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策划夺权

  “朱重八,从你做皇帝到现在,你杀的人,到底多少该杀,我说不明白,怎么,杀得差不多了,没得杀了,要打自家孩子的主意了?”
  “你也别说别的了,别说什么棣儿标儿,就说我吧,我这个皇后,是大明最大的隐患,兴许,我就是大明灭国最大的风险,把我杀了,免得你比我先死,我再干了政!”
  马皇后说的是气话。
  可朱元璋听了,居然眼中就多了几分杀机。
  虽然这杀机只是一瞬,但,的确是杀机。
  “皇后,你明明答应过咱,不说不该说的气话。”
  “怎么,我都说了,我是个隐患,皇上,你赶紧把我写在纸条上,除了我这个大明的灭亡隐患,你就心静了,把大明的人都杀了,你就不怕了。”
  气呀,朱元璋怎么不气。
  整个大明,谁敢这么跟他说话?
  “皇后,咱累了,不,咱不累,咱有事,先走了。”
  朱元璋拂袖而去,口中依然念叨。
  “这亡/国/之君,决不能是咱朱姓子孙,决不能。亏得咱早早就给朱标立下规矩,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如果一定朱家一定一定要出亡/国/之君,国亡了,这个君,必须先国而死。”
  “如此,就算是亡/国/之君,也不丢人。”
  朱元璋不知道,他传下去的这一句话,可以说间接导致了崇祯的结局。
  ……
  大宋,庆历年间。
  宋仁宗看着这亡/国/之君,还是最值得同情的亡/国/之君,那是实在难捱。
  “亡/国/之君,亡/国/之君,值得同情,那说明这个皇帝做的还不错,皇帝做的不错,还是灭了国,想来是外患之故。”
  “外患,外患……”
  “难不成说的是朕?”
  “朕之大宋,最大的隐患,有两个,一个是北境之患,一个是国内冗余旧政,朕夙夜勤勉,又克制,朕就还不错。”
  “可如果算算这两个隐患,两个隐患,若是朕灭了国,也许,朕就是个值得同情的皇帝。”
  “朕想想,朕想想,最值得同情,最值得……”
  想了又想。
  自己吓自己,一定一下一个准。
  宋仁宗赵祯一想,脸上更难过。
  “朕之新政,可以说开了好风气,冗余解了不少,这是好事,朕让大宋有了生机,有了强大的可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灭了国,却正好是更让人同情。”
  “纵观以往历史,朕想想,想想,汉代灭国君主刘协,刘协灭国,亡/国/之君不假,然而世人评说刘协,更多以山阳公调侃,谁人同情他?”
  “还有,还有,还有秦二世胡亥,三世子婴,他二人,说是谁灭国都一样,这二人,胡亥可耻可恨,子婴之时,回天无力,何来可惜?”
  ……
  宋仁宗赵祯熟读史书,不多一会儿就把各朝各代的亡国君主盘了一遍。
  盘完了,赵祯更怕。
  “如此看来,以往亡/国/之君,或无能,或可恨,无一是值得同情,也许,这亡/国/之君,是朕?”
  “若是如此,朕到底哪里做得不好,还是说外患太重,大宋无力御防之?”
  “不行,这不行,朕不愿意做这个亡/国/之君,若真是朕,不正是应了太后那句朕尚浅薄,不正是应了天下那么老学究所言朕终归不如先帝之说!”
  “来人,宣韩琦,欧阳修,宣来,宣来,大宋不能亡,大宋不能亡。”
  一时间,各个历史平行世界,除了朱由检这位正主正襟危坐,意欲从视频中找到解救之法外,许多皇帝也都是一样的架势。
  在这些皇帝不约而同的准备中,视频继续进行。
  “他的几乎失败里,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功劳。”
  “比如,他成功策划了一场夺权。”
  ……
  “夺权!”
  李世民刷地一下子坐起来了。
  “夺权?”
  “这历史上,夺权的可不多。”
  “这?”
  “不不不,不会是朕,朕的江山,稳固,十分稳固,不是朕,一定不是朕。”
  话是这么说,可是李世民,还是怕呀。
  “朕……朕虽夺权,但是朕文治武功,样样行,朕之江山,谁敢来亡?”
  “如果真的有,是谁呢?”
  “是谁呢?”
  李世民突然想起来了。
  刚才他看的时候,还一阵无所谓。
  因为他觉得,这亡/国/之君,既不可能是他,也不可能是他李家后人。
  因为他的大唐,牛得不行。
  可现在,饶是他李世民,他也慌啊。
  此时,大明。
  朱元璋跟马皇后分开,手里也不忘端着系统看。
  正走着,朱元璋就遇到了朱标。
  看着他的大儿子,朱元璋很是严肃。
  “标儿,这个时辰,你怎么乱跑啊?”
  对面的朱标看见朱元璋,眼中的光彩少了大半,一脸的郁闷。
  “父皇。”
  “标儿,你怎么天天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哎呀,你母亲说是咱气的,是咱把你气成这样的,你说,是这么回事吗?”
  “父皇,不是,是儿臣身体不好。”
  朱标嘴上说不是,到底是不是,也就他自己知道。
  “你去哪儿这是?”
  “儿臣是看到了最新的亡/国/之君的视频,儿臣想着,这里头定有许多治国之道,所以想要去找母后,请她一旁指点。”
  “不用找你母亲,咱陪你看,正好,咱要跟你说个事。”
  “父皇,这?”
  “父皇,父皇繁忙,儿臣不敢打扰。”
  这哪是不敢打扰,那是根本不想跟朱元璋一块看。
  可是朱元璋就是看不出来他大儿子朱标对他的抗拒。
  “哎,咱要跟你说的,就是要你看这个视频,好好学习,另外,咱要再跟你说一遍,咱朱家人,把大明开了国,那就得负责,标儿你记着,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个,要做咱朱家组训,你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明白吗?”
  “是,父皇,还是不劳烦父皇,儿臣还是去找母后。”
  “标儿,别去烦你母亲,她正生气呢,走,跟咱走。”
  朱标一脸难受。
  不过这个难受,在朱元璋看,就是他儿子身体不好。
  “咱跟你说,你必须好好养身体……”
  正走着呢,朱元璋朱标父子俩就看见了这句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