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散播消息

  黄山镇衙门后院。
  整个黄山镇拔尖儿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
  但此时一个年龄仅仅四五岁的娃娃坐在了首位。
  旁边众人却还对其恭敬无比,一个个小心翼翼的奉承着。
  此时朱高煦坐在主位,笑呵呵的和周围众人聊着天。
  一群人虽然语气非常恭敬,但话里话外都在打探他的虚实。
  对此,朱高煦应对起来也算是游刃有余了。
  来到北方,朱高煦才有一种回家后的感觉。
  不论是官员还是当地的豪强,对朱高煦都算客气。
  这一切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朱高煦郡王的身份。
  更主要的是他老子朱棣和外公徐达在北方确实很有声望。
  一些个世家大族、当地官员以及富商都愿意卖朱高煦个面子。
  这一点是朱高煦之前你没有想到的。
  既然眼下开局不错,朱高煦自然不会放过这些优势。
  有这么多人帮忙,朱高煦表示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诸位,本王此次叫诸位前来,想必大家心中也已经猜到了个大概。”
  朱高煦话音一落,在座的既然对视一眼后,纷纷起身抱拳道:“王爷但有所命,我等鼎力相助。”
  听到这话,朱高煦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诸位所言,小王心中感动,想我大明有诸位栋梁,乃我大明之福。”
  要人家帮忙,自然得说点好听的。
  人家真金白银的往你身上砸,再不口头嘉奖一下属实说不过去了。
  至于效果也确实不错,虽然朱高煦没有开口,但既然这么说了,既然也挺乐呵。
  想着一会儿出手,大不了多出两分力。
  就在众人想着的时候,朱高煦终于是开口了。
  “诸位,小王也不绕弯子了。”
  “小王请诸位前来,主要是有两件事相求。”
  “请诸位务必帮我。”
  听到朱高煦的话,所有人都知道正题来了。
  一个个都打起精神,对视一眼后再次起身回道:“吾等定竭尽全力相助王爷!”
  听到这话,朱高煦也不管真假,点了点头道:“小王先谢过诸位了。”
  “其实第一件事,小王想请诸位找人将一条消息传到南方。”
  说着,朱高煦话音一顿。
  其他人听后则一头雾水。
  本以为朱高煦一开口会是让他们出钱出粮。
  他们已经做好了出点血的打算了。
  但没想到朱高煦第一件事儿竟然是让他们散布消息。
  其中一富商不明所以的问道:“小人斗胆请问王爷,不知需要我等散布什么消息?”
  朱高煦见此,微微一笑道:“散布的消息很简单,就说本王在北方大肆收粮,其中粮价比北方粮价多出一倍有余。”
  “限时不限量,时间有限但有多少本王就收多少。”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在座的都是黄山镇的大户。
  生意不仅在黄山镇,其他城镇也都有他们的买卖。
  其中不乏一些粮食声音。
  其中一个粮商更是比其他人更能明白现在的粮价。
  要知道,现在北方可是灾情遍地。
  粮价本就比南方的粮价多出了六七成。
  现在朱高煦又以北方的粮价作为标准,再去翻个一倍多。
  这里外里,南方的粮商不得赚疯了?
  而且这个价格北方的粮商也能吃到肉啊。
  关键是无限收购。
  这就很离谱了。
  为什么北方的粮食这么贵,南方的粮商却很少有来北方做买卖的。
  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已经被北方的粮商占满了。
  他们来最多也就是喝个汤。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没多少人买得起。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贵是贵了,但老百姓没钱,买不起粮。
  消费人员变少,加上不是本地人。
  所以南方的粮商自然不愿意来北方做生意。
  但是现在明显就不一样了!
  朱高煦说了,限时不限量。
  这就说明消费人员这个问题解决了。
  市场足够大,本地人吃不完这么大的蛋糕,不介意外地人来分享。
  当然,有这么大的利益放在面前,就算本地人介意也没什么用。
  那些南方的粮商肯定会蜂拥而至。
  而且带来的粮食数量绝对是恐怖的。
  毕竟朱高煦也说了,限时不限量,谁知道第一回赶趟,第二回来了以后万一朱高煦不收购了,那不完蛋了。
  所以按照那些商人的尿性,肯定是一次性赚个彻底。
  而后果也可想而知。
  除了朱高煦损失了一笔无法计算的重款以外,所有人都很高兴。
  朱高煦花这么多钱买粮是为了什么?
  总不能是自己吃吧?
  那想都不用想,是为了北方的灾民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