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破局之法!

  看着脸上得意之色渐渐凝固,随即一点点消退,进而转化为某种悲怆的林赋,顾北川挑了挑眉,语气带上了几分关切:“怎么了?没事吧?”
  此事与人家林赋本无半点干系,对方却利用皇城司的关系尽心尽力地探查。
  怎么说起来,都是他顾北川欠了一个人情。关切一些,也是应该的。
  林赋闻言,又张了张嘴,道:“没...没事。”
  同时在心底欲哭无泪,自己总不能告诉这个天杀的,我被你气昏了头吧?
  就因为你能从只言片语中揣测出我探查了数日之久的消息。
  若是这样说,未免显得自己小肚鸡肠,嫉妒贤能了些。
  所以这打碎的牙,只能往肚子里咽。
  见林赋没事,顾北川也就放下心来。但是仔细思索片刻,便不由得再次拧眉。
  说句实在话,这招贤策确实是条出路。
  可若真要说这条出路如何宽阔,倒真不见得。
  毕竟,这是武宗一朝的法子。
  到仁宣这一朝,不说弃用,至少是已然荒废了多年。
  一来,科举已然能囊括天底下九成九的英才。
  二来,用这等方式招纳贤能,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岂不是彰显朝廷的无能?
  所以,对文治武功,样样不俗,立志要成为一代圣君的仁宣帝而言,这并非什么良策,而是迫不得已之下的无奈之举。
  只怕其对招贤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对于是否能找到治水的大才,心中也不抱希望。
  既然此策在仁宣帝眼中不占分量,又有五大世家从中作梗。
  顾北川有理由怀疑,就算自己当真接下了这招贤策,甚至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可这建议,又是否真能递呈到仁宣帝的案牍上。
  八成是不能的。
  不过,这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见顾北川陷入沉思,林赋便知晓,此人心中已有定计。
  再加上他在皇城司当值,公务繁忙于他而言,当真不是一句虚言。
  于是便拱了拱手,作揖道:“那我便先走了,你若是遭了什么麻烦,大可差人与我说一声,只要与北燕谍子相关,我能调动的权限不小。”
  顾北川闻言,心中一暖。
  说到底,他与林赋也只是机缘巧合之下相遇。
  当初在淮南时,他还算是救了自己一命。
  现在又这般相帮,当真称得上是自己这一路上的贵人了。
  念头至此,顾北川也站起身来,郑重作揖,道:“大恩不言谢,此事顾某便记在心中了。”
  林赋闻言一愣,顿了顿,道:“倒也不必如此,我也并非是什么极好的人,之所以这般帮你,也是寄希望于能从你身上,得到些许北燕谍子的线索,这点于我升迁大有裨益。”
  “即便如此,也是帮了顾某大忙,理应感谢一番。”听闻此言,顾北川心中感激非但没有消退,反而觉得林赋此人颇为实诚。
  这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皆为利往。
  若是林赋当真一无所求地帮他,顾北川心底里反而有些犯怵。
  这般带着些许目的相帮,其实,更容易叫人接受!
  林赋点了点头,心情愉悦地离了顾府。
  一位妖孽记挂的人情,可能值不少钱。
  看着林赋离去,顾北川也沉下心来,开始思索起这招贤策的相关事宜来。
  沧澜江乃是大乾的母亲江,可最近百年来,却是洪水不断。
  几乎每逢盛夏,多雨时节,便有水灾频发,叫两岸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的朝代遗留问题,折磨了一代又一代人,即便顾北川是现代来客,拥有诸多匪夷所思的学问和知识,却也不敢放言,一定能将此水治好。
  关键,他甚至连沧澜江的诸多资料都不曾知晓。
  比如源自何处,流经何处,又有何种特点。
  只有知晓了这些,才能见微知著,分析出这百年来沧澜水灾频发的原因。
  这治水和治人只有一字之差,流程大抵也差不多。
  只有找到了病灶所在,方可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看来,还是得先用飞鸿货运的渠道,搜集一番相关情报。
  只是如今沧澜郡正值水灾,即便飞鸿货运的诸多人员皆有武功在身,打探消息也殊为不易。
  因为,很难找着人!
  想到此处,顾北川眉头便皱得更紧,不过不消片刻,便舒展开来。
  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如今已经寻到了招贤策这条路,怎么说,也比之前两眼一抹黑,只能躲在家中要好得多。
  此时若是再行那消极沮丧之事,便实属有些说不过去了。
  砰砰砰!
  恰逢此时,顾府大门竟再度被人敲响。
  李东璧与顾北川对视一眼,均有些肌肉紧绷,真气外放。
  林赋乃是皇城司中人,行事向来谨慎。且方才已经把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不该说的,也被顾北川揣测得差不多了,着实不大可能回返。
  至于项芷柔,顾北川早已为其配了顾府钥匙。若要进来,直接开门便是,何需敲门?
  “谁?”顾北川语气冰冷。
  “小的乃霍府中人,奉我家侯爷之命,特来为顾家老爷送上书信。”
  此言一出,顾北川眼中冷色迅速消退。
  就连李东璧,也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收回真气。
  开了门后,便见一身穿灰色布袍,做小厮打扮,极不起眼之人走了进来。
  顾北川打量一番,暗暗点头。
  差遣这样的人来送信,确实足够隐蔽,不容易被戏伶楼的人注意到。
  坏消息就是,也不容易被自己注意到。
  那小厮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递给顾北川后,便转身离去。
  只见其神色如常,行走举止,都与一般小厮无二。
  当真是...稳妥极了。
  该说不愧是高门大户吗?就连送信的小厮,竟也有这般素养,办事当真是干净利落。
  再看看郑健,顾北川第一次有了御下无方的之感。
  拆开信封后,顾北川便捧起书信读了起来。
  在此过程中,李东璧只注意到其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一时间倒也分不清此事究竟是好是坏。
  便只能耐下性子,等顾北川看完。
  良久之后,顾北川合上书信,一脸喜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