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着抢

  将信写好后,李念恩也没有急着将它送走。
  简简单单的放在了书桌后的书架之上。
  这封信是写给如今在崇祯皇帝面前当红太监曹化淳的。
  而曹化淳派来协查郑家一案的西厂之人。
  过几天刚好也要带着这一趟的收获回京。
  到时候李念恩可以将这份信交给他们。
  由他们直接去转交给曹化淳。
  这样一来,至少曹化淳从郑家家产分走的那部分财物。
  也不算是全打了水漂。
  伸了个懒腰,李念恩从书房走了出来。
  抬头看了看许久未见的日光。
  对跟在身旁的丫鬟秋菊说道:“今天这太阳,怕是这一个多月来头一回吧?”
  “那可不是呢。”秋菊看着这难得一见的太阳,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
  “也可是幸好出了太阳,不然北城门外过年这几天,不知道得冻死多少人。”
  听见秋菊这么说,李念恩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北城门外有逃荒的难民这事他知道。
  这些人都是今年下半年从北方过来的。
  零零散散的应该有个十几户。
  他们大多都是在北城门外的城墙根上搭着一个窝棚。
  平日里白天就跪在城门口乞讨。
  但现在听秋菊这话,显然是人数不止原来那点了。
  李念恩皱着眉头问道:“东城门外现在讨饭的人很多?”
  “那可不多呢?”秋菊脸上带着几分怜悯的说道:
  “这几天北城门那边根本就没人敢去走。”
  “外面乌压压的一片,全是人。”
  “也不知道又是哪里发了灾……”
  “那县里和府里赈粮了么?”李念恩又问到。
  秋菊摇了摇头,“这我可就不知道了哦。”
  在书房外的小院子里,坐在秋菊端来的椅子上。
  原本打算好好晒晒太阳的李念恩。
  此时却是左右都坐不住。
  心里一直在转着北城门外的情况。
  事实上,根据李念恩的记忆。
  逃难能逃到常州府这边来的灾民。
  向来都是少数。
  这一是因为常州府位于江南鱼米之乡。
  自身附近并没有发生多少灾情。
  二是因为,就在常州府北面。
  还有个应天府挡着的!
  就算北面遭了灾的那些灾民都往南方跑。
  但应天府好歹是大明陪都。
  皇帝虽然没在这里。
  可这里也是有一整套完整的六部衙门的。
  是如今实打实的江南第一大城市。
  所以很多南下的灾民。
  基本都是逃到应天府便止住了脚步。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才会跑到距离应天府不远的常州府来。
  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
  常州府时没有应对大量灾民聚集的经验的。
  不仅欠缺经验。
  估计常州府上下的大部分官员。
  可能都和前一刻的李念恩一样。
  对于这些难民的聚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了解。
  但李念恩却是心里非常清楚。
  如今眼看就要过年。
  如果城外那些难民还一直饿着肚子,找不到吃的。
  那真说不定能摇身一变,变成乱民流民。
  思前想后,李念恩觉得自己还是亲自去城北看一眼。
  要不然这个年,他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安心的。
  只不过,李念恩也没打算一个人去。
  招手让仆役去准备好马车后。
  李念恩上了车,直接让仆役将马车往方泽家里赶,丝毫没顾忌马上就要到中午的饭点了。
  来到方泽的府邸外。
  跟着出来的仆役也不用李念恩吩咐。
  从马车上跳下去,便直接跑过去与方泽家的门子开始说话。
  听说是李念恩亲自过来。
  方泽家的门子也不敢怠慢。
  赶紧一路小跑着进去通报了。
  此时的方泽、方广还有方泽都老爹正在屋里烤着炭火喝着酒呢。
  听说李念恩来了。
  赶紧一起迎了出来。
  在门口打了个照面后。
  李念恩和方泽的父亲寒暄了两句后。
  便直接了当让他两去把马牵出来。
  带着两人便直奔城北而去。
  刚一来到北城门。
  李念恩人都还没下马车。
  就看着前面的两伙人,正气势汹汹的扭打在一起。
  周围无数围观的民众,也正在指指点点。
  方泽从马车上跳下来,带着方泽兄弟走到人群后。
  拉着一个看热闹的民众问道:“这两帮人为啥打架啊?”
  “为啥?那些北边来的狗东西偷东西呗。”
  这人的话头一出来。
  旁边的人也纷纷附和道:
  “这群狗东西就该打,这今天,整个北城门内外,不管是鸡还是狗,都被这群狗东西偷去吃了个一干二净,今天好不容易给他们个现行。”
  “抓到个现行又有啥用?城外面那几坡山的树皮都被他们扒完了,你要真给他们送去报官,说不定人家还得谢谢你呢。”
  “哼,报官有个屁用,这城外面人越来越多,你见那个官府来管过?”
  听着这些民众的话,李念恩大概也搞清楚了情况。
  就是城外的一群灾民,为了填肚子,开始偷盗本地市民家的牲畜。
  今天这应该是被抓了个现行。
  所以两帮人直接当街打起来了。
  只不过,这也让李念恩心里的预感更不好了。
  他等眼前这几个看热闹的七嘴八舌的说的差不多了。
  又插了句话问道:“现在看着这灾民人数不少啊,官府也没搭个粥棚啥的?”
  听见李念恩的问话,他前面一人转过头来打量了一番李念恩反问道:
  “粥棚?看你这身打扮,你怕是不知道如今粮食是什么价吧?”
  “上个月粮价不还挺稳的吗?现在粮食涨价了?”李念恩心越来越沉了。
  “早特么就涨了,现在都差不多都是一天一个价了!”
  “天天都在涨!”
  “现在的粮价,都特么的已经吃不起了!”
  一说起粮食涨价,周围的市民更加激动了,李念恩根本就插不进去一句话。
  不得已,李念恩只能转头盯着方泽问道:
  “现在粮食什么价?”
  李念恩问他,不是因为他是锦衣卫,所以消息灵通。
  单纯就是因为李念恩知道方泽家里又两间粮铺。
  “这?”方泽犹疑了一会,凑到李念恩耳边说道:
  “今天的市价是白米三百六钱一斗。”
  “三百六十钱一斗?”听到这个价,李念恩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不留半点情面的训斥道:
  “这价格?你们现在是打算明着抢了?”
  李念恩之所以如此气愤,是因为这个价格是在太过于离谱了。
  已经是平时米价的四倍有余了!
  如今眼看是正在年关,粮铺这么一涨价。
  可以说整个常州府城里,没一个老百姓,能开开心心的把这个年给过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