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砍头

  什么,烧瓷器的土窑温度不对?
  找李成去。
  制盐的工具不好用?
  找陈旭陈光去。
  账目...账目找刘笑笑,不对啊,江应流如今也是算学大家了。
  搁这年代,学完初中数学的江应流,那是毫不夸张的算学大家。
  有了江应流与几个学生的加入,李思索性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整整一个月,他只去过工坊三次。
  一次是介绍五人给工坊的管事的,一次是新窑初成,他去验收,最后一次则是制盐工坊挖矿的规划上,他去把了下关。
  谢晚晴走后的第二十八天。
  李思带着陈旭两兄弟以及早就培训过的织女,准备开始调试水力纺车。
  李家村再往东便是是江水入海的汇聚口,只是因为多地干旱水位下降的厉害,给水力纺车安装带来不少麻烦。
  但也仅止于此。
  当最后一个麻线锭子套上去时,小莲的声音远远传来。
  “少爷,少爷...大事...大事不好了...”
  小莲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的。
  “别急别急,喘口气再说。”
  李思下意识觉得可能是矿区那里发生问题了。
  这年头材料有限技术落后,李思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安全事故。
  “村里,村里来了许多士卒,点名要找少爷您。”
  撑着膝盖喘过气来的小莲急的都快要哭了:“少爷快跑吧,来不及了。”
  跑?
  “天杀的,日子刚好过点就要断人后路?”村妇们下意识觉得这些士卒是来抓李思的。
  大概是盐的事情东窗事发了。
  不是有意外发生就好。
  难不成那些走私户走漏了消息?
  不应该啊。
  李思满头雾水。
  随即觉得不对劲,武帝对军队的掌控力是很强的,既然是士卒那就应该不是世家的人。
  “是士卒,不是官差?”
  李思问道。
  “肯定不是官差,他们都拿着长矛,腰间佩刀。”
  说话间有马蹄声传来。
  小莲怵然回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带着哭腔,小莲推着李思想要让他走:“少爷快跑吧,小莲,小莲去拦住他们。”
  “伯爵老爷快跑走,咱们就是死也会拖住他们。”
  二十几个农妇围了上来,挡在李思身前。
  断人希望如同杀人诛心。
  这些刚过上好日子没两年的农妇如何肯答应。
  李思心中感动。
  他何德何能啊,得这些乡亲们这般拥戴。
  “前面可是伯爵大人?”
  呦呵,原来是陆志明。
  “大家散开吧,来的是自己人,无须担心。”
  李思笑着朝众农妇说道,走上前看向陆志明:
  “却不知陆将军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陆志明自然看到了围在李思身周,防贼似的盯着自己的农妇,好一阵无语。
  “此处说话不便,请随我来。”
  两人行至一旁林荫下,陆志明这才开口说道:“谢大人之前来信,要末将运了铁、牛筋、麻线等给伯爵大人,此次正好过青山山脉,就顺道带过来了。对了,还有两个靠得住的匠人。”
  “辛苦陆将军。”李思客套了一番,接着问道:“陆将军过青山山脉,是要到湘南、西江两道吗,可是晚晴...谢大人那边遇到了麻烦?”
  “湘南、西江两道灾情比想象中更糟。”
  “可能详细讲讲?”
  陆志明犹豫了下,朝不远处的副将招了招手,让他先带着队伍出发。
  “最初还好,有伯爵大人的人护着,谢大人便隐匿身份走了上十个县,结果无一例外,夏粮颗粒无收。”
  陆志明的声音有些沉重,“更坏的消息是,原本百姓手里还是有点余粮的。可有人在月余前以高出市价一到两成的价格,把百姓手里的粮食都收走了...”
  我勒个去。
  李思听的瞠目结舌,又怒火中烧。
  对于这些农户而言,马上就要夏收了,新粮上市价格又得跌。
  能有高出一两成价格卖掉陈粮这么划算的事,那还不赶紧的卖。
  “这是粮商的盛宴。
  并且,收购的不仅仅是百姓手里的粮。
  那些州县的义仓
  即便下了雨,因为之前的干旱,今夏收成减少是一定的,只是减产多少,谁心里也没数。
  可若干旱持续...那将是财富的盛宴。
  他们赌赢了。
  这些农户压根就没想到,今年夏粮竟然颗粒无收。等他们回过神来想买粮食时,那价格,早已成倍成倍的涨。
  等农户手里高价买的粮食也吃完了...能怎么办,总不能一家人等着饿死吧...”
  李思说到这顿住了。
  好一阵沉默。
  这在他而言只在电视剧里看过的情景,如今可能就发生在青山山脉的那一边。
  陆志明有些好奇,为什么李思单凭几句话就将事情发展猜的八九不离十。
  他没有问。
  而是接着说道:“谢大人一行是七日前在永泽县被当地县令发现的。”
  “永泽县?”李思想起来,徐茂名提过,说永泽县的义仓起火了,粮食全没了。
  “没错。”
  “那就麻烦了。这永泽县令为了自保,多半会对谢大人不利。”
  “永泽县从县令到主簿,再到寻常小吏,被谢大人砍了八个。县城里的三个粮商也被砍了。”
  李思又一次目瞪口呆。
  谢晚晴这么虎的吗?
  “我看话本,不是一般要秋后问斩什么的?”
  李思的确是不懂。
  陆志明古怪的看了眼李思,“谢大人的宫牌有一面可是刻着如朕亲临四个字。也就是说,谢大人在外时,等同于钦差,有先斩后奏的职权。”
  “原来如此,呵,之前没听谢大人提过。”
  李思也没觉得尴尬,接着问道:“所以,义仓的粮食落入了三个粮商的手中,官商勾结坑壑一气,所以被谢大人一锅端了?
  那粮食呢,粮食可还在粮商手中?”
  陆志明接道:“若是粮食找到了,谢大人或许还不会砍他们头。”
  “粮食没找到,银子总找到了吧?”
  有银子哪怕粮价再贵,好歹也能应应急。
  “银子也不见了。”
  李思都无语了。
  幕后黑手藏的挺深。
  “那谢大人为何遇到麻烦?难道是城中百姓迁怒于她?”
  “那倒不是。”陆志明说着眼睛忽然亮了起来,钦佩的道:“谢大人令人持宫牌,直接命两道十一州刺史,亲自将辖下所有义仓的账簿,全都送到永泽县衙,并去信西江、湘南两道观察使到永泽县汇报灾情。”
  李思傻眼了。
  这么虎的吗?
  打算掀盖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