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帕·瓜子壳(附录人生课题:做人和做事)

  丝帕·瓜子壳
  一、楔 子
  吕歌又一次打开两个小包,迎着落地大窗进来的阳光。
  第一个包内装的是一方丝帕,图案是莲叶何田田,吕歌用手轻轻抚摸丝帕,动作很仔细,如摸
  情人的肌肤。
  吕歌呢喃自语:这就是初恋吗?
  对,初恋可以是一方丝帕,因为可以拭去失恋的泪水,擦去重新恋爱的汗水。
  第二个包里的东西却是奇怪:瓜子壳,保存了四十年的瓜子壳,吕歌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初恋
  ,因为瓜子壳曾吻过伊媚的唇,令人终生难忘的。
  两个包打开了久远的回忆。
  二、误会
  吕歌清楚地记得那个令四个人命运发生奇怪转折的晚上。
  那夜吕歌、陈喜银在伊媚家里玩,那时他们是大学里的好朋友,伊媚是吕歌的女友。
  故事情节很简单。
  伊媚吃了瓜子后,用丝帕包了瓜子壳叫吕歌扔到外面去,吕歌把丝帕包着的瓜子壳藏进怀里,
  绕了一圈再回到屋里,却看到一幕令人心碎的画面:陈喜银这家伙的头不知什么时候流了血,
  学护理的伊媚正在为他包扎,而陈喜银抱住伊媚的腰,另一只伸向伊媚的……
  而伊媚没有反抗的迹象。
  吕歌夺门而出,泪洒一地。
  一股无名仇恨升上,你陈喜银勾走我的女友,别怪我吕歌不仁不义,我也要占你的女友。
  吕歌当夜找到陈喜银的女友孙聘婷,把真相告诉了她,那知一眼便被孙聘婷优雅和妩媚吸引住
  了。
  经过一番必要的故事情节,由于误会而重新选择的两对人儿却恩爱有加。
  大学生的选择也够令人眼花的。
  三、错爱
  二十年后。
  吕歌成了图书馆馆长。吕歌的妻子孙娉婷成了越剧演员。二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吕佩。
  陈喜银则成了旅行社的曾经理。陈喜银的妻子伊媚当上了护士长。也不知什么原因,二人没有
  生育。也许是男女双方有病,也许是其中那一方有病。但二人谁也没有指责谁。后来伊媚从乡
  下的远房亲戚那里领养了一个缺唇儿子,出巨资动了手术,补上了缺唇,也看不出来什么,于
  是给儿子取名陈无缺。陈无缺不喜言语,自小爱鼓捣无线电,长大开了一家电器修理店,生意
  红火。
  吕佩大学毕业后,进旅行社当了一名导游,她的上司便是陈喜银。
  也许是天生有缘,也许是上帝开错了玩笑。
  自从吕佩进入旅行社第一天起,陈喜银便觉得她身上似乎有一个他熟悉人的影子,但他没想到
  吕佩会是孙聘婷的女儿。
  因为那次误会,陈喜银、伊媚夫妻二个再也没有同吕歌、孙娉婷夫妻联系过。
  吕佩出色的业务能力引起了陈喜银的注意,六个月之后,吕佩被提拔为业务经理,同陈喜银的
  接触多了起来。
  男女之间发生了什么纠缠,只有当事人双方最清楚!
  当吕佩把爱上自己上司的消息告诉孙娉婷时,这个演了大半生越剧戏的出色赏这时才真正理解
  了什么叫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凭感觉,孙聘婷知道事情不简单了。她通过关系找人验了自己以及吕歌、吕佩的血,得出一个
  惊人结果:吕佩同吕歌毫无血缘关系,而吕佩其实是陈喜银的女儿,这其中的曲折她太清楚了
  !
  孙聘婷给吕歌、吕佩、陈喜银各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事实的真相,然后学她常演戏中的动作,
  一条白布带,自杀了。
  吕歌大哭,不知东西。
  吕佩得知真相,二话没说,出家为尼了。
  陈喜银得知自己竟同亲生女儿有那种关系之后,大笑三声,纵身跳下了悬岩,这时他正带一个
  旅游团在饱览绝妙好景。
  二条命,一个出家,二个好端端的家庭走向了解体。
  陈无缺什么也没说,关掉电器修理店,坐上了陈喜银旅行社的那把总经理交椅,生意也居然还
  好!
  四、落幕
  一天。
  两个老人在公园相遇了。
  男的是吕歌,女的是伊媚。
  一通倾叙之后,才知当年的误会。
  当伊媚看到吕歌保留了四十年的丝帕和瓜子壳之后,才知孙娉婷当年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确
  不错。
  于是伊媚从从容容地和吕歌再次走进了结婚礼堂。
  也许人生本是一出戏。
  附录:
  道德经解读(第15章)人生两大课题:做人和做事
  ▌道德经第15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教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切故能蔽而新成。
  ▌译 文
  古代有道之士,他们的智慧,内涵,精妙深邃不易理解。
  因为不易解,所以只能勉强地加以形容而已。
  他们犹豫小心,好像冬天涉足于结冰的河川;
  他们心怀畏惧,像在警惕四邻的威胁;
  他们恭敬庄重,好像在别人家做客;
  他们温和融洽,如春风吹拂,能让冰雪消融。
  他们品性淳厚自然,像未经雕琢的原木;
  他们胸襟开阔,虚怀若谷。
  他们浑厚含蓄,好像混浊的大水。
  谁能够将浊水静止下来,慢慢地澄清?
  谁能在长久的安稳之后让他动起来,再次焕发生机?
  遵道而行的人,不求盈满。
  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才能去故纳新。
  ▌解 读
  前面我们说过思想意识主导着人的行为。
  成为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走什么样的路,很大因素是个人的思想来引导的。
  虽然不排除外力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还在自身。
  所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拓宽视野,培养心智尤为重要。
  修道是干什么,其实就是修心养性,深化思想,提高认知,学习如何为人处事。
  简单来说,做人和行事就是人生的两大课题。
  把这两个课题做好,我们的人生也就圆满了。
  做人也就是如何待人,如何与人交往相处,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等。
  做人首先是态度问题。
  是温和谦卑,还是傲慢无礼;
  是严肃刻板,还是温暖热情;
  是敦厚诚实,还是偷奸耍滑;
  是卑微低下,还是盛气凌人;
  是心胸豁达,还是小肚鸡肠;
  是大方谦让,还是斤斤计较?
  天道是自然无私的。
  也就是说,从宇宙的本心来看,自然无私才是本质。
  天地无所偏私,万事万物随自然而生,相互成就,生生不息,共同为宇宙描画,营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这就是自然的魅力。
  而人则是趋向于利己的。
  人的野心、私心折磨着整个宇宙,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他人。
  私心和天道相悖,私心也是万恶的根源,是人们不幸福的根源。
  如今的社会,人心不古,物欲横流。
  这就需要我们把心静下来,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有一方净土。
  假如你选择遵循自然的天道,选择无私,那么你待人的态度就会做出改变,心境也会截然不同。
  你的烦恼会减少,快乐指数会上升,你的朋友会增多,相应的你做人也会比较成功。
  大道是无私、公正的,所以真正守道的人自然是心胸宽广之人,他们能尊重别人,换位思考,真诚待人。
  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慢慢体会的。
  知道了如何做人,还要知道如何做事。
  以小见大。
  面对日常小事,做了就不要马马虎虎,也当认真仔细完成。
  小事马虎惯了,大事上也必然会有疏忽纰漏。
  通过做一件件的小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做事风格以及累积经验。
  做大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三思不是让你犹犹豫豫,畏畏缩缩,踌躇不前,而是让你考虑自身条件,判断事情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通过综合研判再做出行动。
  切莫盲动盲从。
  有些人看到别人做某个生意赚钱,很羡慕。
  于是不顾自己有没有能力和经验,也不去深入了解市场,就冒冒失失的做起来,其结果往往是赔钱结束。
  人的能力是千差万别的,擅长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别人能做的事,你未必能做,你能做的,别人也可能做不了。
  智力不同,学识不同,能力不同,做的事自然也不同。
  所以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
  另外做事一定要尽力而为,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空有脑子,没有行动力和毅力也是不成的。
  还有选择做事的时机也很重要。
  时机不成熟,就算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成功。
  就好比现在疫情期间你非要投资开店,多半亏多赢少。
  学会以静制动,沉淀自己,在安静中洞察时机,然后一跃而起。
  老子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切故能蔽而新成”。
  真正得道之人都懂的保持谦虚的重要性。
  所谓“谦受益,满招损”,只有虚心,才能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也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利于知识的更新换代。
  反过来,一旦骄傲自满的话,你是很难再继续进步的,甚至还会栽跟头,给自己带来损失。
  得道的人,往往内心宁静,波澜不惊。
  他们懂得守中之道,知进退,做人做事往往可以善终。
  学习道,体察道的奥妙,让自己纷乱的心安静下来,能理性客观的理解对待万事万物,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