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破败的崇明岛

  码头上繁忙的装卸整整持续了两天才结束。
  这两天的时间里,饶是常州府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贯穿府城。
  所以自古便是繁华码头。
  像是这样大的五艘海船在这里装卸,也还是让常州府城的百姓前来张望了许久。
  而此时正和方广一起登船的李念恩看着周围围观的这些百姓。
  也是忍不住对方广感叹道:“你说,他们知道我们这几艘船里装载的是什么吗?”
  “他们知道是粮食,但宣抚使放心,所有粮食的来历,肯定没有外人能知道的,即使是装船的工人也不知晓。”
  方广的解释只是让李念恩摇了摇头。
  他知道方广是以为,自己在担心这几条大船里有一部分粮食是灾民们劫掠而来,害怕此事被常州府的人知晓。
  但其实李念恩却在内心中感慨的另外一回事。
  此时距离他穿越回明朝虽然还不足一月。
  但这一个月中,从刚穿越来的生死危局。
  到如今初步获得崇祯信任,顺利成立大民皇家海贸司。
  这其中的危机苦难,若不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次。
  都恐怕会觉得有些难以想象。
  可此时的李念恩更心知的是,比起往日的那些危机苦难。
  他今后的日子可能也不会轻松到哪里去。
  但就正如如今是从天启七年来到崇祯元年——新年自有新气象。
  李念恩此时也无比自信,今日随着他座下的这几艘大船扬帆起航。
  那无论是大明这逐渐末路的年岁,还是即将沉睡的华夏文明。
  都将在他的手上谱写出一副全新的篇章!
  带着这种对于历史的崇高使命感。
  李念恩从方广手中接过一柄锣锤,重重的敲在船头的铜锣之上。
  同时口中高声呼喊道:“扬帆!启航!”
  站在方广身旁,被方泽找来的临时船长,也是赶紧附和道:“扬帆,起航!”
  在巨大的船帆加持之下,五艘大船满载着李念恩手中的粮食以及许寿精心挑选出来的灾民,浩浩荡荡的驶出了常州府的码头。
  顺着亿万年来奔流不息的江水,朝着自己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可以说,乘坐着巨船顺流而下的体验是极好的。
  但让李念恩有些没想到的是,后世那个雄踞长江口,辐射全东亚的巨型城市上海。
  此时的规模居然小的如此可怕。
  别说是长江口了,就是大名鼎鼎的黄浦江口,在此时也只有渔船三两艘,草房四五座。
  整个江滩一眼望去,除了浩荡江水带来的豪迈,便就只有荒芜二字了。
  不过所幸的是,在年前定好计划要迁徙灾民来崇明岛之后。
  李念恩就曾多次让方泽遣人来崇明岛上查看情况。
  此时虽然黄浦江口一片荒芜。
  但崇明岛上却还是有着一个崇明县城,让李念恩一行人至少是有个能落脚的地方。
  在崇明岛南的小码头上下船之后。
  李念恩与随行的几人走到岸边,看着远处那房屋稀疏如村落的县城,李念恩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里就是崇明县的县治?看起来似乎破败的厉害?”
  此次由于沈周的案子还未完结,方泽暂时无法脱身。
  所以是委派了自己手下的一名锦衣卫总旗带着两小旗锦衣卫跟着李念恩前来的崇明岛。
  此时听见李念恩发问,这名姓陈的总旗赶紧站出来回答道:
  “禀宣抚使,此处的确是崇明县县治所在。”
  “但因为万历年间的一场洪涝,此处的居民近乎绝迹……,所以此后的几十年里,此处县治一直未成委任县官,目前的粮税徭役均有华亭县县府代管。”
  看得出来,这名名叫陈晖的总旗对于崇明还是做了一番功课的。
  只不过这番功课做的也不多,因为李念恩从他的话语里,听出了浓浓的官面文章。
  以李念恩此时对大明的了解。
  这个所谓的崇明县,估计就是在万历年间的那场大洪水里死伤惨重。
  而又无官府救灾,所以自此便破落了下来。
  至于陈晖口中那什么因为县治破败了才没有再委任县官。
  那简直就是胡扯。
  万历年间朝廷不委派的官员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因为当年的万历皇帝所亲手挑起的国本之争。
  为了废长立宠,万历可谓是穷尽一切手段与文官斗争。
  最后更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
  不上朝、不理政、不任官,就是以此想要让文官们屈服于他。
  但最终这一场国本之争,万历皇帝还是输了。
  因为在他死后,登基的皇子还是全体文官看好的皇长子朱常洛。
  而不是他喜爱的福王朱常洵。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本之争。
  也的确是大明由盛转衰的关键岁月。
  其中的代表性事件,便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中的明军战败。
  自此开始,明军与清军的攻守之势异也,并且逐渐开始落入了下风。
  但即便就是如此,明朝其实依靠着关宁防线,只要有合格的将领。
  还是能与清军周旋下去的。
  但天不遂人愿的是,明朝在这个被强大军事压力拖得财政枯竭的同时。
  国内却又是灾祸频发,接连的处理不当。
  更是造成全国上下的流民日曾。
  这不仅让大明失去了税源,还让这些流民将整个大明都闹得千疮百孔。
  最后随着李自成攻入京师,也算是彻底结束了这破败不堪的大明。
  而今天李念恩踏上崇明岛的这一刻。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扭转历史走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将这千疮百孔的大明,从地狱之门中给拖出来。
  但无论如何,李念恩觉得,有些事还是得去做。
  只有做了,方才能知道成败!
  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李念恩再次打量了一番远处破落如村庄的崇明县。
  心中不由得一转,其实这崇明县破落之此,对他来说也不全市坏处。
  虽然这肯定会影响它的生活质量和初期的发展速度。
  但至少这里也不会有比较顽固庞大的本土势力。
  李念恩觉得自己也许很快就能将这少许的本地人全都给收拢起来。
  有了这个打算后,李念恩扭头对身边的陈晖说道:
  “我看他们似乎大多数都是捕鱼为生对吧?”
  “你现在派个人过去给他们说,让他们这些天使劲的去捕,我出粮食换他们的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