大清……现在还叫大金。
  要到1636年,也就是崇祯九年,才会改号大清。
  当然,赵诚已经在这儿了,估计他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
  此时的后金军队正处于上升期,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
  赵诚想要训练冷兵器军队打败他们,难度好比登天。最起码一年时间肯定不行。
  只有大跨步走捷径。
  “干脆一步到位!”
  赵诚一咬牙。
  又买了7套鸳鸯战袄。
  系统商城里的钱,几乎花光了。
  当他带着10支前装滑膛枪,7套鸳鸯战袄回来的时候,刘飞都震惊了。
  “头儿,您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好东西?朝廷不会这么大方吧?这是什么火铳?如此精良!”
  刘飞算是见过世面的。
  火路墩的装备,就有两支火铳。
  但那火铳,都是陈年老旧,平时没人敢用的。
  因为太容易炸膛。打不死敌人,先把自己给炸死了。
  赵诚带回来这些火铳,明显不一样啊!
  太精巧了!
  “朝廷肯定不会这么大方!是俺叔跟流贼作战,发了笔财,托人给俺送来的。”
  赵诚永远是这个借口。
  从起步,他就要手下人把他跟朝廷分开了。
  这东西,吃的,喝的,都是他给的,不是朝廷给的。
  “鸳鸯战袍,先每人一身。火铳,每人一支。”
  七名新墩兵分发到鸳鸯战袍和火铳,穿在身上还有些不敢相信。
  “这都给俺了?”
  有吃的,有喝的,还有新衣服穿……感觉跟做梦一样啊!
  “当然是真的!都已经穿在你身上了,还用怀疑吗?”赵诚笑了。
  “谢谢头儿!现在就算真的让俺立刻开拔,立刻去打仗,俺也认了!”
  值了!
  一众墩兵现在都是这种感觉。
  赵诚发现,这些军户们,其实并非真地那么不堪。
  史料中记载,大明边军不堪一击。
  面对满清军队,几乎都是一触即溃,不但不能野战,后来守城也不行……
  几倍的军队,都打不过人家。
  大明百姓,难道天生怕死吗?
  不是这样的!
  只是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军饷被克扣,常年拿不到粮饷,不要说养活家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谁还肯拼命?
  “都是我大明好男儿啊!是朝廷对不住你们!”
  赵诚伸手,在面前一名墩兵肩膀上拍了拍。
  刘飞看了赵诚一眼。
  作为小旗官,赵诚当众说朝廷的不是,似乎有些不妥。
  但是,这些墩兵们根本没意识到。
  赵诚当然是有意如此的。
  他就要从细节,一点点给大家洗脑。
  他花钱装备出来的军队,只能效忠于他一个人,只能对他唯命是从。
  晚饭做好,墩兵们先吃。
  赵诚亲自掌勺,给大家发饭。
  包括刘飞和牛大力在内,九名士兵排成队,轮流上前领饭。
  一大包馒头,大碗的羊肉。
  “谢大人!”
  “谢大人!”
  这是赵诚对大家的要求。
  要懂得感恩。
  要知道,这饭是赵诚给他们的。
  他们必须大声向赵诚道谢。
  墩兵们吃完饭,才轮到那些长工们。
  干了一天活,这些长工们却都是异常兴奋。
  一路说说笑笑,过来开饭的时候,随着走进火路墩,都安静了下来。
  火路墩下,十名墩兵都是穿着崭新的鸳鸯战袄,手里拿着崭新的火铳,笔直地站成一排,威风凛凛。
  这是刘飞训练一天的成果。
  这些新兵们站着不动,看起来倒像是那么回事。
  当然,赵诚知道他们只是样子货而已,用来起威慑作用。
  不要说打仗了,连火铳都不会用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